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保稅物流園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國內電商增速逐年放緩,跨境電商則在迅猛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也為我國物流企業加速出海、融入全球供應鏈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圓通速遞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子公司圓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圓通國際控股”)與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先達國際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各方辦理了相關股權交割手續。交割完成后,圓通速遞通過圓通國際控股持有先達國際61.75%的股份,實現對先達國際的控股。
記者了解到,除圓通速遞以外,此前已經有多家物流企業加速布局國際市場。業內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電商增速逐年放緩,跨境電商則在迅猛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也為我國物流企業加速出海、融入全球供應鏈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加速出海融入全球供應鏈
事實上,圓通速遞并非首家在海外布局的物流企業。記者注意到,目前,“四通一達”(即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匯通、韻達快遞五家民營快遞公司的合稱)等國內物流公司陸續搶灘海外市場,加快海外布局。順豐控股今年9月底發布公告稱,與美國聯合包裹成立合資公司的事項已獲監管審批。阿里旗下菜鳥網絡近日也宣布,已經與阿聯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簽署包機協議。
不少專家在采訪中表示,物流企業加速出海有利于融入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增強我國企業的競爭力。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對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做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要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在3年內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
尤值一提的是,《意見》提出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利于打造全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落地,是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為此確定的六大任務之一就是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提高全球供應鏈安全水平,參與全球供應鏈規則制定,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
物流企業同樣瞄準了新語境下的發展契機。譬如,對于此次并購,圓通速遞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喻渭蛟表示,雙方合作,不僅有利于公司拓展全球網絡覆蓋面、提升國際業務競爭先發優勢,也有利于加強國際業務人才梯隊建設,打造最具性價比的跨境物流全鏈路產品與服務,為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性快遞物流運營商和供應鏈集成商奠定堅實基礎。
“全球供應鏈就是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等,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同時加快海外分銷和服務網絡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進而實現全球性的聯動。此次圓通對于先達的并購實際上就是來源于供應鏈創新的思路。”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說。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員趙劍波認為,實施跨國收購,能夠克服海外市場的進入壁壘,加快海外市場的進入速度,重構快遞企業的競爭范圍。圓通通過收購先達,獲得其遍布全球的網絡布局、干線運輸能力和關務能力,當然還有經驗豐富的海外運營團隊。以此為基礎,圓通能夠快速建立國際化發展的網絡基礎,在海外物流和快遞市場建立競爭優勢。
“事實上,除了快遞物流之外,從運輸角度來看,中遠海運、海航等企業此前已經在全球海運市場和航空市場展開一系列國際并購,全面參與到國際競爭中。特別是海航的海外并購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物流領域,還廣泛涉及到房地產、酒店、金融、科技等,在多方面持續增強競爭力。”劉大成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內電商增速放緩跨境電商潛力巨大
不少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快遞物流企業加速出海與跨境電商的巨大市場潛力不無關系。
在專家看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我國物流業的海外發展創造了巨大市場空間。尤其是跨境電商的異軍突起,促使與之配套的跨境物流成為物流業境外投資熱點。跨境物流是發展跨境電商的核心支撐,“海外倉”、“最后一公里”快遞服務、“跨境集運”等模式的發展成為我國物流企業海外布局新契機。
趙劍波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快遞企業有個明顯特征,就是依附于電商企業的發展。當前,國內電商增速放緩,跨境電商潛力仍然巨大。為此,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快遞企業開始布局海外。
一方面,一直高速增長的國內電商近年來增速開始放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上零售額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從2014年的49.7%,到2015年的33.3%,這三年電商增速一路下滑。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的潛力仍然有待開發。研究報告顯示,近5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復合增幅高達60.53%,2016年交易額更是達到3055億元,同比增長48.0%,且依然維持高增速,隨之也將帶動國際快件的增長。《2016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約37.6%;中國跨境電商零售交易額將超過3.6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幅約37%。
而當前阻礙跨境電商爆發的正是國際物流服務能力。根據行業統計,國際物流占跨境電商成本比例高達15%—20%。
“整體來看,與跨國快遞企業相比,我國快遞企業還缺乏覆蓋全球網絡的服務能力。要想加快發達國家及重點城市網絡的覆蓋面,跨國并購是較為快捷的途徑,此次圓通收購先達,是典型的基于渠道和網絡資源的跨國并購案例。”趙劍波說。
喻渭蛟在多個場合曾公開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迫切需要中國快遞物流企業走出去,“中國制造”也需要和“中國服務”協同走出去。中國的電商平臺要“買全球”“賣全球”需要中國快遞企業同步“運全球”“送全球”。
仍需正視“走出去”風險 探索新型運營模式
專家表示,隨著圓通成功并購先達所形成的“示范效應”,快遞企業的跨國并購案例將會不斷增多。但跨境并非易事,物流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也要正視其中的風險。
“國內物流企業加速搶灘國際市場,同樣是把雙刃劍。隨著中國新經濟的不斷崛起,我們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這有利于我們通過市場來培育和推動企業向外邁步,特別是在全球經濟體系下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并分享到各種國際資源。”劉大成說。
不過劉大成也指出,一旦我國快遞物流企業進入海外市場,除了要正面迎擊亞馬遜、DHL、UPS等國際競爭對手,首先面臨的就是整個運營模式的改變。其一,以“快遞小哥”為代表的勞動力紅利將會消失,轉而將面臨海外較高的勞動力成本。其二,海外消費者很多居住在郊外,而且居住相對分散,如何在快遞過程中降低成本成為一大挑戰。
趙劍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國內快遞企業的成長以及業務模式的形成有著先天不足,或者說本土化印記較為明顯。相對于其他行業企業,快遞企業的海外經營不但面臨著業務模式的復制風險,還面臨著資金、人才約束,以及社會法律、文化差異、工會勞資關系等風險。尤其在人才方面,歷來是制約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短板。國內一些比較成功的跨國技術并購案例,往往都會采取“獨立經營”的模式,盡量減少管理干預和大規模業務整合。由于跨國經營人才的匱乏,會對快遞業務的跨國整合形成制約。
趙劍波指出,控制跨國并購的風險,需要把握三點要求:一是堅持“和氣生財”。在并購前期,盡量建立起與并購企業高層管理團隊的良好人際關系,以及與并購資本市場的良好關系。這些都有助于減少并購過程中不必要的摩擦,以及有助于實施盡職調查,規避相關的社會法律風險。
二是避免“指手畫腳”。被并購企業之所以希望于中國企業合作,相信也是看好跨境電商發展所帶來的“中國機會”。但是,企業成長的歷史和環境不同,并購企業應尊重被并購企業管理團隊,不要拿中國經驗去指責或批評對方。
三是推進市場協同。快遞企業跨國并購的主要目的便是市場規模,因此并購后盡快打通兩家企業的信息系統,在短期內實現數據和信息的有效整合,形成國內外市場的協同效應。
而在劉大成看來,我國物流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能否真正走得好走得快,并打造在全球的競爭力,這是一個必要的探索。目前時機已經比較成熟。我國不少建設領域或者電力領域的公司都已經紛紛在海外布局,物流企業作為全球產業鏈的承接走出去難能可貴。雖然也會面臨一定的風險,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以及走出去過程中經驗的不斷積累,這些風險也有望得到更好的化解。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馬航MH370失聯家屬現狀如何?他們有何訴求?1354天,馬航MH370失聯家屬李秀芝數著時間度日。“好好的一個人坐了一趟飛...
一列磁浮列車“安靜”地駛入線路起點石廠站。靜靜地,在站臺停下,輕啟車門,完全沒有地鐵的轟鳴、火車的呼嘯,很難想...
特斯拉最貴跑車無貨開售!這輛跑車到底有多貴?特斯拉新發布的跑車Roadster,目前已在中國官網開啟了預訂,它不僅是特...
西成高鐵最新消息 西成高鐵通車進入倒計時 16組高顏值動車就位西成高速鐵路(Xi'an-Chengdu high speed railwayq...
廣西推廣CNG、LNG客車 積極推進LNG動力和純電動船舶應用廣西推廣CNG、LNG客車廣西將鼓勵城市公交、出租、長途班線等C...
馬航MH370案在京開庭 此案是現代航空史上最大的空難謎團之一MH370案在京開庭11月20日下午,馬航MH370航班部分乘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