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棕櫚油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棕櫚油行業研究報告中的棕櫚油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棕櫚油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
2015/2016年度的厄爾尼諾天氣于2016年5月結束,受油棕樹生長周期影響,天氣對產量影響一般滯后9個月。目前棕櫚油單產水平已經恢復,但表現不均衡,馬來西亞樹齡老化,印尼樹齡還年輕,大部分產量恢復來自印尼。2017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仍低于厄爾尼諾發生之前的2015年
棕櫚油供應增加、出口轉差、庫存累積,基本面情況較差,加之近期馬幣走強,馬拉西亞棕櫚油價格持續下跌,BMD馬棕指數自11月初2800上方一路跌至2600附近,跌幅達到7.1%。國內方面,近期棕櫚油期現價格持續下跌,棕櫚油主力1801合約自11月初5800元/噸附近一路跌至5400元/噸附近,跌幅達到6.9%。
2017/2018年度棕櫚油仍處于增產周期,全球產量有望增長400萬噸左右,棕櫚油供應端壓力較大,而全球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國印度提高進口關稅,對產地出口有所抑制,產地庫存持續回升,對價格有所壓制。短期來看,棕櫚油價格經過持續下跌,存在修復的需要;從中長期來說,受增產預期影響,棕櫚油價格弱勢難改。
11月以來,受產地和國內棕櫚油庫存持續回升以及馬幣走強影響,國內外棕櫚油價格持續下跌。從基本面看,2017/2018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仍將繼續增加,而近期印度再次提高棕櫚油進口關稅,對棕櫚油出口有所拖累,棕櫚油庫存有望繼續累積。中長期來看,棕櫚油期貨弱勢難改。
單產恢復 供應增加
2015/2016年度,全球出現強厄爾尼諾天氣,強度與1982/1983、1997/1998年度接近。厄爾尼諾天氣導致東南亞天氣干燥,棕櫚油產量下降。2015/2016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為5883萬噸,較2014/2015年度減少4.82%。從過去幾次厄爾尼諾天氣結束后的表現來看,一次強厄爾尼諾天氣之后一般會出現一次拉尼娜天氣。11月21日,澳大利亞氣象局將今年冬季出現拉尼娜天氣的概率上調至70%。若拉尼娜天氣發生,東南亞地區降雨量會有所增加,如果拉尼娜現象比較輕微,中長期利多棕櫚油產量,但如果導致的雨量較大影響收割,對短期棕櫚油產量會產生負面影響。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為6687萬噸,較2016/2017年度增加458萬噸,增幅為7.35%。
2015/2016年度的厄爾尼諾天氣于2016年5月結束,受油棕樹生長周期影響,天氣對產量影響一般滯后9個月。目前棕櫚油單產水平已經恢復,但表現不均衡,馬來西亞樹齡老化,印尼樹齡還年輕,大部分產量恢復來自印尼。2017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仍低于厄爾尼諾發生之前的2015年,但高于2016年。2017年10月馬來西亞單產為0.36噸/公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0.31噸/公頃。從降水來看,目前印尼蘇門答臘地區以及馬來西亞的柔佛、沙巴、沙撈越、彭亨地區降水量均處于正常偏高水平,預計2018年棕櫚油單產將有所提高,同時印度尼西亞種植面積也將擴大。
從棕櫚油生產的季節性來看,3月份開始產量持續回升,直至10月份達到峰值,隨后下降。一般8、9、10月處于產量高峰期,三個月可以貢獻全年產量的30%左右。今年8—9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低于歷史平均水平,10月大幅增加,增幅超預期。據MPOB報告,10月棕櫚油產量200萬噸,較上月環比增加12.9%,市場之前預期產量增加9.4%,至195萬噸。
印度提高進口關稅
棕櫚油需求主要分為食用和非食用兩個方面,食用需求主要關注印度和中國,非食用需求主要關注歐盟、美國、印尼。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國。2016/2017年度印度為滿足2300萬噸的國內需求進口1550萬噸食用油,食用油進口度高達67%,其中,進口棕櫚油980萬噸。印度90%以上的棕櫚油消費為食用,油脂進口依存度較高,政府的價格和貿易政策很關鍵,若印度提高植物油進口關稅,對毛棕櫚油、精煉棕櫚油進口量都有所影響。2017年印度分別在8月和11月上調棕櫚油進口關稅,最近一次上調關稅,印度將毛棕櫚油進口關稅由15%上調至30%,精煉棕櫚油進口關稅由25%上調至40%。受關稅上調影響,多家機構將2017/2018年度印度棕櫚油進口量下調。
中國方面,2010—2016年大豆進口量大幅增加,國內豆油壓榨量增加,豆油供應彈性加大,而棕櫚油進口量卻下降20%左右,預計2017/2018年度棕櫚油進口量為480萬噸左右,與2016/2017年度基本持平。目前進入冬季,國內棕櫚油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
非食品消費方面,主要關注生物柴油添加量。目前印度尼西亞生物柴油主要用于其國內消費,實行B20的添加比例。11月底EPA將公布可再生能源計劃,市場此前傳言生物柴油摻混量或將下調至5月草案的21億加侖以下,若實際量高于21億加侖,利好美豆油;反之則對油脂有所拖累。
出口方面,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小幅增加,11月出口轉差。據MPOB報告,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出口155萬噸,較上月環比增加2%,增幅不及預期;船運機構ITS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1月1—25日棕櫚油出口較10月同期減少8.4%至1177939噸。
產銷區庫存雙回升
產地方面,7月以來,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持續增加。MPOB報告顯示,10月末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為219萬噸,較9月末環比增加8.4%,市場之前預期增加9.6%至220萬噸,預計年底庫存將達到240萬噸。
銷區方面,6月以來,印度植物油庫存持續回升,9月最高達到259萬噸,10月略有下降。目前印度植物油庫存為234.4萬噸。近期我國棕櫚油港口庫存持續小幅回升。目前國內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總量49.97萬噸,較上月同期的45.17萬噸增加4.8萬噸,增幅達到10.6%。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豆粕看跌期權成交量與看漲期權成交量的比值移動至0.66,看跌期權持倉量與看漲期權持倉量的比值則維持在0.77,市場情緒...
全球油菜籽消費量依然強勁,2017/2018年度消費量較2016/2017年度增加164萬噸,達到7307萬噸。由于當年產量小于消費2...
小麥生長即將進入冬季,冬前小麥管理四項要點須知:一是中耕鎮壓,促進苗壯每次降雨或澆水后要適時中耕保墑,破除板結...
隨著環保炒作降溫和開機率提升,淀粉短期價格面臨回調。但中期來看,消費旺季、成本支撐以及補貼缺失將支撐淀粉價格回...
根據天氣模型預測,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南美發生拉尼娜的概率為70%,而此時間段南美大豆正處于關鍵生長期。研究表明,1...
東北產區價格上漲壓力顯現,近期看穩東北產區價格走勢持續偏強,潮糧、干糧價格集中上漲,短期東北天氣轉好,降水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