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當前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絕非是對國外汽車行業應用模式的簡單復制。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仍存在有三大瓶頸亟需突破。
隨著國內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促使工業機器人市場蒸蒸日上。2013年至2016年之間,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銷售數量僅一年便增長31%左右,相比于國外機器人,增長尤為明顯,其應用更是延伸至醫療、汽車、教育以及科學考察等領域,提升了我國國民整體的生活品質。
據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近8.5萬臺,同比增長23.9%。報告預估,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超過10萬臺,而全球機器人銷售量將超過45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3%。
根據彭博智庫分析研究中心的數據,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價值約為 110 億美元,政府希望到 2020 年,國內機器人制造商能擁有一半的市場份額。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實體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轉型和蛻變,傳統產業在加快改造升級,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加快成長。特別是一些新興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由小變大、由弱到強,發展令人矚目,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亮點。
這兩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處于國家政策紅利、工業轉型升級需求釋放、人口紅利減弱、市場需求增長的機遇疊加期,工業機器人市場得到了平穩快速增長。
目前,機器人功能更多元化,銷售結構正在改善。總體上我國機器人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年均增速遠高于全國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速。但是,中國制造業當前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絕非是對國外汽車行業應用模式的簡單復制。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仍存在有三大瓶頸亟需突破:
首先,技術問題,包括要讓工業機器人在一般工業、中小企業應用中的相關集成、操作和維護變得更加簡單。
其次,安全問題,也就是需要將工業機器人從過去汽車行業應用中的人機分離、“機器關在籠子里”的模式,轉變成“人機協作”,以更適應中國制造業轉型的現實需求。
再者,人才問題,因為中國制造業行業多、需求廣,需要一批了解制造業工藝的人才支撐需求與技術的對接。
伴隨著構建一智能制造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體系,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都將大幅增長。未來,我們需要一大批了解機器人性能、熟悉細分行業工藝的系統集成商,這是自主品牌可以發力、趕超的方向。
隨著智能化的發展,一些新技術也逐漸被用于機器人技術上,如:深度學習以及增強現實。據了解,增強現實乃是通過虛擬眼鏡進入虛擬場景中,你可以在虛擬場景中自主搭建虛擬現實,通過手中的操縱桿去控制,目前這種技術仍在研發中。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也表示:“目前機器人產業面臨技術突破、升級換代的新環境,我國的機器人產業要從1.0到2.0的方向發展,迎合工業4.0對機器人的新需求,結合物聯網,將上下游企業有效連接,積極發揮機器人設備在制造工藝中的作用。”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對國資背景的企業家來說,退休是個繞不開的話題。近日,董明珠又登上了頭條。除了否認收購夏利、喊話一年內不減持海立...
Leica徠卡測量源于瑞士,隸屬瑞典海克斯康集團,全球領先的測量產品供應商,大型空間信息技術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徠卡測量T...
人們常常提及的智能制造戰略,在美的集團被稱為“雙智”戰略,即“智能制造+智慧家居”。為此,美的集團做了相應的布...
為大力推動工業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明確,到20...
業內消息人士表示,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已經開始研發專用人工智能芯片。據說,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將其人工智能芯...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愈發關鍵。近期,一項新的技術正深入研究,以揭示語言處理網絡內部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