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行業未來3~5年CAGR20%+,冷鏈設備需求預計保持穩健增長。我國目前冷鏈滲透率依然較低,當前冷鏈設備年市場規模約94億元,未來受益消費升級有望實現持續增長。我國長期冷庫設備市場空...
在今年的雙十一活動中,包裹數量預計達到約15億個。再加上發貨后的退貨和重新配送等,物流可能會有近1個月難以恢復正常運轉。延遲送貨帶來的糾紛也接連不斷,已上升為社會問題。
中國物流開啟無人化時代 ?“無人化”或成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中國物流開啟無人化時代
日媒稱,在中國快遞市場,將貨物從最后一個配送網點送到顧客手中的“最后一公里”使用無人機和機器人的動向正在擴大。因為以前依賴人力的配送已經完全跟不上電子商務等的爆發性普及。各快遞企業均計劃建立不使用人力的配送系統來提高物流效率。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29日報道,在今年的雙十一活動中,包裹數量預計達到約15億個。再加上發貨后的退貨和重新配送等,物流可能會有近1個月難以恢復正常運轉。延遲送貨帶來的糾紛也接連不斷,已上升為社會問題。
報道稱,正因為存在這種狀況,中國各快遞企業開始嘗試將最后貨物送至顧客手中的環節交給機器來完成的措施。
在上海市內一家寫字樓里,中國網上訂送餐服務“餓了么”的送餐員把自己從店家運來的咖啡放進一個圓筒型機器人內。隨后,該機器人自動乘坐電梯,并在到達目標樓層后通過電話通知訂餐的顧客“您訂的餐到了”。
顧客只要在機器人的顯示屏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后,它就會解鎖打開蓋子,讓顧客從中取走商品。完成送餐后,機器人又會自行乘電梯離開。
運營“餓了么”的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從10月份開始在上海等幾個地方啟用了這款配送機器人。目前1天能配送20單左右。該公司負責開發的技術總監余立鑫表示,引進配送機器人是為了提高配送的人力成本效率。今后還打算增加投放數量。
報道稱,除送餐外,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嘗試通過人力以外的方式提高效率。
“送貨比以前快,不用再花半個小時的車程去超市了。”居住在江蘇省宿遷農村的小陸(24歲)通過京東采購洗面奶等日用品。讓送貨時間得以短縮的“功臣”是無人機。
報道表示,京東從2016年6月以后陸續在江蘇省和陜西省啟動嘗試通過無人機配送。在宿遷投放了約40架無人機。包裹會先臨時送到物流中心,然后在那里被裝上無人機,隨后從空中送到十幾公里外的農村配送點。雖然目前還是通過人工最后送到顧客手中,但估計將來打算直接由無人機完成送貨。
報道稱,與城市地區不同,農村地區很少有大量訂單,而且很多地方路況不好,容易延長送貨時間和提高成本。京東的負責人表示,雖然無人機送貨還處于試驗階段,但早晚會擴大網點。
報道稱,2016年中國的電商市場規模為22.97萬億元,5年里擴大至3倍,網上訂送餐服務市場規模為1662億元,5年里也擴大至5倍。相關市場今后被認為會繼續增長。
目前,配送業務主要由人力承擔,但由于訂單數量的增長速度過快,配送人手不足的情況日益明顯。快遞公司之間的配送員爭奪戰也越來越激烈,本來應該很便宜的人工費不斷上漲。在快遞行業,如何充分利用機器人和無人機等人力以外的手段提高效率被認為是長久立足的關鍵。
報道稱,在中國迎來網絡消費社會這一繁榮景象的同時,人手短缺的配送業務也面臨著的危機。越來越多的聲音期待配送機器人的開發和運用能夠成為解決人手短缺問題的殺手锏。但是相關嘗試才剛剛開始。
挑戰重重,未來可期
不可否認,物流無人化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市場前景看好。但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全面普及應用還為時過早。這是因為以“無人化”為代表的智慧物流還在起步階段,技術成熟度、穩定性還需要觀察,成本有待進一步下降。
以物流機器人為例,要完成代替人的功能,首先要具備行走、識別和抓取的能力。在機器人行走方面應用的主要是導航技術,包括電磁導航、磁帶導航、激光導航、慣性導航、圖像識別導航、自然導航等多種方式,不過目前這些導航技術均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如電磁導航改變或擴充路徑比較麻煩,導引線鋪設較困難,激光導航制造成本高,對環境要求相對較高,二維碼導航路徑需要定期維護,對地面平整度要求較高。在機器識別方面,主要應用的技術有RFID技術和機器視覺識別技術。RFID模式實現較為簡單,但其標簽成本抑制應用場景。機器視覺識別模式真正實現了“擬人化”的識別能力,但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目前尚無法大規模復制。在抓取能力方面,尤其在抓取不規則小件物品能力方面,目前機器還無法達到人類的能力,因此完全無人化的揀選只能在部分環節和部分場景應用。
有專家特別指出,“無人物流”能否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必須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和具體作業環境。從物流效率上看,物流無人化在重復作業、承重作業、非精確搬運作業和高速識別作業上比人工更具有優勢。但無人化技術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在處理復雜作業、柔性可變作業等方面,機器還不能替代人工。
除了技術和成本原因以外,還有多方面的現實因素制約著物流無人化發展。如無人車上路的資質問題,發生交通事故后責任如何劃分,無人設備在街上、天空移動時會不會被居民干擾等。所以,從居民素質、人口密度、法律法規等方面考慮,無人設備還有很多局限和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
其實,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無人化物流作業非常感興趣,并加快在生產、倉儲等環節引入機器人、AGV、自動倉庫等取代人工作業。其發展思路是穩步推進,先從局部改善開始,在某一環節、某個場景積極嘗試,逐漸摸索并積累經驗,取得好的效果后再推廣應用到其他環節。如,DHL等物流公司在推進以AGV替代叉車搬運物料;上汽通用則在汽車制造所需物料存儲、運送和上線環節,積極推進自動化立體庫、智能AGC、無人叉車、智能揀選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應用。隨著經驗逐步積累,技術不斷成熟,無人化物流技術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總體來看,盡管當前物流無人化面臨重重考驗,但是人力成本上升與物流作業提速的壓力下,在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加快發展的促進下,“無人化”似乎是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低效的生產力遲早要被更新、更快、更好的技術所替代。有專家預測:“對于物流無人化來講,某個點的突破可能會帶動整個系統的提升和發展,那么無人化物流的普及也可能在某個臨界時間迅速到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1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公布《糧食安全保障調控和應急設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六類項目將獲...
菜鳥與快遞公司聯合倡議:讓綠色成為物流最美的風景線11月28日消息,今天菜鳥網絡與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天...
1月27日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個人微博上感謝全球快遞員。馬云表示,“雙十一的三天里產生了10億多個包裹,菜3...
首都機場周邊倉儲物流設施將全面關停?對此傳言,順義區副區長李向英日前向企業表態:對于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倉儲5...
11月21日,餓了么及百度外賣正式發布富有科技感的“未來物流”戰略,同時展示了如智能調度系統、智能耳機等一系列即時...
每一個靠著付出自己努力得到正當收入的職業都值得被尊重。隨著這幾年電商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快遞公司的興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