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醫療耗材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改革創新;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
近年來,“小病大治”似乎成為了醫療行業的潛規則,這也為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醫院限制耗材的相關規定是否會影響治療效果?
近日,一則內容為“貴州某三甲醫院停用部分醫用耗材”的緊急通知在微信公眾號、知乎等社交平臺上大量傳播,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不少人擔心,停用醫用耗材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覺得這樣的規定會導致很多手術的水平倒退回上世紀70年代。其中,一個名為“梓泉”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連發幾篇推文,認為之所以限制耗材是因為“醫保吃緊,公立醫院被迫通過壓榨醫生、砍耗材、砍手術質量的方式降低成本”。文章作者甚至唿吁,患者有病“要趁醫保賬戶比較寬松的前半年看,后半生只能指望商業保險。”網傳文章的信息是否屬實?
這條被大量傳播的“緊急通知”落款單位是某附屬醫院,醫院的名稱被打上了馬賽克,發布日期顯示10月24日。有網友認定,這則通知出自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通知聲稱,按照省政府、省衛計委對公立醫院控費的要求,今后將采取“停止骨科、介入、神經外科、手術室、眼科、心內科等科室及其他科室部分醫用耗材”。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劉健介紹,在接到消息后,醫院第一時間展開了自查。劉健說,他們確實配合省衛計委要求發布了限制耗材和輔助性、營養性藥品等不合理費用的通知,但網上的這則“緊急通知”并不是他們發布的版本,“我們是綜合性地控制不合理費用的增長,強調的是不合理的。它是斷章取義的節選。”
在接到輿情后,國家衛生計生委派工作組專門赴貴州調查此事。貴州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劉志遠表示,上述的這則通知確實不屬實。
雖然網傳文章中的信息并不屬實,但仍有不少人擔心,醫院限制耗材的相關規定是否會影響患者的就診體驗?這些被限制的高值耗材、藥品是否被“一刀切”的禁止入庫了?
劉志遠表示,醫院經過專家評估限制部分耗材和藥品的使用,但并沒有取消,如果醫生在救治過程中真實需要,依然可以申請使用。“病人診療、手術、檢查等活動中必須使用的耗材,沒有任何措施加以限制,都能正常使用。一些不合理耗材加以限制,并沒有取消,診療活動所需耗材醫院都有。”
劉志遠表示,政策比較靈活,尤其是在搶救急危重癥時,綠色通道永久打開,不會受到耗材、藥品等方面的限制。“事后我們要追蹤,對使用不合理的耗材、藥品等要進行限制。在保障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控制不合理耗材、藥品,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減輕病人負擔。”
正常使用和限制高值耗材有什么作用呢?劉志遠舉例,在手術過程中一根免打結縫合線700元左右,而一根普通的縫合線只有幾塊錢,在具體使用中如果不加以區分、限制,患者的支付費用會大大增高。“在手術操作中,手術視野較深、手工操作困難、用我們的手去打結會影響到它的牢固性或者可靠性的時候,這個線肯定是用的。主要是為了醫療安全、醫療質量而使用這類線,但是其他用手能夠打結的是限制使用。主要目的是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合理利用資源。如果不加以控制,一臺手術全部使用700元一根的免打結縫合線,一臺手術起碼要5到10根線,將近7000元甚至上萬元。”
其實,這次貴州省醫保見底的傳聞源于今年10中旬貴州省發布的一份醫療控費的文件,貴州省采取相關措施控制醫療費用,源自何種考慮?
今年10月19日,貴州省發布了《關于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和過快增長的緊急通知》,有網友由此而斷定發布這項通知是由于貴州的醫保見底。
早在2015年,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明確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貴州省衛計委體制改革處處長安仕海介紹,貴州的醫保基金很充足,發布這份緊急通知也并非偶然。“貴州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工作是從年初就開始的,我們的工作是有序地、有步驟地推進,不是臨時性地、突發性地做。我們是科學控費,不是盲目的 一刀切 控費。”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醫療聯合體專委會秘書長曹健表示,貴州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曹健分析,之所以輿論的關注度升高,可能是改革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用量排名前50的藥品目錄里,排在前面的很多都是輔助用藥,是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其實完全可以把這種藥物剔除出去,變成患者自己選擇、自己自費,政策的初衷是想把控費的具體措施下放給醫生,讓醫生本著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原則,審視過去的過度開藥、過度醫療的行為。藥廠和企業都是很龐大的利益群體,把這些輔助用藥、不合理用藥砍下去,會影響很多人的收入。”
此外,曹健也建議,在實行醫療控費的同時,也應加強配套政策的制定。應盡快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加速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在實行醫療費用控制之后,對于醫療質量或者患者疾病的治療到底改善了多少,或者患者在疾病治療方面受到哪些損失,我們需要一個評估報告來說話。而不是簡單地說這個好就好了。”
近年來,“小病大治”似乎成為了醫療行業的潛規則,這也為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顯然,此次貴州下發的通知正是為了遏制醫療行業“過度醫療”的不正風氣。不光是貴州,日前廣東、上海、四川等多地也下發通知,要求加大對過度使用醫用耗材的查處力度。今年國家9部委還聯合發文,專項整治醫用耗材違規行為。因此,民眾應當理性看待貴州限制醫療耗材的措施,避免傳謠信謠,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以色列北部城市阿富拉的一家醫院日前實施了世界首例人工骨再生手術,醫生將在實驗室里培植的人工骨組織移植到一名因車...
健康保險市場迎來新投資。對于醫藥、醫療企業來說,健康保險市場是一片“藍海”。近日,又一家醫藥企業宣布發起設立壽險...
美國8歲男孩被母親害慘,沒病卻做了13次大手術。這是怎么回事?他的母親為何要這么做?都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媽媽3...
(圖片與新聞無關)遺傳性失明有救了?最新消息!FDA首次批準基因療法治遺傳性失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
冰凍了24年的胚胎還可以成功孕育?是的!據美國CNN報道,美國田納西州一對夫婦使用一枚冷凍了24年的胚胎,25歲的媽媽成E...
兄妹互捐造血干細胞完成生命接力8年前,哥哥王江不幸患上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妹妹王玲捐出1升骨髓,挽救了哥哥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