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自動化立體庫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我國自動化倉儲系統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以來,一直處于比較緩慢發展的態勢。自動化立體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和北京自動化研究所等少數單位,高速分揀系統的研究工作...
利潤大幅縮水,讓高通股價一路下滑。在財報發布的前一天,高通股價最大跌幅8%,以50.25美元收盤,創下了9月11日以來的最低點。
高通今年第四財季營收為5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62億美元下降5%;凈利潤為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9億美元下降89%。
利潤大幅縮水,讓高通股價一路下滑。在財報發布的前一天,高通股價最大跌幅8%,以50.25美元收盤,創下了9月11日以來的最低點。與此同時,蘋果拒絕向高通交納專利授權費用,并起訴高通;競爭對手聯發科發力中端市場,高通的壓力可想而知。
高通利潤下滑會加劇
通讀高通的財報不難發現,今年第四財季高通的業績確實很糟糕。來自路透社的報道稱,國外分析機構仍看好高通的市場增長,但從財報的一些數據來看,高通利潤下滑的情況還會加劇。蘋果這位合作伙伴的逃離,會讓利潤下滑的高通雪上加霜。
財報中有這樣一則數據值得關注:高通CDMA技術部門(QCT)的營收達到46.5億美元,增幅為13%。該部門的芯片業務主要為智能手機制造商和蘋果供應產品。對此,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表示,“全球3G/4G設備出貨量將繼續強勁增長?!睆谋砻鎭砜?,高通芯片業務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可高通的利潤卻大幅下滑,這意味著高通的利潤率正不斷下滑。
此外,蘋果與高通的訴訟,有可能會成為高通業績再次下滑的導火索。眾所周知,今年蘋果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iPhone 8系列產品滯銷,搭載了全面屏的iPhone X因產能不足無法量產,蘋果業績必然會受到影響。多年來,蘋果對供應鏈的打壓有目共睹,正因于此,蘋果拒絕向高通交納專利授權費用。眼下,高通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蘋果,并要求國內相關部門禁止iPhone產品的銷售。
另據國外媒體透露,為了降低成本,蘋果在去年與英特爾達成合作后,有可能會與聯發科合作。一旦蘋果放棄使用高通的基帶,投向英特爾或聯發科的懷抱,這對高通的業績會形成重創。財報數據顯示,高通的專利授權營收中有12%來自蘋果。也就是說,一旦蘋果終止與高通的合作,高通利潤會再次大幅下跌。
一邊是芯片業務整體利潤的下滑,一邊是專利授權營收的斷崖式下跌,以及各國政府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的高額罰單。多重壓力之下,高通的業績要想提升會非常困難。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專利授權業務的過度依賴,讓高通的處境變得更糟糕。
高通商業模式弊端顯現
事實上,高通今年第四財季營收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專利授權這一商業模式的過度依賴。隨著5G技術的更迭,高通在專利授權方面的收入比重會越來越小。當下高通業績下滑,已經暴露了高通商業模式的一些弊端。隨著英特爾和聯發科這兩大競爭對手的發力,高通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從第四財季的數據來看,高通CDMA技術部門營為46.5億美元,稅前利潤9.73億美元。相比之下,高通專利授權營收只有12.13億美元,稅前利潤卻高達8.29億美元。顯然,高通專利授權業務的利潤率更高。再翻閱高通去年的財報也會發現,專利授權產生的利潤幾乎占據了高通利潤的三分之二。所以,外界一致認為專利授權業務是高通的經濟支柱。最近兩年,各個地區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的力度不斷加大,這對高通商業模式已經構成了威脅。
眾所周知,高通在通訊領域擁有13萬項專利儲備,不僅包括芯片領域,還涉及到移動通訊乃至實現智能手機諸多基礎操作的必要技術。無論智能手機是否使用高通芯片,都不可避免地使用了高通研發的必要專利,借助高通的研發成果,因此都需要向高通支付專利費,這也就是一些手機廠商所說的“高通稅”。按照高通的專利授權規則,手機廠商都必須根據手機的售價,向高通支付一定比例的授權費。不過,這也是此前通訊行業的一個長期慣例,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都是以手機售價為基準來確定授權費的。
蘋果與高通的專利訴訟,本質是專利授權費用的博弈,蘋果試圖用訴訟來降低專利授權費用。此外,各地區對高通反壟斷開出的巨額罰單,也嚴重影響了高通的利潤。2015年2月,高通因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律,被罰款9.75億美元。去年12月,韓國監管部門經過兩年的調查,判定高通涉嫌在專利授權和基帶芯片方面形成壟斷,對其處以8.54億美元的高額罰金。僅這兩個罰單,金額就高達18.29億美元。
由此不難看出,高通的專利授權商業模式已經很難持續。在5G時代,聯發科、英特爾、華為等巨頭都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高通的技術優勢正在被淡化。試問,專利授權導致營收下跌的難題,高通如何破?
寫在最后:多年來,高通一直用專利訴訟的方法來脅迫合作伙伴交納“高通稅”。對專利授權業務的過度依賴,是高通商業模式的一大軟肋。在激烈的競爭下,芯片業務利潤不斷下滑,專利授權費用也遭遇斷崖式下跌,高通當下的處境可謂是四面楚歌。未來,如何阻止業績下滑將是困擾高通的一道難題。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盡管背光市場相對標準化,LED廠近幾年在TV背光市場中略顯乏力,然而根據市調機構的統計,受到10.5代線產能持續開出,T...
據路透社報道,特斯拉把Model 3的批量生產目標推遲了大約三個月,生產瓶頸的解決上正取得進展,但很難預測所有生產問...
在一些行業會議或者展會上,來自日本的人形機器人往往會成為人群關注的焦點,逼真的仿人形技術、精湛的工業制造能力,...
虛擬現實看著高大上,可要用它賺來真金白銀談何容易。目前只有一些相關的觀點或者實驗,預測或是斷言它可能給人提供哪...
人工智能領域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和企業布局。而芯片作為人工智能的上游產業已然走在產業前沿,正吸引全球巨大...
隨著“機器代工潮”進一步襲來,越來越多的員工尤其是從事重復性高的簡單勞動者開始擔心機器會使自己面臨失業!由此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