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莊天寶南街和天寶中路交會口,擠著4家房產中介,但如今都是門可羅雀。經紀人張銘(化名)入行7年來第一次休國慶長假,“以前國慶假期都是看房、買房的旺季。如今,變了。”
北京“十一”黃金周只賣了33套房?
北京亦莊天寶南街和天寶中路交會口,擠著4家房產中介,但如今都是門可羅雀。經紀人張銘(化名)入行7年來第一次休國慶長假,“以前國慶假期都是看房、買房的旺季。如今,變了。”
張銘的業績折射著過去一年北京二手房市場的起伏:去年“9·30新政”后買房人開始減少;今年3月二手房又再度回暖;但到了3月17日北京出臺“加強版”調控新政,成交量直線下降。相比去年同期,今年9月二手房成交量已經下降約七成。
業內分析,北京及重點一、二線城市的樓市調控政策依舊從緊從嚴,并在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發力,信貸方面也在不斷收緊。而樓市調控在平抑房價、降溫樓市、穩定預期等方面取得成效后,合理購房需求也正理性回歸。
中介出現“離職潮”
張銘所就職的麥田房產門店,過去一年里上演著“離職潮”。“最多時我們有近50個經紀人,現在只有30多個了。”他說。
離市場最近的中介經紀人,堪稱二手房市場的晴雨表。該職業薪資主要靠從中介賣房收益中提成。一旦樓市不景氣、交易量上不來,掙過了“大錢”的經紀人便如鳥獸散。以張銘所在的門店為例,如果手上沒有交易,那一個月只能拿2800元的基本工資。
回顧施行“9·30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市場,交易量驟降成為最為明顯的變化。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統計,去年9月,二手房交易量突破3萬套;新政落地后第二月便驟降至2萬余套,更在今年2月跌至1.2萬余套;但3月市場回暖,交易量再度回到2.5萬套以上;“3·17新政”帶來的“最嚴調控季”讓市場迅速降溫,一路下跌到1萬套以下,7月更是出現成交7158套的最低點。最近的8月和9月,受部分房源降價明顯等原因影響,交易量小幅攀升,但依舊維持在1萬套以下的低位。
同樣,在上個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8876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71%。
另一家中介鏈家地產也向記者披露了其內部交易數據:市場熱度出現明顯降低的同時,價格漲幅也收窄,對比上個月和今年3月的高峰,僅北京鏈家的二手房成交均價就已下跌大約10%,“不管是成交周期還是議價空間等指標均顯示市場成交節奏明顯放緩。”該人士分析。
來自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也顯示,8月,北京新房價格環比持平;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9%,跌幅連續4個月領跌全國。
供求端和需求端同時調控
7月底,在全市商業辦公類項目納入限購多個月后,一些商辦房再度被掛上了中介網站,部分房源掛牌價相比限購前跳水100多萬元。
即便如此降價,并未讓這類房源重獲市場青睞。記者查詢獲悉,多個二手商辦小區的成交記錄基本保持為零。
時隔幾個月,商辦房為何遭遇“冰火兩重天”?根據限購政策,新建商業、辦公項目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且不得面向個人銷售;存量商辦項目可以銷售給個人,但執行嚴格限購政策的同時,也不得辦理銀行貸款。業內分析,針對商辦房的“3·26新政”是從政策上堵上了漏洞,但更深層次是給市場降溫,購房人歸于理性。
這只是“最嚴調控季”的其中一幕。區別于以往,“3·17新政”后,北京樓市調控政策愈發密集,多部門協同,累計出臺大約20項政策。
“北京的調控政策呈現明顯的‘從需求端到供給端,從短期調控到長效機制’的演變路徑。”鏈家研究院相關人士分析,具體表現從“限購限貸限售+堵漏”抑制需求端熱度,再到落實供地計劃、推出“共有產權住房”等供給側政策;從短期行政調控到構建“購租并舉”的長效機制。
正因如此,一系列有關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密集發布,也讓不少四處湊錢的買房人回歸觀望狀態。鏈家方面披露,該公司在實際交易量外的前期交易指標(包括新增房源量、新增客源量、新增客戶與房源比等),也恰好反映著買賣雙方的心理變化。
“市場供需兩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溫,新增需求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新增客源量較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鏈家研究院相關人士說。
“金九銀十”今年難再現
時過一年,數十項調控舉措的效力依然存在,更讓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黯然失色。
同處亦莊內部的中信墅是新房樓盤,國慶假期首日半天工夫,幾乎沒有迎來買房人。售樓處內外,更成了周邊小區居民的臨時活動空間。“相比新政前迅速售出,新開盤的一期還有大量房源無人問津。”售樓處工作人員說。
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國慶8天假期北京合計新建住宅簽約222套,二手房住宅33套。“與去年的7天假期交易量對比,跌幅依然非常明顯。”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北京新建住宅前7天網簽116套,二手房網簽27套,均是2009年來的歷史最低值,同比跌幅達到了65%。
不過,近兩個月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出現回升,但增量有限。“這并不意味著樓市調控政策效力的減弱,也并非樓市開始反彈的信號。”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就在長假前,一些房價漲幅過快的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不斷收緊限購、限貸、限售等調控政策,重點一、二線城市的樓市調控政策依舊從緊從嚴,信貸方面還在不斷收緊,由此可見,目前樓市交易量的回升,恰恰是樓市調控在平抑房價、降溫樓市、穩定市場預期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后,合理購房需求的理性回歸。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析師朱萬鵬也認為,目前市場初步回歸理性,這一變化也符合“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同時也為“購租并舉”的市場發展做好了鋪墊,對未來的樓市健康發展更具有重要意義。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廣東銀監會為防樓市變泡沫,嚴禁商行發放金額超100萬。同時監管層將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范房地產泡沫風險。9...
今年來,國家多次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樓市降溫效果明顯。對于房地產行業,專家是如何看待的? “房改課題組組長”孟曉...
對于中國房地產股,外媒的看法是? 在La Banque Postale資產管理公司負責管理約13億美元資金的Claude Tiramani表T...
與“最長黃金周”各景區的人山人海截然不同,在“銀十”的前七天,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售樓處、房產中介顯得冷冷清清。中...
福建為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八條措施》。 近日,福建省出臺《關于進一...
今年來樓市調控約150余次,未來房地產政策將走向何方? 去年中國“十一”長假前后開始的一輪密集房地產調控潮(業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