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水產養殖環境改良劑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水產養殖環境改良劑是指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用于改善因殘餌、糞便等有機體導致的惡劣水質、底質等養殖環境,以保證養殖生物正常生長的化學及微生物制劑。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猛發展、集約式工業化...
浙江清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鋒說:“公司的滴灌養殖珍珠蚌技術受到了中國農科院的青睞,將引諸暨的珍珠蚌到安徽巢湖治污水。”
“去年10月開始,我們就一直在跟蹤郭偉鋒珍珠養殖技術。”國家水專項湖泊主題專家、巢湖面源污染治理科研組負責人朱昌雄說,發現該技術不僅不會污染水體,還會凈化原有污水,效果十分明顯。“目前,首個試點選址在巢湖藍藻污染最嚴重的肥東縣牌坊鄉旺盛養豬場和桂和養牛場的300畝池塘,明年初將正式實施,屆時至少請200萬只珍珠蚌來徹底清一清藍藻。”
這兩天,浙江清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鋒喜上眉梢。他說:“公司的滴灌養殖珍珠蚌技術受到了中國農科院的青睞,將引諸暨的珍珠蚌到安徽巢湖治污水。”原來,巢湖一直受藍藻污染困擾,清湖農業的珍珠蚌最能吃藍藻,剛好可以派上大用場。
由于基地采用生態化養殖,水體基本零污染。同時實現對水溫、餌料等珍珠蚌生長因素的精確控制,珍珠蚌生長周期縮短至傳統養殖方式的三分之一,珍珠品質也有顯著提升。郭偉鋒介紹,滴灌養殖珍珠蚌技術不同于傳統珍珠養殖向水體投肥模式,它的原理在于,一方面通過滴灌精準投喂,避免盲目投肥滋生藍藻,產生水體污染;另一方面只給珍珠蚌投50%的飼料,留出一半饑餓空間,讓珍珠蚌吞食水體中自然繁殖的藻類,發揮自身凈水功能,實現珍珠養殖與水體凈化的雙贏。去年初,該技術在山下湖珍珠養殖基地應用,傳統養殖100畝10萬只珍珠蚌一年大概需要投200噸有機肥,滴灌投喂只需20噸左右特制營養液。
集約化密度養殖又是清湖農業的一大優勢。公司周邊一片清澈的水面,大約100畝,養了80多萬只珍珠蚌,密度是傳統養殖基地的七八倍。郭偉鋒透露,雖然養殖密度如此之高,但水質卻比一般水體還要干凈,可以說是一池清水出珍珠。此外,這么多的珍珠蚌靠機器就能實現定時投喂。“在智能控制室,自動喂養設備‘嘀嗒’一聲,意味著一片喂養區5000只珍珠蚌吃到了定制營養餐”。
“基地還引入周邊富營養化水體進行生態水循環養殖試驗,不出一個月,水質就能改善為Ⅲ類水。”郭偉鋒繼續介紹,據監測數據顯示,養殖基地的劣Ⅴ類水消滅了,并已連續5個月達到Ⅲ類水標準。可見,這一“滴灌喂養+生態水循環養殖”模式正推動淡水珍珠養殖業朝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
不久前,郭偉鋒給自己設立新目標。“如今傳統養殖陷入僵化、停滯局面,讓我深感責任重大。”郭偉峰說,清湖農業作為養殖行業的龍頭企業,將發揮自身優勢,力爭用5-10年的時間打造集大規模自動化清水珍珠養殖、無公害優質水產養殖、大規模水質凈化、附屬產品加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全國性示范基地,為我市珍珠產業改造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大多數仙人掌不可食用,但這種仙人掌屬植物將大有可為,尤其是如果它被視為作物而非野,...
這幾天,玉米深加工企業漲價潮,根本停不下來!而且力度不斷加大,上調幅度最大的公司,一天調漲50元/噸!黑龍江新糧收...
中國是養豬大國但卻不是養豬強國,目前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飼養結構的調整都是在向著這個目標邁進。而國務院《關于加快...
30平方米的書屋里,整齊擺放著6個書櫥、3個閱臺、2臺電腦,還配備了電視和空調,可同時容納15-20人閱讀。書櫥里,分門...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11月中旬以來,在最強冷空氣的來襲下,北方降溫明顯且多地出現降雪天氣,這使得生豬市場運輸難...
上周行情小結華南地區隨著最后一波投放年雞苗結束,上周苗價出現快速回落。同時氣溫降低,疫情風險及飼養成本增大,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