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對房地產進行投資。然而伴隨著政策對樓市的調控,不少企業都紛紛套現離場。這種現象又反應了什么?上市公司紛紛套現離場的另一面,是樓市泡沫正漸次擠出。
不少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對房地產進行投資。然而伴隨著政策對樓市的調控,不少企業都紛紛套現離場。這種現象又反應了什么?
上市公司紛紛套現離場的另一面,是樓市泡沫正漸次擠出。
截至上周五,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半年報已經全部出爐。數據顯示,1477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中報和去年年報中均具有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其中1160家投資性房地產較2016年末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占比高達78.5%;還有些上市公司對房地產進行了清空式處理。
近八成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選擇了砍減等謹慎策略,原因不難想見:今年年初以來,樓市政策的加碼讓泡沫不斷被擠出。一旦房價的漲幅再也無法覆蓋持有房產的成本,此前的投資性需求必然會受制于資金壓力尋求退出。而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此前早就有媒體扒過,國內很多上市公司都愛“囤房”,因為放眼資產配置市場,很少有什么投資收益,能夠比肩部分樓市的漲幅。一面是這樣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一面是實業經營面臨困難,很多產業資本涌入樓市也就自然而然。而這又加劇了房價上揚態勢。
如今的風向顯然已出現潛在的變化。上市公司們套現離場的另一面,其實就是樓市泡沫正在宣告擠出。這無疑是好事:當更多資金從樓市撤離,向實業方面回籠,那對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不過,要想既擠出泡沫又實現資金“脫虛向實”回歸實體經濟,最終達成防風險穩增長的目的,不能止于作壁上觀,而需要有個產業政策配合引流的過程。
從有些大宗商品的價格漲幅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離場的貨幣仍沒有真正匯入實體經濟,而是轉場進入了那些易于炒作的市場。
在此情形下,如何增強實體經濟本身的“魅力”,吸引資金真正留在實業之中,尤為關鍵。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閑置廠房被盤活成趨勢?伴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疏解騰退后的空間如何再利用已成為政府與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北京...
碧桂園首次登上亞洲品牌前100強,位列77名。9月9日,由亞洲品牌網、外交部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1...
廣州推出6宗地塊,其中兩宗宅地均對自持設有一定要求。 9月11日,廣州一口氣推出6宗地塊,包括廣州開發區2宗宅地和海...
各地“商改住”無細則,投資者投資需謹慎!近來以“98萬入手珠江新城公寓”為噱頭的跑馬地大廈再度在商業地產市場掀起...
老齡化速度正逐漸加快?深圳將在202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 據報道,深圳將在202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
優惠大家都喜歡,然而有些優惠你可要小心,切勿掉“坑”里了。 這樣一則廣告會讓你心動嗎?“位于海珠區政府旁,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