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研究報告對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制造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
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617.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617.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89億元,下降9.2%;第二產業增加值6660.45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14903.18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六個重點行業由去年同期的“四降兩升”轉變為今年的“全面增長”。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增長14.0%,汽車制造業增長23.0%,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增長1.9%,精品鋼材制造業增長2.8%,成套設備制造業增長5.2%,生物醫藥制造業增長9.2%。
此外,據抽樣調查,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6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5%,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39元,名義增長8.5%。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8%,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從兩大分類看,服務價格上漲2.5%,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上漲1.2%,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
市統計局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市民獲得感進一步提升。據抽樣調查,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6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5%,再次跑贏了GDP增速。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39元,名義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6元,名義增長9.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就業方面,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就業崗位52.68萬個,比上半年增加18.45萬個。截至9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1.71萬人,比上半年減少0.13萬人。
深圳前三季度GDP增長8.8% 生產總值達15408.62億元,數據顯示,深圳經濟運行實現穩定增長,初步核算并經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深圳全市生產總值15408.62億元(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比上年同期增長8.8%。
工業生產發展加快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
“前三季度,深圳全市生產總值增幅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深圳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一產業增加值13.14億元,增長25.6%;第二產業增加值5961.57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9433.91億元,增長8.4%。
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580.76億元,增長4.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70.52億元,增長0.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77.64億元,增長8.6%;金融業增加值2298.47億元,增長7.2%;房地產業增加值1485.49億元,增長0.7%;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308.17億元,增長15.2%。
據介紹,深圳工業生產呈現加快發展的局面。前三季度,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80.07億元,增長9.7%,增幅比上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創今年以來最高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1個百分點,達2012年以來同期最大值,高于全國3個百分點。其中,股份制企業增長12.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2%。
前十行業有八行業正增長,前十大行業增加值4879.7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5.9%。其中,除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金屬制品業有所下降外,其他八大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前四大行業中,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1.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4.9%。
深圳工業高端化發展趨勢良好,先進制造業(新口徑)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為3954.42億元和3675億元,增幅分別為12.6%和12.4%。工業百強企業貢獻較大,實現增加值3483.86億元,增長13.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1.3%。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9.5%
前三季度,深圳市固定資產投資3501.98億元,增長31.1%,增幅分別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加快0.5、10.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3.6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755.63億元,增長39.5%。房地產開發投資1554.32億元,增長28.4%,非房地產開發投資1947.66億元,增長33.4%。
工業和工業技改投資大幅增長。工業投資595.08億元,增長55.8%,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74.35億元,增長113.6%;第三產業投資2909.01億元,增長27.2%。
民間投資占比持續過半。民間投資1828.14億元,增長33.6%,增幅高于全國27.6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2.2%。
前三季度,深圳規模以上服務業(不含金融、房地產開發、批零住餐等行業)實現營業收入5677.80億元,增長18.6%。
主導產業驅動作用增強。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三大主導行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72.50億元、2148.20億元和936.90億元,分別增長19.0%、26.8%和12.1%,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6.5個百分點,合計實現利潤總額1476.70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九成以上。
新興產業表現亮眼 航空航天產業增長40.2%
“新興產業、新的業態和新模式成為深圳經濟增長的亮色。”深圳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新興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保持著較好的增長勢頭。
前三季度,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6269.66億元(已剔除行業間交叉重復),增長14.6%,分別高于上半年和上年同期0.7個和3.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40.7%。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3029.11億元,增長12.3%;互聯網產業增加值742.01億元,增長20.9%;新材料產業增加值306.71億元,增長17.3%;生物產業增加值204.22億元,增長20.1%;新能源產業增加值474.70億元,增長14.5%;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463.58億元,增長15.7%;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1576.08億元,增長15.1%;海洋產業增加值284.39億元,增長17.4%;航空航天產業增加值104.74億元,增長40.2%;生命健康產業增加值64.03億元,增長13.7%;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425.5億元,增長17.8%。
新業態中,195家供應鏈企業共創造增加值110.80億元,增長6.6%,占GDP的0.7%;新增1356家商業企業共創造增加值185.60億元,增長30.6%,占GDP比重1.2%。
新模式(主要是商業綜合體及大個體)創造增加值362.30億元,增長11.5%,占GDP比重2.4%。其中,城市商業綜合體增加值69.2億元,增長17.0%;大個體增加值293.10億元,增長10.3%。
居民收支穩定增長 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超4萬元
日前,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也發布了前三季度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數據及解讀。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930.32元,較2016年實際增長7.4%,消費支出漲幅前三位是居住、教育文化娛樂和其他用品及服務。
據深圳居民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消費支出增長平緩。
前三季度,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930.32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3305.02元,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
按收入來源分,構成可支配收入的四大項收入三增一降,其中工資性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財產凈收入保持較高速增長,經營凈收入增速略有放緩;前三大項收入的增長使得個人繳納社保支出、贍養支出、外來人員寄帶回家支出等轉移性支出有所增加,轉移凈收入仍為負增長。
居民消費支出方面,前三季度深圳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266.34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1359.21元,增長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6%,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較上半年增加0.3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八大類消費支出三升五降,漲幅居前三位的分別是居住、教育文化娛樂和其他用品及服務。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日前在上海落幕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機器人企業攜最新產品和技術同臺競技3...
憑借著高端的規格,開放的平臺,踏實的服務和前沿的行業趨勢內容,中國互聯網大會已經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區域最具規...
11月16日,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批準發布了《室內墻面及木器重涂服務及驗收規程(T/CNCIA02002-2017)》團體標準。該標準...
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根據工信部消息,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較為完整的工業機...
10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8%,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18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
深陷業績下滑、業務冗余和現金流萎縮的困境后,全球工業巨擘通用電氣公司(下稱GE)的新任CEO約翰·弗蘭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