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林業碳匯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林業碳匯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林業碳匯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以營造中長周期大徑材和珍稀樹種為主要目標,廣西先行先試,探索出銀行借貸一點、中央補助一點、地方配套一點、自己投入一點的融資模式,為儲備林建設注入了活力。
2012年,廣西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儲備林基地建設試點省份,全區共承擔建設任務2807萬畝,是7個試點省份中最多的。項目建設概算總投資達到390億元。破解資金瓶頸成為廣西儲備林建設的首要任務。
廣西將國家儲備林定位于戰略性、全區性的創新工程。2012年以來,廣西創新引進開發性、政策性貸款項目,高投入、高標準打造儲備林,目前已完成建設任務近500萬畝,累計投入資金超過60億元。?建設國家儲備林,廣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廣西光熱水土資源豐富,林木生長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3倍,全區速豐林面積3800萬畝,2016年商品材產量2955萬立方米,均居全國第一。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副巡視員蔣桂雄說:“國家儲備林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廣西林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激活了林業生產要素配置,促進了森林質量提升和優化,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
構建多元化融資模式
蔣桂雄說,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以營造中長周期大徑材和珍稀樹種為主要目標,建設周期長、產出效益慢,單靠財政資金不好解決,靠企業和社會自由資金也支撐不了。廣西先行先試,探索出銀行借貸一點、中央補助一點、地方配套一點、自己投入一點的融資模式,為儲備林建設注入了活力。
2015年12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國家林業局、國家開發銀行簽訂《共同推進廣西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授信廣西100億元貸款,先期實施一期項目。這是全國首個成功獲得國開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的項目,也是廣西林業有史以來獲得貸款資金數額最多的項目。廣西國家儲備林建設獲得國開行貸款超過40億元,是歷年中央財政投入廣西儲備林建設資金總額的10倍以上。
與國開行的成功合作,為廣西開辟了風險準備金出資和政府增信新途徑,有力地推動了儲備林建設。
風險準備金是國開行風控措施的首道防火線,是強化地方財政增信的主要手段,用于項目單位當期貸款本息無法償還時的優先追償。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自治區政府決定將廣西林業集團作為融資平臺,從13家區直林場編入部門預算的經營收入中安排資金,用于項目貸款風險準備金。廣西林業集團的省級國有獨資背景及共享省級政府信用,加上廣西林業主管部門從實施的4期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中獲得的豐富管理經驗,為金融機構順利放貸吃下了定心丸。
廣西還統籌整合中央、地方財政造林補貼資金,2015年共整合1.3億元,后期將努力整合7.37億元,同時自治區連續多年配套安排資金近4000萬元,使項目單位項目資本金自籌比例由20%降至14%。用足用活貸款貼息、政策性森林保險扶持資金,為國家儲備林項目林木資源購買足額政策性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融合林業外資貸款資金,利用歐投行3000萬歐元貸款,用于全區20個國家儲備林規劃縣(單位)珍稀優質用材林經營。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速生豐產林基地管理站副站長李孝忠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本愿意投向國家儲備林建設,農發行、廣發行、建設銀行均表示要參與儲備林建設,現已達成意向金額約800億元。
精準對接農民脫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將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作為推進廣西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廣西”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國家儲備林建設一期項目已提供社會用工量約344萬個工日,群眾勞務收入總額約9億元,林農林地租金收入總額1.98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二期項目于2017年啟動,項目涉及的主體更多,除國有林場外,還將公司、大戶、林農納入進來。二期項目增加了扶貧內容,保障措施更加完善,項目以林地入股、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優先考慮貧困地區,優先選擇建檔立卡貧困戶。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實施二期項目的第一個縣,現已獲得貸款5000萬元,項目積極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建設。作為扶貧的保底措施,項目還規定了對于無林地的貧困戶和老弱病殘人員,從項目的利潤里拿出一部分,用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為貧困群眾購買生活物資。
項目的實施,也促進了集體林權抵押制度的重大突破。過去沒有林權證,無法用林地、林木作抵押,現在通過政府的參與,政府的信用增加了金融貸款的信任度,使更多的金融資本能夠服務國家儲備林建設。
項目還充分考慮到了長短結合的問題,提出劃出一定比例,發展油茶、桉樹等短周期樹種,農民既可從事打工得到工資性收入,又可入股經營參與分紅。
2016年,廣西出臺20項精準扶貧配套政策。其中規定,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扶持對象,大力實施扶貧小額信貸工程,對有貸款意愿和具備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獲得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小額信用貸款。這一政策讓有意從事林業建設的貧困戶有了用武之地。
建設高投入高標準儲備林
蔣桂雄說,廣西采用良種、良法、良地綜合技術措施,打造高投入、高標準、高產出的國家儲備林,完全可能把木材基地生產潛力提高50%以上,實現森林經營水平的大幅提高,為國家儲備更多的優木良材。
七坡林場是廣西國家儲備林建設的示范地。
在七坡林場松樹退化防護林修復項目示范點上,林場副場長何春對記者說,1979年,林場在這里種植了加勒比松,將近30年后,這片林子出現了不少枯死木、瀕死木。2012年,林場結合儲備林建設,采取塊狀和帶狀方式改培,對其實施混交造林,種植火力楠、灰木蓮、紅椎、米老排等珍貴鄉土闊葉樹種,現已初步形成了異齡復層混交林。
儲備林建設效果最為明顯的要屬七坡林場大徑級材培育項目示范點。這里的桉樹平均樹高24.8米,平均胸徑21.7厘米,每畝蓄積量18立方米,每畝出材量15.1立方米。走進林內,空氣清新濕潤,樹木高低錯落,林下堆積著厚厚的腐殖質。
依托儲備林項目,七坡林場將種植鄉土珍貴樹種5000畝,改培現有松樹林400畝。項目人工林新造每畝投入不低于4700元,現有林改培每畝投入不低于1700元。
在商品林經營上,七坡林場開展了精品林、達標林創建工作。通過推進無節材、儲備林、大徑材等特種林培育,進一步提高林木附加值,努力實現達標林每畝出材9.5立方米、產值7000元,精品材每畝出材12.5立方米、產值1萬元的目標。
打造環首府旅游圈
2016年,廣西啟動環首府森林休閑旅游圈系列項目,依托南寧市周邊區直林業單位的森林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開發建設城郊型森林公園、森林莊園、森林人家,拓展首府森林生態休閑空間。高峰林場、七坡林場和南寧樹木園是實施該項目的林業業主單位。
2012年-2017年,自治區林業廳下達高峰林場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任務約27萬畝,目前林場已完成27.35萬畝。
站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峰林場瞭望臺上,林場副場長蒙好生指著滿山的桉樹說,作為南寧的北大門,桉樹純林的景觀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也容易發生病蟲害。未來,林場將把旅游圈項目和儲備林項目有機結合,對旅游圈內涉及林場部分的桉樹,每年以1萬畝的速度進行改造,使景觀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林場正在加緊改造森林公園道路,已完成道路拓寬5.2公里、新建道路1.9公里。
南寧吳圩機場高速公路全長20公里,其中有10公里途經七坡林場。該路段兩旁的林木以松樹和杉木為主,是機場高速路的森林景觀路段,也是廣西綠化和南寧“中國綠城”的第一窗口。
為提升高速路兩旁森林的景觀功能,七坡林場將其列入國家儲備林建設松樹改培項目,項目采取塊狀、帶狀松闊混交模式,擇伐部分松樹后,種植火力楠、紅椎等珍貴樹種,營造色彩斑斕、層次錯落的景觀效果。
今年8月1日,環綠城南寧國家儲備林七坡林場七彩森林項目入選廣西首個社會資本參與林業生態建設試點項目(林業PPP項目)。項目計劃投資2.3億元,新植珍貴鄉土樹種1.08萬畝,改培現有桉樹、馬尾松1.78萬畝,同時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態旅游。七坡林場將借助項目的實施,以更高的標準提升森林經營水平,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省級重要濕地、一般濕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和重點防護林帶等七類區域,為野生動物...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咸輝主持會議,自治區領導姜志剛、馬順清、紀崢、盛榮華、趙永清、張柱等參加會議。會上...
2014年以來,國家林業局先后設立了32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3年來,各試驗示范區改革試點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實3...
2016年,山東全省出欄生豬4600余萬頭,家禽近19億只,山羊綿羊近3300萬只,肉牛445萬頭;肉蛋奶總產量1473萬噸,占全1...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國家也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一直大力支持著。種植圈1、國家財政拿416...
“油脂油料行業作為國際進口、國內壓榨的傳統行業,一直面臨著利率、匯率以及市場價格等多方面的風險,急需利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