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河北省出臺《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推進集體資源性資產股份合作,引導發展農宅股份合作,成為第一個鼓勵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合作建房的省份。
六、不斷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
(二十二)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集體統一經營資產的村(組)要建立健全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稱為經濟合作社,也可以稱為股份經濟合作社。現階段由縣級政府農村集體資產主管部門負責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放組織登記證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據此辦理銀行開戶、稅務登記等相關手續,依法開展經營管理活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制定組織章程,建立和完善股東(代表)會、理事(董事)會、監事會“三會分設”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規范集體資產運營和管理。
(二十三)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法權利。嚴格保護集體資產所有權,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并采取轉讓、互換方式流轉的集體土地,應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進行,且需經原發包方同意;采取出租(轉包)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經營權的,應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發包方書面備案。在集體土地被征收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就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提出意見并依法獲得補償。定州市作為全國農村土地征收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要繼續探索正確處理國家、集體、農民三者利益關系的有效辦法。
(二十四)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作用。集體經濟組織是集體資產管理主體,作為特殊的經濟組織,承擔管理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等功能。要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明晰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的職能關系,分別承擔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事務和村民自治事務。有需要且條件許可的地方,可以實行村民委員會事務和集體經濟事務相分離。
(二十五)多種途徑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大力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經濟合同清理,規范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經營,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合理利用;組織開發未利用地,盤活低效閑置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探索發展異地置業,深度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源;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農戶和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產后農業生產性服務,以及旅游、商貿流通與市場管理等服務,大力發展農村服務型經濟。鼓勵整合利用集體積累資金、政府幫扶資金等,通過入股或者參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村與村合作、村企聯手共建、扶貧開發等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抓好中央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
(二十六)規范農村產權流轉和交易。省供銷社要加快省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建設,到2018年底,基本建成省市縣三級一體化運營體系,實現交易平臺、信息發布、交易規則、收費標準、交易鑒證、檔案管理等“六統一”。縣級以上政府要根據農村產權要素性質、流轉范圍和交易需要,制定產權流轉交易管理辦法,加強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和監督管理。已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地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林權、“四荒”地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出租等流轉要入市公開交易。
七、著力強化政策支持
(二十七)加大財政資金支持。抓緊制定各級財政支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具體辦法,強化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財政保障。財政支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重點投向各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對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產除有明確規定外,原則上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可以量化為集體成員股份。逐步增加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支出,減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相應負擔。支持集體經濟組織作為申報實施主體參與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等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項目。
(二十八)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改革后的集體經濟組織在財政投資、融資貸款等方面,繼續享受原集體經濟組織的各項優惠政策。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免征因權利人名稱變更登記、資產產權變更登記涉及的契稅,免征簽訂產權轉移書據涉及的印花稅,免收確權變更中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登記費;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在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變動的,可持縣級農村集體資產主管部門批準文件,免費辦理相關變更和登記手續。
(二十九)加強金融和土地政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將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評級授信范圍,并提供信貸支持。農村信用社要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作為“雙基共建”農村信用工程的重點,加大支持力度。加強農村金融擔保體系建設,擴大農村集體資產抵押擔保物范圍,探索開展生產設施、集體股權抵押貸款。統籌安排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所需用地。
八、加強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領導
(三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由省委、省政府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實施。要加強工作調度,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強化統籌協調,形成推進工作的合力。省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研究制定支持改革的具體政策措施。
(三十一)落實主體責任。要建立市級牽頭負責、縣級組織實施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市縣要對本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各級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縣鄉黨委書記要親自掛帥,承擔領導責任。要層層分解任務,建立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全程負責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提出具體要求,創造保障條件,確保有人管事、有能力辦事。
(三十二)加強督導檢查。建立月報表、季調度、半年督查、年底總結評估制度,及時掌握和通報各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展情況。對工作推動不力、進展不快、大局不穩的縣(市、區),約談縣(市、區)委書記、問責相關人員。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引入第三方對各縣(市、區)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作為對縣級黨委、政府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三十三)廣泛宣傳培訓。各級黨委、政府要組織干部深入基層,加強政策解讀和干部培訓,廣泛宣傳動員。通過發放明白紙、電視廣播、微信、村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讓群眾明白改革的目的、意義和政策,調動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基層業務人員培訓力度,按照“省培訓到縣、市培訓到鄉鎮、縣培訓到村”的總體要求,通過集中授課、觀摩交流、專題講座等培訓,提高黨政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及工作能力。加快建立省市縣三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輔導員隊伍,深入試點和基層,承擔起指導改革工作的責任。
(三十四)確保農村穩定。各地要高度重視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矛盾,加強問題研判,制定工作預案,及時妥善化解和處理各類矛盾糾紛。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認真做好農村產權糾紛調解仲裁和司法救濟工作,確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為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郎園成北京老廠房轉型先鋒 占地2.3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不足3萬平方米的郎園Vintage,一直被看作是工廠遺跡改造的先鋒...
據津巴布韋當地媒體8月28日(當地時間)報道,津巴布韋工業部長Mike Bimha表示,富力地產在接下來的18個月內初步向可...
曾幾何時,一鋪養三代的投資“古訓”被投資者極度追捧,前些年商鋪的擴建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而商鋪單價也在住宅暴漲...
約29.3萬平方米商住地即將進入市場,其中不乏熱點區域商住地塊,為東莞土地交易市場帶來新鮮血液。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物管業績普遍增長 由于與傳統業務關聯度較高,專注后居住階段服務的物管業務,是房企最早布局的領域之一。從上半年的...
昨日國土部、住建部聯合發文,廣州、佛山等13個城市將首批試點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廣州市國規委也對此回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