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工作中遇到問題會表達出來,但其實很少人能做到。
看看最近一些管理者和員工的案例:
“有個助理最近總是跟人對著干。大家碰到她都小心翼翼,寧愿自己多做點也不敢找她合作。她的領導也不敢惹她。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一直到她退休。”
“公司里遇到問題都沒法做計劃,大家悄悄商議就過去了。有時每個人都知道方案有很大的漏洞,也只能耗費好幾個月執行。長此以往,企業達不到既定的發展目標,也就沒有足夠數據預測未來的業績。”
“公司總裁兼CEO突然去世后,高層管理者(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很悲痛。雖然失去了CEO公司有些迷茫,但我們都知道該如何挺過難關。不過,我們處理事務時都是簡單的‘公事公辦’。公司里充滿了焦慮的氣氛,我們沒怎么安撫員工的擔心和恐懼(例如,‘公司能不能經營下去?’、‘我的工作能不能保住?’、‘到底發生了什么?’之類),結果是CEO離世不到半年,員工流失了近四分之一。”
列舉的這些并不是細枝末節。每個案例中,負面氛圍都產生了不良后果,導致企業蒙受損失。
VitalSmarts的研究團隊梳理了員工保持沉默的案例。
之前的研究中,我們問遇到插隊如何應對。大多數人表示會迅速有技巧地告訴插隊者返回隊尾。但實際中測試后卻有新發現。我們去了一家繁忙的購物中心,帶著針孔攝像機,想看看遇到插隊人們怎么反應。結果是:被插隊的人們呆站著看起來很沮喪,卻不發一言。有些在我們安排的插隊者背后露出鄙視神情,要么就向身旁人抱怨。研究中只有25個人提出抗議。
抱怨插隊可能顯得有點瑣碎,但很多情況下勇敢發聲關乎生死。我們在醫療方面的研究顯示,護士發現病人有危險后有90%沒及時告訴醫生。我們也研究過工作安全,發現93%的人都表示公司里有發生事故的隱患,但要么不愿說,要么沒機會說。
沉默的成本和后果是什么?我們研究了1025位管理者和員工,詢問他們工作中產生擔心卻沒有說出來的情況。我們鼓勵他們描述具體,尤其是后來公司受到的影響。收集的上百個故事里有五種導致人們沉默的常見情形。其中包括:
挑剔的同事。不敢直面粗魯、生硬、充滿戒備心也不尊重別人的同事。例子包括不敢應對指責、背后中傷、欺凌、騷擾、隱瞞信息以及不愿反饋和投入等。
戰略性失誤。計劃或流程出現偏差或錯誤思路時不敢出聲。如果領導層沒有與專家討論,或是不理會員工的擔心,問題可能會惡化。
懶惰不稱職的同事。不愿與同僚或直接下屬討論不良工作習慣、失職行為或投入不夠。
虐待型老板。公司領導全盤掌控,利用職權推進進程,無法公開討論方案失誤造成的損失。
管理層混亂。員工對職責、責任、規范和時間表都不清楚。如果不能毫無顧忌地表達擔心,員工會覺得開口有風險。
所以這些情況下,我們的研究對象都沒有表達意見,而是退而求其次找其他辦法:向別人抱怨(78%),增加工作量或做些不必要的工作(66%),反復思考問題(53%),或是感覺憤怒(50%)。
這些行為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幫倒忙。我們發現人們在抱怨、做不必要的工作、反復思考問題或是憤怒中平均浪費7天。調查對象中承認浪費兩周甚至更長時間的人竟達40%。
再深挖一點更是驚人,估計沉默導致每人承受7500美元損失,有20%的受訪者估計因避免難堪的談話導致的損失達5萬美元。調查對象還描述了沉默對員工投入、關系、截止日期、預算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損害。由于每位調查對象都舉出了至少一項導致損失的例子,我們認為很可能每位員工都蒙受損失。
幸運的是,沉默的文化是可以改變的。但只有領導者帶頭示范并且坦率公正才能實現。人們只有感覺安全并且有能力時才會大膽表達意見。領導者親自參與談話時,人們就會有勇氣說出擔心,也有自信提意見。此外,感到受歡迎和尊重后,人們也會更愿意說出想法、意見和觀點。
下面列出了4項策略,可以將公司文化由沉默轉為對話。這些策略是花上千小時研究表達意見者的結果,他們表達了有風險的意見,但并未激發他人的防御心理。
1.反向思維
多數人決定要不要開口,是因為都會考慮風險。大膽表達意見的人都不會首先想到風險,而是先考慮不開口的風險。簡單調整評估風險的方式后,說出意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調整情緒
談話效果不佳的原因經常是人們被惹惱、激怒或產生反感。勇敢表達意見的人往往能感受到情緒更深處,不會停留在言語表面。所以開口之前先敞開胸懷。要把別人當成公道、理智和正派的人,這樣可以緩和強烈的情緒,維護良好的對話氛圍。
3.讓別人感到安全
人們感覺不安全時會提升防備心。高風險的談話開始前就要安撫對方,強調善意和尊重。別人感受到尊重,相信你的動機后,就會感覺安全并逐漸放下防備并開始傾聽,哪怕話題并不會令人愉快。
4.邀請對話
營造安全的氛圍,表達清楚擔心后,就要邀請對方加入對話。鼓勵對方說出不同意見。擅長重要談話的人不僅會清晰表達觀點,更擅長傾聽。
如果領導者能帶頭做到以上種種,就能營造對話的氛圍,員工會踴躍發言表達意見,與同事爭辯,支持更佳解決方案。如果之前缺乏統一陣線也可借機建立。對話的文化不僅意味著員工更快樂更投入,更重要的是能決定公司未來成功與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國家實行“房產限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門窗行業的發展。門窗行業是房地產的下游行業,其發展一直與房地產行業...
溶劑型涂料的有機溶劑揮發是涂料行業造成大氣污染的主因,我們要保護大氣不再繼續受污染,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便是用水...
“ 我們系統部的鐵三角,其目的就是發現機會,咬住機會,將作戰規劃前移,呼喚與組織力量,實現目標的完成。系統部里...
Uber新任CEO或將加速IPO 估值有可能破千億美元 問題解決有望很快上市北京時間8月29日下午消息,一位早期Uber投資者U...
轉讓東航物流股權之后 東航上半年凈利潤提升三成 航油仍是東航最大成本支出8月29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6...
原料暴漲環保重壓 輪胎行業生產雪上加霜現集體漲價潮2017年8月,青島市黃島區環保局對全區違法違規小橡膠、輪胎企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