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電子流量控制器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電子流量控制器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
近來,多家運營商爭相推出了低價流量服務,最優惠的可達到1元購1G的全國流量。但這樣的服務有沒有其他限制呢,老用戶能攤上這好事兒嗎?
近來,多家運營商爭相推出了低價流量服務,最優惠的可達到1元購1G的全國流量。但這樣的服務有沒有其他限制呢,老用戶能攤上這好事兒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與采訪。
多家運營商爭推低價流量產品
近來,有用戶反饋,部分騰訊王卡用戶可以將套餐升級,從原來的1元500M流量升級為1元1G的全國流量。其實不只是騰訊王卡,記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存在多款1元購買大額流量服務,三大運營商均有相關產品。
比如,中國移動有“4G?超級日租卡”,8元月租,每天花費1元可獲500M本地流量。中國電信也有天翼日租卡,月租0元,需開通6元通信服務包,享受每天1元800M本地流量。
還有一種是互聯網套餐形式,是指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出的電話卡套餐,與運營商現有資費產品存較大差異。如中國電信和小米合作推出的米粉卡,其中就有1元日租卡、3元日租卡等。中國聯通和優酷合作推出的酷卡等也屬此類,每日1元包含500M本地流量。
不過這些互聯網1元流量套餐有一些弊端,作為非專屬流量僅當日有效,不可結轉次日使用;所謂的專屬流量不限量也有封頂限制,如騰訊王卡、優酷酷卡等,使用相應專屬流量時當月流量累計使用達40GB時,系統將關閉上網功能。
這種流量為啥這么便宜?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三大運營商的1G全國流量價格基本在50元左右。這些互聯網套餐流量資費比運營商傳統套餐流量資費便宜不少。例如,中國聯通和螞蟻金服推出的螞蟻小寶卡,16元月租,包含1G國內流量,超出后按15元/G計算。
為什么互聯網套餐能夠“低月租+低流量費”?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運營商考慮的是整體價格問題,以騰訊大王卡為例,19元的月租,用戶每天只要使用非專屬流量,最少產生1元的費用,這樣算下來一月花費就可能有約49元,“這基本和運營商的ARPU(平均客單價)持平甚至比那還高。”
中國聯通財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其移動出賬用戶ARPU為48.4元。
付亮還分析,目前的互聯網套餐主要針對流量,而流量和通話不一樣,并不需要運營商之間的結算,操作方便不說,還少了一部分網間結算費用,這也是便宜的原因。
老用戶可以用嗎?或還得等等
這么優惠的套餐,老用戶可以辦理嗎?記者咨詢了三大運營商。此前,中國聯通回應,中國聯通老用戶轉互聯網套餐,從集團層面還不可以。中國移動官網也顯示,其“4G?超級日租卡”產品為新用戶專屬號卡。中國電信客服表示,“其天翼日租卡只限新入網預付費天翼用戶辦理”。
不過,中國聯通還表示,其正在進一步優化改造辦理流程,為需要帶號轉互聯網套餐的用戶提供方便的辦理渠道。也有媒體報道,部分中國聯通老用戶有在線下營業廳轉互聯網套餐成功的案例。
但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現有的在線和實體渠道的業務辦理系統沒有相關套餐的業務辦理入口。”
2016年-2017年9月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和戶均流量比較。來源:工信部官網
老用戶為啥難辦理?多重原因造成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不少老用戶都有轉互聯網套餐的需求。“現在沒流量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但原來的老手機號流量太貴了,又不想換號,只好重新辦了個新號。”在北京上班的張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9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2007M,比去年同期增長140%。也比8月份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的1835M多了不少。可見,移動互聯網用戶對流量需求越來越大。
既然用戶有需求,運營商互聯網套餐用戶的客單價也不低,為什么運營商沒放開老用戶轉互聯網套餐呢?付亮分析,從運營商的角度上看,老用戶轉為互聯網套餐用戶還是相當于一個用戶,但再辦一個互聯網套餐卡號就是新增一個用戶,兩者意義不同,“而且新增的用戶有可能是從競爭對手那搶來的”。
“另外,電信企業的互聯網套餐系統相對封閉,和傳統的業務數據打通有一定的難度,或者說還需要一定的工作量,這也是制約老用戶難以網上辦理轉為互聯網套餐用戶的原因之一。”付亮稱。
工信部:要盡快實現網上辦理
工信部也關注到了老用戶的互聯網套餐需求,在10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應該為用戶提供方便,通過人工處理的方式為用戶辦理套餐的變更相關手續。
工信部還要求,企業應明確對互聯網類的套餐相關系統有一個改造計劃的時間表,應該及時對社會公布,盡快實現為老用戶在網上直接辦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來,多家運營商爭相推出了低價流量服務,最優惠的可達到1元購1G的全國流量。但這樣的服務有沒有其他限制呢,老用戶?...
事實已經證明,純線上的社區電商很難立足,用線上配合線下是社區新零售的主旋律,但涉及到線下開店的話,就是一個慢工...
《中國有嘻哈》為何會請吳亦凡?請吳亦凡又是誰提議的?今年的爆款級綜藝《中國有嘻哈》讓歌手吳亦凡成了話題人物,而...
誰都沒有想到,廣場舞的創業末日臨近得如此之快。2年前的2015,被稱為廣場舞元年,創業項目興起。數家公司或由視頻平B...
看了這么多的國產爛劇和面癱演技,對觀眾來說最爽的是什么?看影后懟演技渣啊!最近播出的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的這一...
2017年,無人零售取代了共享單車,成為投資圈為數不多的投資熱點。那么,無人零售的投資邏輯到底是什么?流量,流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