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全國電力工業投資規模達到5.3萬億元,其中電源投資2.75萬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2%,電網投資2.55萬億元、占48%。同時電源投資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優化;電源投資將向西部傾斜;3...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三)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寬松,部分地區富余較多
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其中,華北區域電力供需平衡偏緊,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華東和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余,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
二、四季度及全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一)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保持平穩增長,全年增速高于2016年
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形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安全督查、房地產調控、工業企業補庫存周期、氣象預測等方面因素,預計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5%左右,超過2016年增長水平。
(二)全國電力供應能力充足,個別地區燃料保供壓力較大
預計四季度全國基建新增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左右,全年全國基建新增裝機容量1.3億千瓦左右。2017年底,預計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7.7億千瓦、同比增長8%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6.8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38.5%左右,比上年提高近2個百分點。東北等部分地區受煤炭資源以及運輸約束等因素,可能出現電煤供應偏緊局面;冬季天然氣供應偏緊,部分地區燃機發電將可能受到供氣限制。
(三)電力供需總體寬松,全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與上年大體持平
預計四季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預計全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376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200小時左右。
三、有關建議
電力行業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切實做好去產能、調結構、保供應、促發展等各項工作,推進電力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電力保障。
(一)更加注重政策落地,切實防范和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
針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存在的煤電區域性產能過剩風險,應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促進煤電有序發展相關政策措施,調整煤電建設節奏,防范風險聚集。
一是認真貫徹相關政策文件要求。做好《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發改能源〔2017〕1404號)、《關于印發2017年分省煤電停建和緩建項目名單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727號)等文件的落實工作,細化工作方案,做好工作部署,加強統籌協調,督促相關地方及企業貫徹落實,確保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煤電調控目標。
二是繼續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按相關規定淘汰包括自備電廠在內的服役年限長、不符合能效、環保、安全、質量等要求的煤電機組,加強行政執法和環保監督力度。
三是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針對停緩建項目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合同風險,以及小火電關停面臨的員工安置等問題,研究出臺財政、稅費、利率、扶持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為依法合規、有序推進煤電調控工作提供政策和程序上的保障。
四是加強自備電廠管理,規范電力市場秩序。鑒于自備電廠違規建設、環保改造不到位、逃避規費、不履行調峰義務等問題比較突出,建議政府應將自備煤電機組納入壓減煤電項目清單,嚴控燃煤自備電廠發展,規范自備電廠收費政策,承擔與公用電廠同等社會責任,并及時開展自備電廠建設及運行專項檢查。
(二)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切實提高電源結構優化效果
近年來,清潔能源的消納問題,始終是困擾我國電力供應結構調整的瓶頸。今年以來,雖然全國棄風、棄光情況有所好轉,但部分地區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棄水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亟需在增強跨區輸電通道、提高調峰能力、強化協調機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
一是增強跨區通道對可再生能源的輸送能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促進西南地區水電消納的通知》(發改運行〔2017〕1830號),各地方及企業應按照文件要求,盡快將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加強送受端、區域間協調,充分利用現有跨省(區)通道;加快規劃內通道建設,盡快推進云南、四川和“三北”地區等可再生能源基地的跨省區消納輸電通道建設,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范圍。
二是提高電力系統綜合調峰能力。一方面,加快抽水蓄能電站、調峰氣電建設,各地繼續加大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力度,積極擴大熱電解耦規模,提高系統調峰容量;另一方面,建立利益調節機制,加快輔助服務市場、峰谷電價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臺和落地,提高調峰積極性。
三是強化各種協調機制,在市場、系統調度、企業等層面全面保障清潔能源的消納。打破省間壁壘,建立有利于新能源跨區消納的市場化機制,進一步加大跨省區送受電規模,實施余缺互補;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完善優先調度機制,加強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有關政策的執行督導;積極開展發電權交易,鼓勵清潔能源機組與煤電機組、自備電廠開展發電權交易,鼓勵同一集團內實行跨省區發電權交易。
(三)更加注重電煤供需協調,切實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煤電是我國電源結構的主體,電煤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對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保障電煤的穩定充足供應,尤其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關鍵時段尤為重要。
一是繼續加快推進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各地方和有關企業要積極協調和組織具備條件的煤礦加緊落實產能置換方案,為加快辦理相關手續、增加有效供給創造條件;科學組織安全生產,不得以簡單停產方式開展或應對執法檢查;實行靈活的煤炭進口管理政策,確保迎峰度夏及迎峰度冬等關鍵時段沿海地區電煤安全穩定供應。千方百計確保冬季供暖供電煤炭供應,尤其是東北、西南等電煤偏緊地區。
二是繼續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電煤價格理性下調。電煤價格不僅影響上下游行業經營狀況,更是市場關系的風向標,對于平衡煤炭市場供需至關重要。應盡快組織開展電煤價格機制研究,推動完善直達電煤長協定價機制,兼顧煤炭、電力雙方經營承受能力,科學測算基準價,建議確定為460元/噸左右(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有效引導市場預期;進一步加強市場價格管控,從嚴查處價格欺詐、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積極引導社會輿論;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煤炭價格指數體系,加強價格指數與行業數據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電煤采購價格指數的引導作用,盡快將煤價下調至綠色區間。
三是進一步健全電煤市場長效機制。實踐證明簽訂中長期合同對穩定市場、引導預期、保障供應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議進一步加大合同簽訂比例,進一步將合同覆蓋范圍擴大到下水煤、省內直達煤、省外直達煤等,進一步規范合同條款約定,力爭量價齊全、運力保障;盡快組織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本著促進上下游行業共同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測定下水煤年度基準價;加大合同履行監督,建立履約信用體系,激勵守約行為,懲治違約行為,維護好中長期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和嚴肅性,有效維護電煤市場良好環境。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7中國櫥柜十大名牌排名2017中國櫥柜十大名牌排名一:歐派就像革命的先驅孫中山一樣,歐派櫥柜是書房革命的倡導者、...
中國包裝聯合會近日下發了《關于授予2016年度“中國包裝百強企業”及“中國紙包裝50強企業”、“中國塑料包裝30強企業...
復興號雙11起推出高鐵“極速達”快運新產品 將是國內最快的跨城快遞國內最快的跨城快遞中國鐵路總公司今天發布消息,...
2017年1-10月中國房企銷售TOP100排行榜出爐!前十月百名房企銷售排行出爐,百強房企銷售環比微降,碧桂園以4841.7億元...
校園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是一輩子的。在現今社會,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們不受到傷害?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公1...
據報道,借助全球范圍的大肆宣傳,自動駕駛汽車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公共道路上的常見汽車。但豐田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看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