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現狀近幾年我國肉制品需求增長很快,隨著成本下降,加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費升級明顯,同時伴隨著食品安全的問題越受重視,居民對肉制品消費質量偏好不斷增強,企業依賴其品牌...
秦嶺現有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文化自然遺產、國家濕地公園等多種保護地類型。各個保護地的管理目前大多相對獨立,增大了秦嶺區域的統管難度。
秦嶺生物種類多樣,自然歷史悠久,是陜西的生態名片,也是美麗中國的縮影。然而,秦嶺地區目前行政管理復雜,涉及多個市和縣(區),并由林業、城建、國土、環保、水利、文物等部門共同管理。這導致秦嶺地區無論是開發還是保護,都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進行。秦嶺現有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文化自然遺產、國家濕地公園等多種保護地類型。各個保護地的管理目前大多相對獨立,增大了秦嶺區域的統管難度。
蜿蜒高聳的秦嶺,歷史悠久的黃帝陵,奔騰不息的黃河……陜西將在“十三五”期間建設的秦嶺、黃帝陵、黃河三個國家公園,將陜西境內的標志性景區囊括其中,既保護這里的自然環境,又促進這些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中的秦嶺國家公園
“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秦嶺是華夏民族的‘父親山’?!标兾魇∩缈圃貉芯繂T張寶通說,“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對整個中國都有重要意義。”
2015年,陜西省政府提出“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并將其寫入陜西省“十三五”規劃建議。秦嶺國家公園規劃面積26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2.89%,涉及西安、寶雞、渭南、商洛、漢中、安康6市26個縣(區)。
面對秦嶺區域的現狀,陜西省林業廳工作人員說:“秦嶺區域現在被分割成眾多生態‘孤島’,不僅管理難度大,更讓不同生物群之間難以交流。建設國家公園有助于秦嶺地區形成完整的生態保護系統?!?/p>
陜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副院長葛安新說:“秦嶺國家公園規劃面積大、涉及領域廣,因此管理模式將遵循‘政府主導、分級保護、經管分離、特許經營’的原則。秦嶺國家公園將由中央立法保障,委托陜西省政府垂直管理,在具體管理過程中注重社區參與和與民間組織的合作?!?/p>
2017年至2026年,秦嶺國家公園的總體規劃期限為10年。
陜西省林業廳副廳長黨雙忍說:“建設秦嶺國家公園的好處不一定能立即體現。但是建設秦嶺國家公園是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保護秦嶺就保護了生態的根基,是事關陜西乃至整個中國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p>
規劃中的黃帝陵國家公園
黃帝陵國家公園,作為中國黃土高原地區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區域,擁有多樣的國家珍稀物種和豐富的紅色文化。目前,黃帝陵國家公園的規劃建設,以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的黃橋林區為基礎,以中華民族圣地黃帝陵為依托展開。
黃帝陵國家公園處于我國黃土高原茂密植被保存區。這里是國家珍稀物種褐馬雞、原麝的重要分布區和國家稀世珍禽朱鹮的重要放飛區。公園規劃涉及甘泉縣、富縣、宜川縣、洛川縣、黃陵縣、黃龍縣,包括勞山、黃龍山和橋山的大部分地區。公園規劃總面積約61.77萬公頃,占陜西省國土面積的3.0%,其中林地面積約60.25萬公頃,占規劃區總面積的97.5%,森林覆蓋率高達74.55%。規劃中的國家公園將承載起該區域內最重要的生態功能,可以極大地改善周邊人居環境,調節區域小氣候。
葛安新說:“關中地區主要依托三個生態保護圈層:第一是區內的庭院綠化和城市綠地系統;第二是公路、鐵路、河流、水渠等生態防護林帶和農田防護林網;第三便是南秦嶺、北橋山的天然林區。黃帝陵國家公園所在的黃橋林區與甘肅六盤山林區共同構成了我國西部的一大生態屏障,是地球同緯度線上集中連片面積最大、林相最好的林區。所以,在這里建設國家公園,不僅可以遏制黃土高原以北的風沙,而且還為保護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發揮屏障作用?!?/p>
公園園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黃帝陵文化、紅色文化、黃土高原文化等齊聚于此,這也成為黃帝陵國家公園發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優勢。陜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工作人員解釋:“黃帝陵國家公園所處位置是中國紅色旅游資源富集區。公園規劃也將以生態化、主體化、精品化、公益化為原則,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黃帝陵國家公園規劃建設堅持“保護第一、生態優先、合理利用、社區發展”的基本原則,將公園性質定義為“中國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全球華人人文祭祖唯一目的地”和“國家森林文化、紅色文化、黃土高原文化與黃帝陵文化展示中心”。葛安新說:“黃帝陵國家公園的發展戰略是在保護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完整性的基礎上,開展生態恢復、科研監測、教育體驗、休閑游憩和社區發展等工作,從而達到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p>
規劃中的黃河國家公園
在我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對人類文明有著重要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張寶通說:“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最亮麗的一張名片,黃河精神被中華民族代代傳承。建設黃河國家公園,對整個中華民族有著重要而深遠的現代意義?!?/p>
陜西境內黃河流域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地理風貌獨特,是紅色文化聚集地,但發展卻十分受限。“黃河流域陜西區域屬于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生態敏感脆弱區域,是全國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黃河流域行政管理較為復雜,涉及眾多縣(區),各縣(區)在生態保護、發展方式等方面的理念和進程也存在錯位。陜西沿黃區域至今沒有一家AAAAA級旅游景區。所以,建設黃河國家公園有利于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資源整合、合理規劃,從而推動整個黃河流域的協同發展?!标兾魇“l改委工作人員說。
2017年8月28日,陜西省政府發布的《陜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中提到,黃河國家公園應依托黃河壺口瀑布、國家文史公園等重點景區,以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適度旅游開發為基本策略,通過較小范圍的適度開發,實現大范圍的有效保護,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目的。
目前,黃河國家公園的規劃以推進保護黃河生態、弘揚黃河文化、發展黃河旅游為目標,充分發揮黃河中游生態、文化資源種類多、總量大的優勢,堅持問題導向、多片聯動、整體推動,將黃河國家公園打造成為融生態治理示范、文化傳承展示、文旅融合體驗、全域旅游發展為一體的重點區域。
據陜西省發改委社會處工作人員介紹,黃河國家公園的建設現有4個重要任務:第一是構建黃河文明大生態,包括生態建設與修復、水土流失治理、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等;第二是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旅游大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方向,實現文化旅游大融合;第三是建立健全創新管理體制,構建資金保障機制,促進流域管理大改革;第四是加快社區發展并提高社會參與度,實現共建共享大跨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2年,廣西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儲備林基地建設試點省份,全區共承擔建設任務2807萬畝,是7個試點省份中最多的。項3...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省級重要濕地、一般濕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和重點防護林帶等七類區域,為野生動物...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咸輝主持會議,自治區領導姜志剛、馬順清、紀崢、盛榮華、趙永清、張柱等參加會議。會上...
2014年以來,國家林業局先后設立了32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3年來,各試驗示范區改革試點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實3...
2016年,山東全省出欄生豬4600余萬頭,家禽近19億只,山羊綿羊近3300萬只,肉牛445萬頭;肉蛋奶總產量1473萬噸,占全1...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國家也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一直大力支持著。種植圈1、國家財政拿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