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新能源公交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并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同時郭臺銘的子公司還將登陸A股,進軍上交所。
富士康未來將如何發展?富士康將成IDG能源的第二大股東!
富士康多元化布局再落一子。香港上市公司IDG能源本周宣布,其有條件向富士康集團旗下公司配發及發行14.85億股認購股份,作價14.85億港元,交易完成后,富士康將成為IDG能源的第二大股東。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并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同時郭臺銘的子公司還將登陸A股,進軍上交所。
擴張:看好中國天然氣市場
繼進軍光伏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后,郭臺銘再將富士康的新能源版圖擴張至天然氣板塊。
香港主板上市公司IDG能源發布公告稱,宣布富士康集團戰略入股公司,投資近15億港元認購新發股份,交易完成后富士康將持股24.37%,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消息傳出后,IDG能源盤中一度飆漲38%。
此次戰略入股IDG能源,公告特別指出,將發力天然氣能源領域,在天然氣產業鏈廣泛尋找投資機會,特別是LNG(液化天然氣)業務。
作為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一直強調,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富士康已經向諸如 Future Mobility 等汽車技術領域初創企業投入資金,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近年來,富士康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產業的擴張:在光伏能源領域,已在山西、江蘇等多個地方建設光伏能源基地,計劃在內地太陽能光伏領域投資1000億;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富士康早在2014年便與騰訊、和諧汽車展開投資合作,更于今年初出資10億元入股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并擬在昆山建設投資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及產業基地。
市場認為,此次富士康聯手IDG能源進軍天然氣領域,源于對中國天然氣市場高速成長的看好。
A股:郭臺銘將進軍上交所
同時,郭臺銘也要在A股亮出新動作。
12月13日晚間,鴻海精密在臺交所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將申請在上交所上市。鴻海將于2018年1月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就有關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古根有限公司上市計劃進行表決。郭臺銘為鴻海精密創辦人。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是富士康系的一員,公開資料顯示,其業務范圍包括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通訊系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法定代表人為毛渝南。近年大舉收購擴張的同時,鴻海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拆分公司的上市,旗下多家業務子公司已順利在臺灣和香港上市。
據了解,近年來A股上市的具有臺資參股的企業多達二十余家,但由外資控股的企業此次確屬首次。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登陸上交所,可以追溯到四年前。2013年6月,郭臺銘在當年股東大會上首次宣布分拆上市的計劃。鴻海當時計劃是將集團事業群升級為12個次集團,每個次集團獨立扶持3至5家上市公司,并寄希望一次實現增收。兩年后,在一次股東大會上,董事長郭臺銘在大會上明確表示,未來3到5年,鴻海在大陸的業務將會分拆登陸滬深股市。
合作:天然氣領域前途看好
IDG能源作為著名股權投資機構IDG的能源板塊投資平臺,在天然氣領域早已投資布局。半年報顯示,今年IDG能源接連拿下兩個天然氣項目,一個是美國鷹灘上游油氣資產項目,一個是廣東東莞的LNG接收站項目,這兩個項目一舉搶灘布局中美天然氣貿易產業鏈上的核心通路和資源。
市場推測,IDG與富士康強強聯合,攜手布局天然氣產業鏈,雙方各自擁有的獨特優勢、產業經驗、全球網絡和資源,特別是兩家機構在中美兩國深耕多年培育的寶貴資源和投資運營經驗,將為兩家公司互利共贏打下堅實基礎。
2017年前9個月中國天然氣消耗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8.4%,天然氣嚴重短缺證明市場仍有巨大增長潛力,預計2020年僅天然氣分銷市場產值預測將達到近萬億元人民幣,未來天然氣能源將成為令人期待的板塊。美國石油價格信息社估計,到2040-205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主要天然氣消費國。
布局:從面板到天然氣
近幾年富士康以系列大動作開始了戰略轉型。
2016年4月,富士康成功收購夏普。最終富士康以3890億日元(折合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夏普當前主業包括了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池、空調、辦公設備,以及自有品牌的產品,其中液晶面板的經營帶來了最大虧損,也是富士康最看重的資產。市場認為,富士康和夏普兩家,一個是最大的蘋果產品代工廠,另一個是蘋果面板(尤其iPhone)的核心供應商。收購夏普之后,富士康在蘋果產品線中的地位和利潤都會提升。市場預計,夏普2017年預計營業利潤將同比增長44%,增加至900億日元(約合8.21億美元),最終實現盈利590億日元(約合5.38億美元),這證明了夏普自富士康入主后從戰略守勢向戰略攻勢的轉型。
2016年5月,富士康以3.3億美元取得諾基亞功能機業務。“這個交易案是富智康(富士康子公司)收購微軟手機業務的制造、銷售和分銷部門。對富士康而言,可以立即占領諾基亞在全球40~50個國家的專業銷售團隊與分銷部門的銷售平臺與渠道,為富士康轉型服務科技公司鋪路。”富智康原董事長童文欣對外界表示。
2017年6月4日,郭臺銘對媒體表示,公司將聯手蘋果和亞馬遜競標東芝記憶芯片(閃存)業務。不過這一愿望有可能落空。據日本媒體?6月24日報道,東芝預計將于6月27日同優先談判方美日韓聯合體正式簽約,出售旗下半導體子公司東芝存儲器。
此外,郭臺銘早將觸角延伸到共享出行、電子商務、云計算、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和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多元化布局。
突圍:涉足領域競爭充分
今年年初,富士康母公司鴻海公布了2016年全年營收業績,為4.35萬億新臺幣(約1363.8億美元),相比2015年下滑了2.81%。這是鴻海自1991年上市以來首次營收下滑,從每個月數據來看,除了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22%外,其余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面對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上游成本的上升,富士康整體業績增長面臨巨大壓力,富士康在生產技術層面也正在轉型。早在2011年,郭臺銘透露他們將會在未來幾年內部署100萬臺機器人到工廠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所收購的品牌,以及想要涉足的領域,均是競爭充分的紅海市場。市場表示,如何在紅海中突圍,是富士康需要正視的問題。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能源轉型已經被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受制于能源結構稟賦以及新能源技術本身的突破瓶頸,中國在新能源推廣上顯得步履維...
據報道,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助理盧華平12月15日透露,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醞釀進一步收緊。中國政府正在研...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巨大 引來諸多資本“垂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近日下發《關于做好2017—2018年采暖季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既要大力提升供暖清潔率,又要千方...
2017年伊始,上汽通用汽車針對新購車用戶,將OnStar原免費1年的基礎服務延長至免費5年,使最重要的安全保障覆蓋到車輛...
最新消息!全國碳市場將于12月19日正式啟動!在試點運行四年多之后,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千呼萬喚始出來。記者從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