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早餐飲品店,相比校內其他飲品店。雖然位置比較偏,但是卻更為拉風惹眼。成立不到一年的高校小店竟把時尚潮流的奶茶店和甜品店的風頭搶了大半,
最近有許多的報道,都是有關平民百姓的賣早點發財致富的,前幾天有一個大媽賣雜糧煎餅月入3萬,而今天小編又看到一個,賣燒餅月入過萬,而且還帶全家買了3套房。
雖然這些都不是大眾眼中高大上的工作,但卻是比上班族掙得還要多。
這不,又有一家店關于早餐店創業故事在15㎡的小店里,只賣豆類粗糧產品,一月收入竟有10萬元多。這將會是怎樣的一家店面呢?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早餐飲品店,相比校內其他飲品店。雖然位置比較偏,但是卻更為拉風惹眼。成立不到一年的高校小店竟把時尚潮流的奶茶店和甜品店的風頭搶了大半,
據說這個產品名稱是“豆漿記憶”主要立足于重慶,已經有50多家店,再加上沒有營業和開在四川、貴州的店,已經有70家店,今年的預計新增店面200家,營業額沖刺4000萬。
2元“屌絲”豆漿產品逆襲“高富帥”到底憑什么?
01、豆漿記憶是如何由來的呢?
說起豆漿記憶,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幕后運作者”——劉斌。劉斌是誰?
這個81年出生的重慶崽兒長得敦厚老實,不善言談,卻是重慶的活地圖。2006年,不滿1周歲的兒子對牛奶過敏。
他為了讓兒子營養均衡,有一天早上,家里剛好打了豆漿,抱著試試的心態,喂了兒子豆漿。
第二天,他又換了幾種谷物,發現兒子兩眼直勾勾地望著豆漿。原來兒子又想喝豆漿了。經過這樣幾次反復地嘗試,
兒子真的愛上了豆漿,也沒有再出現過敏的癥狀,懸在心中的問題,一杯小小的豆漿便幫他解決了。
02、一杯自創的豆漿引發了創業思想
憑借多年經商的直覺,當時劉斌就想,豆漿的植物蛋白其實更適合國人的需求,既然不滿周歲的兒子都愛喝,應該有市場。
現在回頭看看,或許這就是他想要創業的初衷。尤其是高校細分市場,學生們更需要營養的早餐,加上豆漿平價的屬性,符合學生的消費水平。
另一層意義,豆漿也是他與兒子甜蜜回憶的載體,每次一想到兒子,他更堅信,一定要做好豆漿的品質,所以取名叫“豆漿記憶”。
03、開第一家店僅賣出一杯
劉斌一開始就想到為其他店家供貨,既節約成本又能了解顧客對豆漿的喜愛程度,這種經營方式適合初創企業用來打磨產品。
因為剛創業那段時間他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豆漿的原材料、設備上,實在沒有更多開店資金。
在他看來,只要將產品做到極致,顧客自然會愛不釋手。
劉斌至今還記得那個場景,當時他給第一家店供貨豆漿,沒想到一天下來只賣出了一杯豆漿,滿心失落。
但是他沒有想到就此放棄。
一月過后,他供應的豆漿成為了招牌。“甚至有食客來了只是為了點杯豆漿。”劉斌說,當時自己一天的銷售額就能達到五千元了。
04、為什么定位高校?
隨著劉斌的豆漿被更多的餐館接納,在第一年3家聯營店的基礎上,每年都有新店加入,平均每年業績按40%的速度增長,這些沉甸甸的數據背后全是顧客對豆漿的喜愛,堅定了他做豆漿的心。
聯營的模式走通了,但并沒有滿足劉斌的理想。
為了加速“豆漿記憶”的發展,他開始關注高校市場。2010年,健康飲食的風潮推動了全國餐飲行業的變革,綠色、安全成為消費者選擇飲食的首位。在劉斌眼中,這成就了他進入高校市場的優勢。
05、產品:既要保障安全有能滿足口味
“因為豆漿濃稠度。”劉斌說,要達到濃稠的口感,需要精準把握制作的時間和溫度,這些細節如果做不好,就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
因此,各大高校食堂為了保證安全,通常就會熬得比較淡,也導致口味不好。
如果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滿足口味,就成了我的機會。后來,“豆漿記憶”果然以濃稠的高品質豆漿得到學生的認可。
雖然進駐的第一所高校——重慶大學,當年其食堂的豆漿只要3毛錢,但“豆漿記憶”2元的價格,還是沒能阻擋絡繹不絕的學生。
截至目前,“豆漿記憶”已覆蓋重大、重師、理工大、重郵、川外、西南大學等50多所學校,為50萬學生服務,業績以每年2~3倍增長。中國有高校、高職、高中學生7000萬人,市場潛力無限。
06、經營:合伙人模式解決員工為誰干
在劉斌進軍高校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首先,早餐本來就早,而制作豆漿的速度又比較慢,必須要凌晨4點就進店準備,洗豆子、挑選、熬制等,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起床后,喝到香濃的豆漿。
其次,為了節約人力成本,更多的高校店里只有1個營業員,熬制豆漿、收銀、銷售等店里的所有工作流程,全部落到一人身上。起得早,工作時間相對較長、枯燥。
由于工作辛苦,大多數店員干不了一個月,便主動辭職了。員工離職了,只好管理層們自己上陣,不能因為沒人上班,
耽誤學生早餐和營養。不能老是這樣,必須想個辦法解決人員流失的問題。后來,他想到一個既能提高店員收入又能調動員工積極性,每月還能多賣出豆漿的方法:合伙人制。
即,將學校店委托給經過各項考核的店員經營,根據當月的營業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當時,一線店員平均工資3000多,最高的接近1萬。
那時候,在西南大學有位伙伴叫李命琴,店面生意被她經營的紅紅火火,為了賣出更多的豆漿,凌晨3點就進入食堂工作,因為天色太早,食堂是不開門的,她就偷偷爬窗戶溜進去。
劉斌每次回憶起這些故事,心里總是很感動、很溫暖。在他看來,小伙伴是和他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心是在一起的。
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齊泰山移,大概說的就是像這樣的故事。
像豆漿記憶這樣堅持做好一個產品的創業者還很多,他們在創業的路上簡單地長跑,簡單地做一件事。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英科學家日前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無糖尿病者相比,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將縮短9年。這主要是由于糖尿2...
粗糧的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膳食纖維。老話說,多吃五谷,不生雜病,糖友的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粗糧。 可是這么多的纖...
都說吃粗糧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降糖,但是并不意味著頓頓吃粗糧對糖尿病患者就是有益的,糖友吃粗糧也要有講究的吃,下...
我們越來越注意飲食的健康,而廣告里鋪天蓋地提出的粗糧概念也讓粗糧養生觀念深入人心。粗糧既容易填飽肚子,又可以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已經不僅僅在填飽肚子,更多滿足大家的口感,于是,各種加工食品充斥著我們的身邊。...
常吃粗糧養生成為現今社會的熱門話題,無論男女老少,統統都吃起了粗糧,美名曰跟風時尚。但有專家提醒,粗糧不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