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工資管理系統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工資管理系統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工資管理系統行業的市場規模、工資管理系統市場供需求狀況、工資管理系統市場競爭狀況和工資管理系統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工資管理系統行業的未來發展做...
隨著資管增值稅征收日漸臨近,資管行業將迎來洗牌,而增值稅的開征將提高資管產品運營成本,整體而言資管產品的吸引力將有所下降。
臨近年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昨日召開,業內專家表示,明年農業供給側改革仍會是農業工作的核心內容,相關議題也將成為市場投資主線。與此同時,隨著資管增值稅征收日漸臨近,資管行業將迎來洗牌,而增值稅的開征將提高資管產品運營成本,整體而言資管產品的吸引力將有所下降。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三農”成市場投資主線
臨近年底,“三農”又成為市場熱點話題。據了解,本周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農業部深化農墾改革任務對接會等涉及“三農”的重磅會議。這些會議將對明年“三農”工作做出具體部署。
對于昨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多位業內專家表示,明年農業供給側改革仍會是農業工作的核心內容。而明年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將進入收尾階段,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也將繼續擴圍,相關內容將成為關注重點。
國聯證券此前也表示,年底是政策主題催化的時間窗口,鄉村振興戰略明年有望落地推進,年底是該主題的重要時間窗口。土地制度建設、農業供給側改革以及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有可能是政策重點關注方向。
廣發證券認為,年底和明年年初是鄉村振興政策主題催化的時間窗口,建議從實施路徑出發把握主題投資主線主要包括: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業供給側改革;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農旅融合。
而在市場表現上,農業板塊也具備估值優勢。太平洋證券指出,當前農業板塊的估值溢價率處于2006年以來的相對底部區域。在通脹預期上升的前提下,低估值的農業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給予農業板塊看好評級。中長期來看,規模農業發展有望提速,龍頭公司估值將獲提升。
多家資管宣布增值稅扣付繳納,行業面臨洗牌
本周,財政部發布90號文就資管產品銷售額的確定作出最新規定,意味著資管產品增值稅塵埃落定,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征收。
經歷了快速擴張的中國資產管理市場正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2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而增值稅的正式推出或令資管行業格局出現變化。財政部今年6月30日發布通知,2018年1月1日起,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暫按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
而多家資管計劃正式宣布增值稅從產品資產中扣付繳納。其中,公募基金讓其他金融機構頗為羨慕,因為可以免交股票、債券價差所得的增值稅。除了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也有私募基金開始發出公告告知投資者,基金財產投資的相關稅收由基金份額持有人承擔。稅款會從基金財產中予以扣除,可能導致基金資產凈值和份額凈值減少。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資管增值稅落地標志著資管野蠻生長告終。過去幾年,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資管產品爆發式發展,稅收、監管等制度建設則相對較慢,一方面加速了行業的擴大,另一方面也導致監管套利、剛兌難破、風險積聚。資管新規后資管產品將轉型為凈值型,而增值稅的開征將提高資管產品運營成本,收益率趨降,整體而言,資管產品對于公眾的吸引力將有所下降。
來自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資管規模突破100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內和表外理財產品資金規模約29萬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規模分別為9.2萬億和10.2萬億元。今年11月,央行就規范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擬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管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規范資金池業務,并多舉措打破剛性兌付。
2017年線即將收官,上證50創業板“冰火兩重天”
2017年即將收官,縱觀A股全年,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全年上漲6.21%,深證成指上漲7.83%,上證50指數上漲25.02%,滬深300指數上漲21.41%,創業板指連續兩年收陰,截至目前創業板指數下跌11.06%。從指數來看,上證50指數年內漲幅最高,而創業板指數表現不如人意,全年下跌。從市場主線來看,今年是藍籌之年,一季度市場爭論新周期,三季度周期股爆發,大消費貫穿全年,“漂亮50”、“核心資產”受到追捧。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低成交量個股多數屬于市值小于百億元的小盤股,集中分布在機械、醫藥、化工等行業,這些股票普遍估值偏高,業績差。低成交量個股在全天交易中出現多次連續幾分鐘無成交的情況。整體來看,這些低成交量個股長期處于下跌趨勢中,盡管一路下跌但估值依舊很高,多數股票的市盈率超過50倍。
展望2018年資本市場,部分券商也開始憧憬A股的風格切換,其中又以申萬宏源和安信證券為代表。申萬宏源預計,與非金融石油石化行業相比,明年A股創業板業績增速的下滑幅度可能更小,相對業績趨勢將重新占優,并由此最終導致成長風格回歸,疊加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正在起航,2018年中小創將可能成為重要的超額收益來源。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經濟繼續保持“雙低型”穩健增長:經濟復蘇由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逐漸蔓延至全球范圍,美國高速增長...
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布局這一領域。28日下午,北京石景山市民冰雪運動中心...
2017是保險業監管升級的嚴年。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年內保監會已公布37張監管函,超過去年全年16張一倍多。除了監...
在經歷了韓國監管風暴后,比特幣一度反彈,但隨后再度下跌。不止比特幣,數字貨幣集體下跌。比特幣和萊特幣領跌。據報...
2017年A股市場牛行業與牛股大揭秘。食品飲料價值投資讓股市“強身健體”80個交易日、48個交易日、15個交易日,今年貴1...
2017年IPO發行已然處于常態化,“堰塞湖”壓力得到明顯緩解。截至12月24日,證監會累計向398家公司下發IPO批文,總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