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本土家電公司和日韓家電公司在低端與高端市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定位差異,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也很難攻入對方的領地。
今年家電股大幅飆升,美的、格力、海爾三巨頭幾乎都實現了股價的翻倍成長,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勢頭,有無邏輯可循?
美的通過收購德國庫卡,打開了進軍工業自動化的新想象空間,由此受到投資者的熱捧,這個我們能理解,那么格力和海爾又是為什么?
今天我們拋開格力,重點談談海爾。
先看業績,2017年中報,營收776億元,同比增長59%,扣非凈利37.8億元,同比增長36.69%,相當不錯喲,完全是高成長股的表現嘛。
當然,如果拆開來看,就會明白,這其中一半的貢獻來自收購美國GE家電帶來的并表數字。
不知不覺間,海爾已經成了中國最熱衷于海外資產收購的公司之一,絲毫不遜色于當年齊名的接盤俠聯想。
2011年,收購三洋日本和東南亞的白電業務;
2012年,收購新西蘭著名廚電品牌斐雪派克;
2016年,收購GE家電業務。
這三筆大型收購,將海爾推向了全球最大白色家電品牌的位置,大型家電在全球的份額是10.3%,尤其是中美兩國。
中國就不用說了,除了空調的競爭力稍弱,其他的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都是行業第一。
美國市場方面,GE是第二大品牌,僅次于惠而浦,其中優勢在廚電,以27.9%的銷量份額位居行業首位,其他冰箱和洗衣機,份額也在15%-20%之間。
這就給海爾帶來了幾方面的好處:
第一,因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控制力,有效攤銷了上游漲價的負面影響。
第二,因收購海外家電巨頭而獲得的技術升級,尤其是廚品牌方面,GE和斐雪派克都有著很強的技術積累,比如洗碗機、煙機、烤箱等等,對海爾的產品高級化作用是必須肯定的。
第三,日韓系家電的退出。
長期以來,我國本土家電公司和日韓家電公司在低端與高端市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定位差異,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也很難攻入對方的領地。
但是近年,隨著日韓家電勢力的式微,外資高端陣營已經逐漸崩潰,這就給了實力逐漸豐滿的本土公司的機會。
尤其是海爾,冰洗+廚電的實力雄厚,高端品牌卡薩帝也做了好些年了,豪門底蘊已經建立,漸漸就蠶食了巨頭們退出的份額。
我們看幾個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區家電業務收入增長28%,空冰洗熱份額全面提升,均價提升10%+,卡薩帝收入增長46%,高端化戰略終于進入了收獲期。
再看細節,根據中怡康數據,海爾7000元以上的冰箱零售占比達18%,5300元以上的洗衣機零售占比達16%,其中在6300元以上的高端洗衣機市場,海爾份額達到40%。
2016年的時候,高端品牌卡薩帝銷量占白電內銷的1%,收入占比達到5%;而今年,收入占比將提升到7%以上,利潤占比更高。
最后一點,不僅美的、格力在做,海爾也在大力推進的,就是引入工業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生產的無人工廠。據悉,目前海爾已經建成8家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工廠樣板,訂單交付周期大幅縮短。
這是中國產業升級的一個典型故事,喊了十幾年,在不知不覺間就實現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受宏觀形勢利好和消費拉動影響,今年我國家電銷售形勢喜人,并有效推動了行業轉型升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
在9月22日開幕的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電博會”)上,海爾廚電以“物聯大廚電·社群贏天下”為主...
對國資背景的企業家來說,退休是個繞不開的話題。近日,董明珠又登上了頭條。除了否認收購夏利、喊話一年內不減持海立...
人們常常提及的智能制造戰略,在美的集團被稱為“雙智”戰略,即“智能制造+智慧家居”。為此,美的集團做了相應的布...
近日,董明珠又輕松登上了頭條。除了否認收購夏利、喊話一年內不減持海立股份外,董明珠的任期將滿又將其推上了輿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