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現代農業園區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現代農業園區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現代農業園區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現代農業園區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稻魚共生模式:魚為水稻除草、除蟲、耘田松土,水稻為魚提供小氣候、飼料,既確保了水稻生產穩步發展,又促進了田間生態的養護和保育。
據測算,稻魚共生模式基肥施用量較普通種植模式每畝減少10公斤,每畝可節約農藥成本50元左右,種養結合區米質生態環保,價格普遍提升,預計每畝“滇禾優34”平均產量600千克(折合大米450千克/畝),按市場價6元/千克計算,畝實現收入2700元;每畝稻田養魚產鯽魚50千克,按市場價20元/千克計算,畝實現收入1000元,兩項相加合計3700元。
扣除稻種、化肥、農藥、魚苗成本,畝均實現凈收入2800元。該模式實現了“水稻+魚=糧食品質提升+魚養殖收入+生態環境變好+生產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環,既可以有效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又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態鏈,同時提高綜合效益。
今年,云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組織開展稻田種養結合新模式,在張安屯、王家莊柳樹壩村等地創建了1300畝的稻魚共生種養結合模式示范區。近日,水稻已進入抽穗期,逐步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雙贏”。
馬龍縣農技中心主任豐家文介紹,今年示范區選用優質稻品種“滇禾優34號”,與傳統水稻種植相比,稻田養魚種養模式大大降低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該模式在插秧前一次性施足水稻專用復合肥,待秧苗返青后每畝投放20公斤魚苗。
魚兒在田間不斷游動,困擾水稻的病蟲害二化螟、卷葉螟和稻飛虱扥等不時落入水中,正好做了魚餌料,因為有了魚的作用,水稻發生重要病蟲害幾率大幅下降,水稻也無需噴灑農藥。同時,魚糞又是很好的肥料,更好地促進了水稻生長。魚為水稻除草、除蟲、耘田松土,水稻為魚提供小氣候、飼料,既確保了水稻生產穩步發展,又促進了田間生態的養護和保育。此外,為鼓勵農戶推廣稻魚共生技術模式,馬龍縣給予示范區種植戶每戶每畝240元的補貼,大大提高了農戶們的種植積極性。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面對近來拆除后又新出現的迷魂陣,該水域中隊長郭鵬輝一臉無奈地說:“這里的迷魂陣拆了插,插了拆,已經是第三次來拆6...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二年,身處毛烏素沙漠荒漠腹地的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的曹扎娃時年37歲,身邊帶他栽樹的那些長...
福建莆田市仙游縣:森林滅火擁有森林面積195.12萬畝的仙游,是我省重點林業縣。為管護好面積龐大的生態林,這個縣按照...
為深入開展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和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河北省省林業廳將成立4個督導組,結合“綠盾2017”2...
林下經濟是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集體林地承包到戶,農民充分利用林地,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科學經營林地,而在農業...
發展林下經濟是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促進綠色增長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目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