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產能占全國地煉總產能七成以上的山東,終于啟動了對地方煉廠的集團化重組。
記者從業內獲悉,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已于9月1日向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下發《關于加快全省地煉企業轉型發展 組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復函》(下稱《復函》),同意地煉企業組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暫用名,以工商登記注冊為準)。該集團公司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由獲得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發起成立,按照股東協議、公司章程等募集資本,組建成為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制集團公司。
地方煉廠簡稱地煉,是區別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煉廠而提出的說法,起源于1998年中國石油石化行業的宏觀調整。當時的結構性調整后,加工能力在100萬噸/年以上的煉廠大多劃歸兩大國有石油公司,而100萬噸/年以下的小煉油企業選擇保留了82家,成為“地煉”。山東是中國地煉最為集中的省份,其中東明石化是國內最大的地煉企業。
前述《復函》稱,組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推動全省地煉企業整合重組轉型發展,是加快全省石化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舉措。煉化行業集團化發展“有利于變企業單一優勢為集團聯合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地煉行業煉化一體化、裝置大型化、生產清潔化、產品高端化、企業園區化發展。”該集團組建原則是,由核心骨干地煉企業牽頭發起,以市場化方式運作,各級政府給予指導支持。
地煉困境
今年7月,記者援引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會長李湘平提供的數據稱,山東地煉的體量巨大,加工能力和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地煉企業的七成以上,地煉企業的原油加工量占到全國的8%。2016年,山東省地煉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25億元、利稅318億元、利潤138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了21.7%、79.1%、60%。
過去兩年,山東地煉,尤其是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煉企業,的確過上了好日子。此前,由于不被允許使用進口原油,國內油源長期被央企控制,地煉常年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地方企業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同年7月,商務部發布《關于原油加工企業申請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可獲得原油進口資格,民企進口原油的大門進一步敞開。
上述兩項資質相輔相成。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煉,若再獲得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則無需再通過國營進口單位代理進口。2016年山東地煉利潤的大幅增長,正是基于政策紅利的效益釋放。截至今年7月,國內正式獲批和進入公示期的擁有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煉已達32家,其中山東一共有25家地煉企業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據《證券日報》報道,2016年山東地煉企業進口原油同比增長32%,已占青島港原油進口總量的65%,山東地煉企業使用原油近50%從青島港上岸,一度出現油輪排隊進港的場景。
但據市場機構統計,2016年地煉的進口配額并未能全部足額使用。今年4月,進口原油使用權申請畫上句號,國家發改委宣布自5月5日起,停止接收有關原油加工企業使用進口原油的申報材料。對5月4日前已按規定完整提交申報材料的企業,發改委將繼續開展后續核查評估等工作。
地煉人士將此舉稱為“又將回到吃粗糧的苦日子”。再加上今年以來地方煉廠的成品油出口配額被暫停,國內成品油消費增速放緩背景下地煉缺乏直接的零售終端,其利潤受到壓制。而油品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亦加重了地煉企業的負擔。
抱團取暖,地煉集團化被頻頻提出
于是,組建山東煉化集團的聲音漸起。但業內分析師對澎湃新聞指出,由于山東地煉企業數量多、財務狀況差異大,很難真正整合。
據報道,在今年7月于青島舉行的2017中國石油市場及貿易峰會上,中國(獨立煉廠)國際石油采購聯盟主席、東明石化副總裁張留成表示,針對目前山東地煉發展中遇到的產能分散、產品結構單一等瓶頸問題,建議通過兼并重組、股權交換及成立山東煉化集團的形式,優化地煉企業在原料、物流、資金、產品等方面的配置,實現大資金、大物流,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與話語權。
張留成認為,煉化企業大型化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山東地煉應通過合并逐漸成為大型企業集團,走“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他建議,采用各家地煉企業以獲得的原油使用數量、進口配額和常減壓裝置能力評估價格出資入股,組建山東煉化集團。在組建方式上,他提出由山東省內已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企業為發起人,同時引入國有資本或產業投資基金,按照混合所有制方式組建。
另據相關媒體報道,組建山東煉化集團的話題不止一次在各種內部會議被東明石化董事長李湘平提到。一份《組建山東煉化集團可行性分析報告》曾詳盡闡述了地煉企業生存的內外部環境、山東地煉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成立煉化集團的必要性和思路等。根據該報告,組建后的集團公司維持各家成員企業經營團隊不變、納稅渠道不變、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管理體制不變,重點推動發展規劃、原料采購、油品運輸、銷售渠道、零售終端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協同。
其實,類似的“抱團”行為早在2016年初便已萌芽。2016年2月,由山東省內14家地方煉油企業和省外兩家獨立煉廠聯合發起的中國(獨立煉廠)石油采購聯盟正式成立。該“采購聯盟”以東明石化所屬的太平洋商業控股有限公司為平臺,組織有進口原油配額的地煉企業集中采購進口原油,主要目的是強化國際市場話語權與議價能力。
根據前述山東經信委的《復函》,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要著眼于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以關聯性、統一性強的綜合業務調整重組為切入點,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力有序推進重點業務運作,發揮好聯合重組積極效應。
但有市場人士提出,煉化集團可能再次成為類似于獨采聯盟的松散組織。山東地煉如何整合資源?如何協調各股東方的利益?由于《復函》披露的細節有限,上述問題的答案還不得而知。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國石油日前把向其旗下4個煉油廠交付烷基化裝置的合同授予了總部設在休斯敦的世界10大油田服務公司之一的CB&IC...
日前,亞洲最大的加氫催化劑生產基地——中國石化催化劑大連基地加氫催化劑生產及配套裝置順利建成中交,已開始相關生...
2017年7月份中國鈦白粉出口數量在68835.15噸,環比減少12.37%,同比增長8.28%;7月份出口均價在2539.63美元/噸,出...
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左二)8月29日在安理會就北韓最新飛彈試射問題,和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交談。面對北8...
8月28日,記者從青島港集團獲悉,青島港與中石油全資附屬中石油燃料油近日在北京簽訂有關成立合營公司的意向書,雙方3...
創新提升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水平“一個晚上都沒敢睡覺,事實證明我們的施工和風機的質量都是非常可靠的。”在剛吊裝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