本文介紹了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一個戰略中心(以服務健康需求為中心),兩個戰略重點(規劃監管、提質增效),四個發展方向(規范種植、新品研發、商貿物流、國際發展)和六項重點任務。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資源,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中醫藥健康服務主要包括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但核心是以中藥相關產品為主體的健康服務供給。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也促進了中藥大健康產業的悄然形成,形成了涉及中藥種植,產品研發、生產、流通、銷售在內的跨行業、跨區域的產業鏈,并具有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農民增收、服務醫改、惠及民生及保護生態等綜合優勢。本文介紹了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一個戰略中心(以服務健康需求為中心),兩個戰略重點(規劃監管、提質增效),四個發展方向(規范種植、新品研發、商貿物流、國際發展)和六項重點任務。
一、前言
健康是人類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健康產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別是疾病譜的改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生活方式的轉變和對健康的不斷追求,給健康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健康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健康服務業產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5 % 左右,而發達國家的健康服務業產值占 GDP 的 10 % 以上,我國健康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
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資源,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中醫藥健康服務主要包括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但核心是以中藥相關產品為主體的健康服務供給。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藥科研平臺和研究水平得到提升,也推動了中藥產業進步,特別是以中藥制造為主的中藥大健康產業悄然形成。
中藥大健康產業是以中藥工業為主體、中藥農業為基礎、中藥商業為樞紐、中藥知識創新為動力的新型產業,形成了包括中藥相關產品研發、生產、流通、銷售在內的跨行業、跨區域、跨國界的中藥產業鏈 。中藥大健康產品包括中成藥、中藥保健品、中藥材、中藥飲片與提取物、健康食品和飲品、中藥化妝品、日化產品、中藥獸藥、中藥飼料、
中藥加工設備等 。發展中藥大健康產業,具有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農民增收、服務醫改、惠及民生及保護生態等綜合優勢。
為了更好地推進中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在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支持下,通過廣泛的調研和分析,總結了目前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狀況,發現了阻礙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四大問題,提出了發展戰略思路、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提出了六項對策和建議,以期實現我國中藥大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
二、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
中國是有 13 多億人口的大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健康中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和保持健康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為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創造了發展條件和巨大市場。屠呦呦研究員因發現青蒿素獲得 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醫藥更加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和重視,世界對中醫藥需求也不斷增長。
近些年來,中醫藥發展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先后發布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 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 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文件。《中醫藥法》的頒布,為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在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過程中,中藥大健康產業將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三、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現況
目前,全國有 2 088 家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認證的制藥企業生產中成藥,市值超過 100 億元的中藥企業 30 余家 。年銷售額超過 1 億元的重點品種近 500 個 ;中藥工業產值不斷攀升,從 1996 年的 235.4 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7 867 億元,占醫藥產業規模的 28.55 % 。
我國中藥材達 12 807 種,經營藥材 1 200 多種,常用藥材約 600 種 ;人工種植品種達 300余種,全國藥材種植面積超過 5 000 萬畝(1 畝≈ 666.67 m2),其中符合規范化種植的基地達 100 萬畝,為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2014年,規模以上中藥飲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 1 500 億元。中藥日化用品 / 化妝品市場快速增長,2010 年含中藥或植物日化用品的市場需求規模為 610 億元,2014 年達到 1 100 億元。在保健品市場,銷售額從2012 年的 2 800 億元增長到 2014 年的 4 000 億元,平均年增長率 10 %~15 %。其中含中藥的保健品和保健食品產值約為 3 000 億元。中藥獸藥發展快速,2014 年達到 200 億元。植物源性農藥銷售額約 20 億元,中藥加工儀器設備規模達到 400 余億元。2014年中藥流通業銷售額達到 3 000 億元 。我國中藥產業每年使用植物類藥材約 7×105t,產生的非藥用部位、藥渣和廢水高達數百萬噸,中藥循環經濟大有可為,也應該大有作為,預計年產值能達到 500億元 。
綜上分析,包括中藥工業、農業、商業以及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中藥裝備等不同業態和產品的中藥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產值從2009 年的 7 000 余億元,增長到 2013 年的 1.2 萬億元,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預計到 2020 年達到 3 萬億元,成為我國健康服務業的重要支撐 。
“一帶一路”的推進有力帶動了中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增長。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中藥類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 46.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9.79 %,其中,出口額 35.9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49 %。2014 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中藥產品貿易額達到 25.43 億美元,較 2008 年(7.81 億美元)增長了 2.26 倍 。2012 年 3 月,商務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多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中藥健康產品國際市場的不斷擴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缺乏頂層設計和區域規劃
目前,中藥大健康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主要是企業自發行為。雖然國家出臺了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及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但缺乏對中藥大健康產業鏈的統一規劃,各地區存在盲目發展的情況,沒能結合區域特色,也沒有形成區域優勢,存在較突出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
2缺乏合理的扶持政策和管理辦法
與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支撐體系還不完善,一些政策和管理辦法束縛了中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比如實施中藥二次開發提升質量,需要對以往不合理的工藝和標準、臨床應用范圍進行優化,但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中藥循環經濟、保健品 / 食品、藥妝的發展面臨管理辦法缺失或滯后的問題,阻礙了產業的發展。
3中藥大健康產業鏈存在薄弱環節
中藥大健康產業包括中藥農業、工業、商業、物流等多個領域,中藥材、中成藥、保健品和食品等產品是主體。但中藥化妝品、中藥農藥、中藥獸藥、中藥飼料、中藥制藥設備、中藥國際貿易及中藥循環經濟等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但缺乏規劃和扶持,成為中藥大健康產業擴容的短板。在商業領域,中藥大健康產業流通渠道還以傳統模式為主,流通環節繁雜,尚未建成產品質量溯源體系,也增加了流通成本。基于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的中藥大健康產品流通體系有待加強。
4中藥大健康產品科技薄弱,低質發展
目前,中藥大健康產品研發投入少,缺乏自主研發技術平臺及專業人才,存在產品低水平重復等問題。除了藥品外,其他中藥大健康產品以短平快、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主,缺乏嚴格的質量控制,產品科技含量低。一方面由于產品在研發、質量標準、工藝及包裝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產品科技附加值低,產品的質量不高,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的需求;另一方面,盲目開發中藥大健康產品,不能圍繞廣大群眾健康需求進行研發,缺乏有效、安全的研究數據,導致消費者認可度不高。
5中藥大健康產品國際競爭力薄弱
由于文化差異和政策法規壁壘,我國傳統中藥產品尚不能符合國際醫藥市場的標準和要求,還面臨日本、韓國、德國、美國、法國、印度、泰國等國家的競爭沖擊。我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出口的中藥類產品中,植物提取物 17.77 億美元,中藥材及飲片 12.95 億美元,保健品 2.70 億美元,中成藥 2.50 億美元,可見產品以低附加值的原料和提取物為主。
五、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
1戰略目標
到 2030 年,基本建立與中醫藥需求相適應,覆蓋全生命周期、結構合理、品質可靠、效益突出的中藥大健康產業體系,產業規模達到 5 萬億元,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形成較完善的政策保障體系和管理服務體系,實現區域全面協調發展態勢并取得成效;實現中藥大健康產業提質增效,向多元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形成一批知名中藥大健康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并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中藥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藥大健康產業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力量,中醫藥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2戰略重點
未來一個時期,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概括為:一個戰略中心(以服務健康需求為中心);兩個戰略重點(規劃監管、提質增效);四個發展方向(規范種植、新品研發、商貿物流、國際發展)。
3重點任務
(1)健全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政策保障體系。堅持政府引導和扶持,發揮市場活力。發揮各級政府在政策制定、制度保障、實施監管和規劃制定等方面的職責,建立并完善符合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的體制機制,研究解決發展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
(2)建設中藥大健康產業的監管體系。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在組織協調、行業咨詢、標準制定、監測研究、人才培養和第三方評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維護行業信譽,保障發展。
(3)建立中藥大健康產品現代物流體系。建立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現代中藥商業流通體系,建立一批示范性的中藥商業中心和物流中心,產生引領作用。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發展互聯網+中藥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健全中藥銷售網絡,為中藥材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提供商務交流平臺和信息網絡服務。
(4)啟動“提質增效”工程。阻礙中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是“質”和“效”。中藥大健康產品需要高水平、高標準、嚴質量,通過科技來提升產品的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實施“提質增效”工程,強化科技支撐,系統提高中藥大健康產品質量和產業效益,實現開發與保護的協調統一。
(5)啟動示范基地和品牌工程。加強布局和引導,建設國家和區域中藥大健康產業示范基地,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優勢資源,使產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可以發揮示范作用,產生輻射帶動效應,促進共同進步,培育知名品牌和企業。
(6)啟動海外拓展工程。轉變發展思路,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支持一批市場優勢明顯、質量上乘的中藥大健康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創建若干個綜合實力強、國際影響力突出的中醫藥服務貿易示范區,擴大中藥大健康產品國際市場份額和知名度。
美國經濟學家 Paul Zane Pilzer 在其著作《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 How to Make a Fortune in the Next Trillion Dollar Industry》中將健康產業稱為繼 IT 產業之后的全球“財富第五波”,展示了健康產業將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中藥大健康產業是“防、治、養”模式的產業體現,成為一種以民生為導向的新業態。發展中藥大健康產業,做強中藥工業,做大中藥相關產業,建設現代中藥知識產權平臺和商業物流體系,將有利于提升中藥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促進中藥資源保護和利用,對于培養民族醫藥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具有中國特色健康產業的發展,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炸雞啤酒、漢堡披薩、辣條面筋...... 這些是不是你的最愛?明明想要好身材,想要健康的生活,可美食的誘惑實在太難抗?...
眾所周知,中國人都特別注意養生,飲用藥酒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古老的養生方式。一般的藥酒都是放人藥材和酒,還有的便是...
2017年7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介紹《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
近年來,隨著淅川縣鄉村休閑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全縣17個鄉鎮(街道)依托獨特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資源,辦起了313家農?...
根據中醫經絡學說,人的五指尖各有經穴,分別與內臟有密切的關系。如果有一個指尖感到特別疼痛時,表示與此經穴相關的...
消暑第一菜:冬瓜冬瓜是夏季里難得的美食,有祛暑、祛痰、利尿之效,絕對是消暑第一瓜。夏季天熱,大便燥結,還有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