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液化天然氣(LNG)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LNG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由于進口LNG有助于能源消費國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而出口LNG有助于天然氣生產國有效開發天然氣資源、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因而LNG貿易正...
11月中旬以來,天然氣價格上漲引起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的高度重視。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和河北保定進行實地調研,對多位業內專家和企業負責人采訪了解到,天然氣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煤改氣”大力推行和采暖季到來造成的供需暫時失衡,深層次原因則是儲氣調峰
專家建議,解決上述問題,“治標”更需“治本”,在增加供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提高調峰價格等措施提高儲氣庫的投資回報率,降低儲氣庫建設的審批門檻和建設運營成本,并理順供需雙方的責任,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
價格上漲
12月5日上午8點半,正是上班高峰時間,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河北省保定市下閘中石油加氣站發現,很多出租車正排著三四百米的長隊等待加氣。“現在很多加氣站都沒氣了,所以都擠到了這個地方,要等兩個多小時才能加上氣,而且價格一個月漲了25%。”出租車司機肖師傅說。
此前,保定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接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北方分公司通知,自10月21日起,天然氣供應資源將無增量。肖師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那之后,營業的加氣站點便越來越少,排隊時間越來越長。“現在我們就算加滿了氣也不敢多跑,最多跑一半就得去找加氣站。”
其實,11月28日零時起,河北省便進入天然氣供應橙色預警。這意味著,全省供需缺口已達10%-20%。不止河北,從9月開始,河南、山東等地的天然氣供應便開始收緊。隨著冬季采暖季的到來,11月中旬之后,供需失衡的矛盾凸顯。
“本著‘保民限工’的原則,LNG液廠的氣源不斷吃緊,開工率不斷下降,現在大概只有43%左右。”相關天然氣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11月中旬,市場價格還只有4000元/噸,到11月底已漲至8000元/噸。
“現在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最多的時候一天漲了四五百塊錢,包括天津進口LNG的價格也漲到了近8000元/噸,這還是幾天前的消息。”北京燃氣藍天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李蔚齊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12月4日,國家發改委統一部署相關省區市價格主管部門立即召開天然氣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提醒告誡轄區內各液化天然氣生產流通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加強價格自律,規范價格行為,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惡意囤積哄抬價格、不得達成壟斷協議等,否則價格主管部門將依據《價格法》、《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嚴肅查處。
需求猛增
“從去年10月份開始,保定市要求所有10-20噸的工業鍋爐都進行‘煤改氣’。”在保定市大冊營鎮四海紙業,老板李二龍指著工廠里閑置的LNG儲罐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現在天然氣的需求上去了,但供給上不匹配。現在農村也開始大面積地推行‘煤改氣’,由于要首先保障民用,工業管道氣早就停了,LNG價格又一路上漲,我們只好停產。”
8月21日,發改委和環保部等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位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在住宅取暖方面實現以氣代煤、以電代煤。據測算,“2+26”城市新增天然氣需求52億立方米,京津冀新增天然氣需求31.6億立方米。
此后,10月10日,山東省發布《關于推進全省城鎮清潔采暖和深化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2020年前山東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11月3日,遼寧發公布《推進全省清潔取暖三年滾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2020年前清潔取暖達70%以上。在此背景下,清潔供暖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基礎上進一步擴大。
李蔚齊告訴記者,“大家都預判到今年天然氣價格會上漲,但誰都沒想到會漲得這么厲害。冬天是供暖旺季,每年的天然氣供應都有缺口,每到冬天大家也都會喊‘狼來了’,但基本上都能平穩渡過。但今年缺口大,價格也一下子提上來了。”
《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7)》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建成地下儲氣庫18座,有效工作氣量為64億立方米/年,約占全年消費量的3%。而美國的儲氣庫工作氣量占全年消費量的20%,在歐盟這一數字為25%,我國與歐美國家的差距明顯。
11月29日,在第五屆中國天然氣行業市場發展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表示,今冬天然氣的供應緊張。一方面是源于對今冬天然氣市場形勢估計不足;另一方面同時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天然氣儲備建設嚴重滯后。
李蔚齊對記者表示,“根源還是儲氣調峰的裝備和實際用量增長不匹配。”
治標更需治本
在接受采訪時,中石油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計劃冬季按各油氣田最大生產能力安排天然氣生產,尤其是需求量上漲較大的京津冀地區。長慶油田是保證京津冀地區供氣的主要氣源,現正在穩步提升產量,11月1日以后,日產量已達到1億立方米以上。”
上述負責人稱,“公司計劃按照LNG接收站最大卸載能力安排進口,并增加了哈氣進口,10月中下旬已開始進口哈氣,目前約1000萬方/日,全年預計7-8億方。公司還將進一步提高LNG進口量,并加大中亞進口氣量,努力保障市場穩定供應。預計2017年天然氣進口量將大幅超過年初預計的510.7億立方米。”
此外,楊文斌告訴記者,隨著天然氣南北價差的不斷拉大,南方LNG加快向北方輸送,部分華南海氣已運輸至河南、安徽、山東南部一帶。“華北、西北的LNG價格已達8000元/噸,而華南地區的LNG價格只有4600-4800元/噸,貿易商有動力把LNG從華南運輸過來。”
隨著供給改善,LNG價格上漲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過,楊文斌指出,從短期來看,大的供給格局不改變,LNG價格的下降空間有限;從長期來看,根本矛盾不解決,我國將面臨天然氣供需失衡的長期困擾。
“治標”更需“治本”。9月28日,發改委聯合能源局下發《全面開展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建設運營情況自查和整改的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各主要供氣企業全面開展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建設運營情況自查和整改,督促各地和有關企業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加大儲氣庫的儲氣力度,力爭今年迎峰度冬期間能發揮作用。
對于多年來儲氣調峰設施建設緩慢的狀況,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院劉滿平表示,原因一是儲氣調峰設施投資成本過高,二是我國儲氣庫建設的資源條件較差,選址資源少。他建議,通過提高調峰價格等多種措施,提高儲氣庫的投資回報率。同時,降低儲氣庫建設的審批門檻,引進先進技術,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呼吁,解決我國天然氣供需失衡和儲氣庫不足問題的首要任務是立法,通過立法規定供應方、需求方、燃氣企業、管道企業、上游企業、主機企業的職責,要求燃氣企業參與到儲氣庫的建設當中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周二亞洲180cst和380cst燃料油現貨價差跌至數日低點,行業消息人士稱,因賣壓加大,實貨成交量攀升至兩個月高位。易商...
在LNG價格出現罕見的連續上漲,并創下歷史新高的背景下,有些觀點把“氣荒”的鍋甩給近年來快速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L...
高盛認為,受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延長減產協議提振,原油價格明年“暫時”還有進一步上漲空間,但到2019年將重新面臨...
公司發布提價公告:由于環保限產導致公司產品產量減少,庫存快速下降;同時近期硫磺、天然氣等主要原材料、能源價格快...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供暖季的開始,國內部分焦化企業限產工作已展開,環渤海地區受環保限產影響較大,加之部分裝置檢修...
第二屆中國油氣資源發展戰略研討會(2017)在北京召開12月2日,第二屆中國油氣資源發展戰略研討會(2017)在北京召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