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特鋼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企業首次上市融資活動產生影響。經過年中的調整,市場已回穩,IPO亦于年尾重啟,但是到了2016年6月底,整個股市再度陷入動蕩,2016年初經2...
有業內人士感慨:審核風向就像橡皮筋,松的時候啥感覺都沒有,緊的時候感覺能把手勒斷。
自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IPO審核低通過率引起擬上市企業和相關中介的廣泛關注,甚至成為整個證券市場的焦點:IPO一周通過率20%,本屆發審委審核通過率55.74%。
面對新股發審低通過率的“常態”,排隊的488家IPO企業忐忑不安,保薦機構等中介如履薄冰,連已上市公司的資本之海都掀起了波瀾。
有業內人士感慨:審核風向就像橡皮筋,松的時候啥感覺都沒有,緊的時候感覺能把手勒斷。
據記者統計,大發審委上任以來,共審核60家企業,34家獲通過,19家企業被否,另有5家企業暫緩表決,通過率降至56.67%,與前期相比,IPO通過率降低了兩成以上,接近三成。統計顯示,自2016年至今(截至2017年11月30日),發審委共審核IPO企業712家,其中608家獲通過,過會率為85.39%。明顯降低的通過率引起了業界關注。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堰塞湖”現象正在消失。據統計,2017年,IPO企業從發行申請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審核周期為一年3個月左右,較2016年需要2.4年以上的審核周期大幅縮短。
同時,根據目前證監會核準速度,預計2017年全年將核發430家。未來從申報到上市平均審核周期有望進一步縮短至12個月。
提高合規度是關鍵
一方面,IPO審核明顯加速,堰塞現象明顯緩解,市場對此翹首以盼;另一方面,大發審委手起刀落,過會率屢創新低,IPO企業哀鴻遍野。
究竟是什么鑄就了IPO這“冰與火之歌”的奇景?是審核力度發生變化還是這些企業確實不行?
北京某大型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變”,發審委員剛剛換屆,審核風格相應改變;二是“不變”,證監會依然堅持“從嚴審核”的導向不動搖,質量不過關的公司就是不得過會。
中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程毅敏則進一步指出:“IPO通過率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彼J為,首先,發審委的審核方式重大改革后,審核風格變化有一定時間的適應期;其次,發審委員的終身追責制度改革,倒逼委員從嚴把關。因此,在過會企業質量不高的情況下,通過率大幅下降。
會不會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對此,大發審委上任伊始就讓市場為之猜測不停。
那么,上會企業為何會“折戟沉沙”?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通過率的下降歸根究底還是企業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被否企業被發審委員“順藤摸瓜”多數是因為自身暴露了若干的“蛛絲馬跡”。比較多見的有:毛利率高于同行企業但缺乏合理解釋、企業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的規范性、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是否存在同業競爭、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募投項目的合理性。
以最新被否的聯德精材為例,聯德精材被發審委員重點關注了客戶依賴性、關聯交易、員工薪酬、高管薪酬以及子公司等相關問題。
不難看出,聯德精材被否原因涉及信息披露重大遺漏、招股書真實性存疑、出現重大會計差錯、經營管理不規范、獨立性存疑等諸多問題。
由此可見,除了對企業盈利和持續經營能力等常規財務指標的關注,大發審委把目光更多投向了日常生產經營和內控制度落實等合規性領域。
“不讓申報企業帶病過會”,這是年初證監會就透露的監管信號。
業內人士表示,打鐵還須自身硬,申報企業要想過會,還是要從自身做起。
殼資源難受追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IPO審核日漸趨嚴,通過率大幅下降之后,或許會有一部分擬IPO企業選擇“借殼上市”,從而再度掀起殼資源的“追捧熱潮”。
對此,投行人士趙笏陽對記者表示,并購重組市場會保持目前平穩的狀態,追捧熱潮可能性不大。IPO收緊會帶來借殼上市的熱潮,是基于以前的市場經驗,但是目前來看,借殼的優勢并不明顯。
據了解,伴隨著IPO提速和并購重組的審核趨嚴,二級市場“殼公司”的生存狀況發生了巨變。
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透露,目前“殼公司”的買賣基本陷入停滯狀態,從“一殼難買”逐漸變成“一殼難賣”。
數據顯示,自從2016年的重組新規出臺之后,借殼越來越難。2016年籌劃重組上市的有30多例,2017年包括360借殼江南嘉捷在內也只有5例。
對此,程毅敏指出,“在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自然篩選和淘汰的過程會使得可選擇的殼資源標的變得更多,也就是說,存量的殼公司會變得更多。從這個角度分析,市場應該不會出現殼資源受追捧的現象,反而會繼續遇冷?!?/p>
保薦機構更謹慎
當前大發審委對市場釋放的一個監管信號就是,以價值為衡量標準,將優質的公司請進門,質地不好的公司就擋在A股市場的門外。
IPO審核的不放松,對于保薦機構來說,挑戰同樣存在。
趙笏陽指出,“所有的投行業務都是結果導向型,如果項目做不出來,前面的努力都是虛空,如果一個IPO項目被否,就浪費好幾年?,F在這種低通過率會使得中介機構,尤其是券商,在承攬項目、評估成功概率時更加謹慎和保守,風險比較大的項目可能就不會接?!?/p>
此前,業界曾有 “業績一俊遮百丑”的判斷,3000萬元凈利潤門檻被業內看作IPO上市的隱形紅線,也是大多數券商的最低立項標準之一。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些大型券商已經把最低的立項標準提高至凈利潤5000萬元以上。
但“一俊遮百丑”已成過去,“再俊也要干凈”才是現實。上述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審核現狀下,我們對于IPO項目的選擇會更加謹慎,立項的要求也在進一步提高。目前,除了業績標準,我們內部對于業績的真實性,企業的規范運作要求也會更高。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證監會核發5家IPO批文 年末警惕“高送轉”游戲陷阱 防范投資風險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2月1日,證監會核發5家企業IPO3...
六家快遞上市企業三季度財報全部曝光。中通市場份額第一中通快遞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3...
六家快遞上市企業三季度財報全部曝光。中通市場份額第一中通快遞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3...
在環保持續高壓、原材料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的2017年第三季度,大多數包裝印刷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危機,即便大如上市企業,...
11月14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6家企業的IPO申請,結果是4家通過、1家被否決,1家被暫緩表決。獲得通過的4家公司分別是:...
2016年,銀行股IPO在時隔六年后重新開閘,等候許久的9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上市也因此成為更多銀行追逐的目標。如今,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