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新華社報道發現,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擁有超過17萬付費訂閱者,價值近3500萬元。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聯網時代,為優質內容付費已漸成趨勢。
知識付費時代:一門網課價值三千多萬元 ?為優質內容付費已漸成趨勢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新華社報道發現,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擁有超過17萬付費訂閱者,價值近3500萬元。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聯網時代,為優質內容付費已漸成趨勢。
依托在互聯網之上的知識付費創造了一個個“神話”,有人一門網課價值近3500萬元,有人用一個成語回答一個問題而獲得8萬元收益;有在線學習平臺一次融資數千萬元……2016年被業內稱為“知識付費元年”,至今不過一年多時間,知識付費已蔚為壯觀。據阿里應用分發平臺預計,今年知識付費的總體規模將達500億元。
其實,線下知識付費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去書店買一本書、參加一個培訓班、聽一場講座,都是要付錢的。但線上的知識付費還是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的知識消費方式。知識付費為什么那么火?一方面,現代人學習付出的最大成本不是金錢而是時間。許多人意識到,為了省錢而花大量時間去學習沒用的甚至是錯誤的內容,得不償失。知識付費之優勢在于,專業人士已將知識進行了一遍過濾和加工,變成“壓縮餅干”,節省了你的時間、提高了你的效率。另一方面,作為知識付費的主要目標客戶,90后、80后人群不但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還有更潮的消費觀念,愿意為知識付費,以補傳統的分科教育、應試教育之不足。
知識付費就像一條突然闖入的鯰魚,攪活知識消費這個池塘。對于內容提供者來說,將專業知識變現,還能賣個好價錢,體現了知識的價值與尊嚴。一個經濟學家在經營學問、濟世安民之余,還有不菲收入,過上體面生活,結果堪稱完美。對于付費的知識而言,因為用戶只愿意為優質內容埋單,所以必須是專業、嚴謹、獨到的“干貨”,才能讓用戶心甘情愿地掏錢。強調用戶體驗的互聯網特性,形成倒逼機制,迫使內容提供者不斷提升付費知識的內涵與價值。
網絡平臺用一種標準化合約交易的方式實現知識付費,是一種交易方式的創新,簡單、直接、高效,價值不言而喻。唯其如此,各路資本紛紛看好這一領域,伺機進入。市場越來越大,消費者可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大,但是,如果管理跟不上,市場也可能慢慢被玩壞。從內容生產角度,除了服務合同、消費關系、著作權和隱私權保護等領域存在風險,還存在產品質量問題。譬如,為了吸引消費者,個別知識付費頻道存在產品營銷等現象。從消費者角度,貨不對板、影響用戶體驗是最大困擾。比如,有消費者花了上千元向某個名人提問題,結果對方回答“不清楚”。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或者,回答者“顧左右而言他”。提問者認為不夠全面,價值不大,又該怎么辦?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對以下問題有明確說法:知識付費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是否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范疇?如果將付費者作為消費者,那么知識生產者、平臺經營者屬于什么角色、負什么責任?付費方是否享受“七日無條件退貨權”?繼而思考:如果知識付費產生糾紛,現有法律框架能否妥善安排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此外,當知識越來越值錢,市場體量越來越大,如何征稅也是一個問題。
知識付費正處于發展階段,規范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很正常。不過,從長計議還是有必要且行且規范,慢慢將其納入管理正軌,不使知識付費跑偏。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九旬老人胥金和寫出上萬字回憶錄,記錄自己少年時被騙入日軍731部隊下屬工廠的經歷。昨天是“九一八”事變86周年,家1...
張立宣站在病房門口,此刻妻子汪杰正在跟病床上的小兒子相互依偎。午后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娘倆的臉上,那么溫柔,不知...
9月17日,安徽阜陽,一八旬老漢當街“摔倒”,市民看到后有的給他食物,有的則報警救助。然而當民警趕到現場,一眼就1...
開學了,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又開始火起來,如何擦亮眼睛挑選一家優質的教育培訓機構呢?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官網上發布《2...
近日,薛之謙情感風波鬧得滿城風雨,幾日下來依然不見有平息的趨勢。9月16日,UUJULY前員工發聲力挺薛之謙,并稱其從D...
在預售首個周末過去之后,凱基證券機構發布了有關iPhone 8以及Apple Watch Series 3系列周末預購情況的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