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森林防火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森林防火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森林防火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森林防火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按照《大規模綠化全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總體規劃》(2016—2020年),四川將用5年左右時間,統籌實施九大綠化行動,努力推動全省國土綠化取得決定性突破。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0%,林木覆蓋率達到50%,國土綠化覆蓋率達到70%。
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同時,綠色生活已成為一個時尚話題,怎么讓四川人民更有綠色獲得感?對此,四川林業一直在不斷探索。2016年,四川全面啟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12月20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四川推進大規模綠化全川再出新招,四川省綠化委員會、四川省林業廳目前已正式印發《四川省森林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意味著,四川森林城市群建設正式啟動,到2020年,四川將基本建成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據了解,按照《大規模綠化全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總體規劃》(2016—2020年),四川將用5年左右時間,統籌實施九大綠化行動,努力推動全省國土綠化取得決定性突破。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0%,林木覆蓋率達到50%,國土綠化覆蓋率達到70%,實現全川綠滿巴蜀、藍天凈土,基本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構筑生態文明新家園。
為何要建?
建設森林城市意義重大 是大規模綠化全川重要支撐
《規劃》提到,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四川城鎮化建設、城市群發展加快,逐漸發展形成了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城市的連片發展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大片土地硬化、城市生態空間受到擠壓、城市熱島效應日益突出、城市缺水與內澇災害頻發等問題,還加劇了污染的程度和影響范圍。
為解決這種跨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在森林城市建設的基礎上,森林城市群建設成為重要乃至必然的選擇。什么是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群是大尺度的以森林、濕地為主的自然生態系統。建設模式上,不是簡單地多個森林城市組合的“森林城市+群”模式,而是面向城市群的森林生態系統建設的“森林+城市群”的模式。
建設目標上,是構建滿足城市群健康可持續發展需求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保障生態安全、滿足游憩需求、促進綠色發展、傳播生態文化等功能,實現在城市群層面對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建設管理和利用上的協調一體、共建共享。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森林城市建設的意見》中提到,森林城市群建設對四川來說意義重大,它是大規模綠化全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支撐,是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增進人民群眾生態福祉的德政工程。同時,對于推進綠色發展、實現全面小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指出,到2020年,四川森林城市建設全面推進,初步形成符合省情、層次豐富、特色鮮明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基本建成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建成森林城市30個(其中國家森林城市12個)、森林小鎮100個、森林示范村莊300個,城市森林生態服務價值明顯增強,城鄉生態面貌明顯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居民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升。
怎么來建?
因地制宜分區布局 四川建四大森林城市群
四川新聞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多年來,四川堅持積極開展森林城市、綠化模范縣區等創建活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17個、綠化模范縣區70多個、森林小鎮32個,已具備進一步發展建設森林城市群的較好基礎。具體如何建設?
《規劃》明確,結合四川主體功能區劃、城市群的發展總體戰略,依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和骨干通道走向,綜合考慮城市規模、數量和分布以及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定位,以及森林資源條件、城市發展需求等因素,四川規劃在全省建設四大森林城市群,即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川南森林城市群、川東北森林城市群和攀西森林城市群。每個城市區的建設根據本區的特點而有所不同,實行分區布局。
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
區域范圍:
包括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眉山市、資陽市,以及樂山市的市中區、夾江縣、井研縣、犍為縣;雅安市的雨城區、名山區。
發展重點:
該區域建設重點是,在保護現有城市森林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加大對區域內主要河流和骨干道路的綠化建設,有效貫通城市間森林、濕地斑塊,加強城市群生態空間連接。同時,積極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大力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鎮等建設,增加城市森林與綠地面積,擴大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提高城市生態承載力。
川南森林城市群
區域范圍:
包括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以及樂山市的沙灣區、金口河區、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
發展重點:
因地制宜,通過區域級的森林城市及森林縣鄉村建設,加強以人為中心的城市森林建設,有效增加城市(鎮)內森林綠地面積。結合地方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森林資源較好的城市和地區,加強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態服務設施建設,增強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森林的綜合惠民能力。
川東北森林城市群
區域范圍:
包括廣元市、遂寧市、南充市、廣安市、達州市和巴中市。
發展重點:
該區域城市綠化基礎較好,建設重點是對現有城市森林生態系統進行質量提升,充分展現各自城市特色,加強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態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森林綜合惠民能力。同時,結合以嘉陵江、渠江、涪江等長江主要支流,以及主要道路網為骨架的貫通性生態廊道和景觀廊道建設。積極推進森林城市及森林縣鄉村等多層次、多級別森林城市體系建設。
攀西森林城市群
區域范圍:
包括攀枝花市及涼山州的西昌市、德昌縣。
發展重點:
該區域建設發展重點是總結和推廣攀枝花市、西昌市建設森林城市經驗和模式,積極推進森林縣鄉村建設。加強雅礱江干流和安寧河等區域森林資源保護和修復,加強道路綠化景觀廊道的建設,構建以森林為主體的網絡生態屏障。
《規劃》中提到,森林城市群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推動森林連城,加強城市之間和城市內部生態空間的一體化,幫助解決跨城市區域的污染、熱島效應等問題,滿足區域生態環境的共建共享。建設重點是在城市之間發揮森林、濕地對城市的生態隔離作用,以及恢復森林、濕地斑塊之間的生態連接。重點范圍是在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結合部。
如何增強綠色獲得感?
將森林科學融入城市 拓展綠色福利空間
森林城市群的建設如何讓群眾增強綠色獲得感?《規劃》指出,要積極拓展綠色福利空間,結合森林城市等建設,將森林科學合理地融入城市空間,使城市宜綠的地方都綠起來。積極推進森林進機關、進學校、進小區、進園區,積極發展以林木為主體的城市公園、廣場、街頭綠地、小區游園,積極采用見縫插綠、拆違建綠、拆墻透綠和屋頂、墻體、橋體立體綠化等方式,增加城區綠量。
積極建設和發展以林木為主體的城市公園、廣場、街頭綠地、小區游園,改善市民日常休閑游憩場所。到2020年,各森林城市群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區公園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0%以上。
加強城市居住區、機關單位、學校、醫院、部隊營區等綠化建設,積極開展有關創建活動。到2020年,各森林城市群內城市建成區的社區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充分利用城市周邊閑置土地、荒山荒坡、不適宜耕作土地開展城市周邊綠化造林,保護好城市生態水系,積極打造城郊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各市、縣原則上應建設一個以上供市民休閑游憩的森林公園或濕地公園。
《規劃》要求,森林城市群建設要綜合分析區域內各類森林資源現狀和特點,堅持城鄉一體,同步推進城區和鄉村森林生態建設。因此,在拓展綠色福利空間方面,還要提升鄉鎮綠化美化。依托獨特的山水特色,統籌近郊、鄉村風景資源、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集中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森林小(鄉)鎮;開展村寨綠化美化。形成道路與河岸景觀林、房前屋后經果林、村莊(寨)周圍護村林的新村綠化格局。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古縣位于臨汾市東北部,地處太岳山深處,古縣國營林場是該縣唯一的林場,管護著全縣最精華的林地。近年來,該林場以大...
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前不久出臺的《西寧市森林旅游總體規劃(2017-2026)》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結合《西寧市旅游業1...
為了全面貫徹國家林業局《關于開展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工作的通知》和資源司《關于做好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工作的函》精神,...
為實現黑龍江省國有貧困林場的精準扶貧,加快國有貧困林場脫貧步伐,12月14日,黑龍江省林業廳在廳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了...
12月18日至19日,山東省林業廳在濟南召開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到期項目驗收及2017年新立項目啟動培訓會,對16個中...
近5年,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擴散蔓延呈加劇態勢,松材線蟲病分別新增1個省級發生區和168個縣級疫區,復發1個省級發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