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版精梳全棉針織服裝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2017年內甌海區要實現眼鏡行業“機器換人”全覆蓋,到2018年該區眼鏡行業計劃完成技術改造投資3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每年滾動實施20個重點“機器換人”項目,以促進甌海眼鏡產業轉型,全力推進智能化發展。
智能化大大縮減生產周期
從智能化生產中嘗到甜頭的浙江企業還有很多,中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報喜鳥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公司擁有1500多家實體銷售網點及覆蓋主流銷售平臺的線上營銷網絡,溫州、上海、合肥三大生產基地,年零售收入50多億元,位列中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當報喜鳥公司董事長吳志澤說出這段話時,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智能化生產是報喜鳥的一張“王牌”。走進報喜鳥展示大廳,左右兩面墻上遙遙相望的兩個大屏幕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這是全渠道戰情室和云翼智能制造戰情室。條形圖、熱點圖、餅狀圖、表格等在屏幕上應有盡有,可謂數據可視化的典范。屏幕中的信息展示了報喜鳥全國會員的分布地、客戶特征關鍵詞、客戶量體參數信息、實時訂單進度情況及流水線動態等情況。
“顧客在遠程下單后,當地分公司派量體師進行上門服務,度量出20余個的身材數據。身材數據會傳輸至總部生產中心,信息開始分流,一邊傳入CAD智能組,進行制版過程,生成數字化可操作版型;另一邊傳入原料倉庫,倉庫會據此整理出顧客需要的面料、面輔料、鈕扣線、拉鏈等等。”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向筆者詳細介紹了服裝生產的流程。
在報喜鳥智能車間內,筆者親眼目睹了成衣制造過程:在報喜鳥定制生產線上,一件衣服會被分為前身、后身、袖子、領子、掛面五大部位,再拆分成若干部件。各個部位的裁片會被掛到智能“衣架”,進入智能吊掛系統,進行縫制。相同顏色、同種工藝的衣服部件,在智能化匹配后,會被運送到同一個工位上完成。每個部位做完后會統一進入篩選區,智能吊掛系統會對衣服部件進行自動匹配。
“創建云翼互聯智能制造架構運行體系,加快了報喜鳥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努力為傳統服裝企業探索一條‘個性化定制、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的轉型之路。”吳志澤神情中透露著自豪。他告訴筆者,定制一套西裝要經過近400道工序,而智能化流水線以流水線的速度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將生產效率提高50%,生產周期從平均15天縮減至7天,質量合格率從95%提高至99.6%。”
“機器換人”實現從“制造”邁向“智造”的蝶變
智能制造的深入推進讓浙江省制造業開啟新的篇章,甌海區眼鏡企業對此都深有感觸。
眼鏡是甌海區的城市名片,有著30多年眼鏡產業發展歷史的甌海,是全國五大眼鏡生產基地之一。截至2017年上半年,甌海區規上企業45家,產值達14.26億元,同比增長21.21%。
“機器換人”顧名思義就是用機器替代人工。眼鏡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依靠人工來完成一系列的生產、加工環節,但是工人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而機器生產特有的穩定性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工生產可能出現的誤差。
“用機器替代人工,帶來的不僅僅是勞動力成本、能耗的減少,更是效率、產值的提高以及工藝質量、產品質量的雙提升。”甌海區通達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松表示:“激光點焊機取代了原來的人工電焊,物料損耗量大大減少,生產效率卻是數倍提高;全自動板材機可以代替近10個人的生產量。不完全統計,機器的使用為企業節省了幾百個工人勞動力。”
近年來,溫州市和甌海區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機器換人”。同時,還成立了“機器換人”產業發展聯盟,聯合政府、行業協會、科研單位、設備制造企業以及全國知名的高等院校,共同為有需求的企業出謀劃策、做好服務。
據了解,2017年內甌海區要實現眼鏡行業“機器換人”全覆蓋,到2018年該區眼鏡行業計劃完成技術改造投資3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每年滾動實施20個重點“機器換人”項目,以促進甌海眼鏡產業轉型,全力推進智能化發展。
為此,甌海區于今年10月19日公布了《甌海區眼鏡行業“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中強調,鼓勵企業在技術改造中采購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制造系統、工廠物聯網和3D打印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設備購置、技術轉讓、軟件購置等技術改造項目,政府均按不同比例給予資金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額最高達到300萬元。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從而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
隨著《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質量提升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浙江省作為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的先行者,深入實施質量提升戰略、打造“浙江制造”、推進“三強一制造”。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介紹,中國紡織學術年會目前已經連續成功召開七屆。今年首次走進高校,標志著學...
武漢本地經營者所銷售的商品進行質量抽檢:紡織服裝類(含鞋類、箱包)商品共抽檢62批次,不合格37批次,不合格率59.7...
上海、青島和天津三座城市,曾作為中國“三大紡織工業基地”,在紡織領域簡稱“上青天”。而有這么一家坐落在三大傳統...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5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9%。其中,出口12....
日本東麗集團成立于1962年,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著事業運作。以有機合成化學、高分子化學和生物技術作為核心技術...
今后靠規模增長實現紡機增量,已經不大可能了。目前,棉紡機械銷售主要靠新疆的幾個大項目,預計到2017年下半年這些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