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鎮與上海開太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的循環水“蝦稻共作”養殖,改變了傳統的養殖模式,將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融合為一個生態系統。
據金山區消息,在市民印象中,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應該是在五六月份。但這幾天,在金山區楓涇鎮,一處2000多畝的開太魚水產基地里,小龍蝦卻長勢喜人,即將出水。在該基地,小龍蝦有望實現一年四季天天上市,市民前來垂釣“全年無休”。
楓涇鎮與上海開太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的循環水“蝦稻共作”養殖,改變了傳統的養殖模式,將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融合為一個生態系統。
開太魚養殖塘中的水經過優質改良水草充分的循環凈化,達到國家飲用水源標準。在池塘中,以栽培水生植物為基礎:在冬春兩季種植水草,到夏、秋兩季栽插水稻,在“水底森林”、“水中森林”中飼養小龍蝦、泰皇大蝦、河蟹等優質水產品,利用水生植物脫氮、脫磷,不僅為水生動物創造了生活環境,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優質餌料;水生動物的糞便和殘餌,又是水稻、水草生長的良好肥料,通過“草蝦共生”和“稻蝦共生”后,種養池塘的水質清澈,環境良好,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僅生產出一大批優質水產品,而且也生產出蝦田生態大米。
據介紹,這里建設了模擬恐龍時代氣候的溫室大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棚內溫度也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而且含氧量極高,使小龍蝦的生長克服了季節影響的障礙,讓上海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清水小龍蝦,還可以隨時體驗釣蝦的樂趣。楓涇農業部門人士說,種養結合不僅做到“稻谷不減產,效益翻1-3番”,更通過水質凈化、土壤修復等帶來巨大的生態效應。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日前,麗水市農業技術推廣基金會組織人員到遂昌縣調研漁業生產工作,并對被譽為淡水魚之王的香魚養殖項目進行驗收。香...
養殖戶朋友只是聽說過養殖環保稅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并不了解,所以再和大家說一下這個問題 。養殖環保稅通過之后,在...
違建5年之久的甌海梧田富祿川水產市場定于10月16日搬遷。昨天,市場內貼出喬遷公告,經營戶將分別遷往瑞安菜籃子交易5...
宋先生經常從長江漁民手里買野生魚。昨天,宋先生發現,一條魚有點特別。周圍有老饕圍了過來,說這可能是一條“胭脂魚...
陜西省自2012年開始在橫山區無定河流域開展稻田河蟹養殖試驗示范,但隨著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種苗供應問題凸顯,明顯制...
金秋是紫菜下苗的時節蒼南大漁灣,有7萬多畝“海上耕田”。記者近期前往探訪時,海灣里密密麻麻插滿竹竿,猶如千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