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森林防火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森林防火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森林防火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森林防火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林業具有生態、經濟、社會等多種功能,肩負著生產生態產品和保障林產品供給的雙重任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包括優質生態產品,也包括綠色林產品。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1月4日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透露,2017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7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1500億美元,五年來林業產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速達12.1%,我國繼續保持全球林產品生產、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站在7萬億元的新起點,中國林業產業亟待邁出由大到強的新步伐,走上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其中,理念創新應如何謀劃,轉型之路應如何鋪就,值得關注和思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詮釋
一場冬雨,把浙江省安吉縣雙一村的毛竹沖刷得清脆透亮,毛竹林下,一棵棵三葉青正旺盛生長。
“別看這植物植株不大,可它渾身都是寶啊。”安吉縣雙一村黨總支書記朱學星指著綠色葉片向記者介紹,三葉青在民間有“藥王”“抗癌神草”等美譽,為優良中草藥。這里的200畝三葉青全部采用毛竹林林下仿野生栽培,每畝預計凈收入5萬余元。
毛竹和三葉青種植不僅成為綠色產業,更成為富民產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雙一村再一次得到了生動實踐和完美詮釋。
從頂層設計到地方實踐,從規范引導到市場競爭,我國林業產業5年來取得了顯著變化和成就,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林業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
張建龍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林業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在加強生態資源保護的同時,各地積極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形成了五大林業產業集群,中東部、兩廣地區成為人造板生產中心,東北地區成為森林食品和森林藥材主產區,東南沿海成為花卉產業和家具制造業主要基地,西北地區成為經濟林產品生產基地,西南地區成為森林旅游密集區。
與此同時,全國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比重較2012年提高8個百分點,森林食品、森林康養、森林碳匯、特色經濟林、竹藤產業、苗木花卉、野生動植物繁育與利用、林業物聯網等林業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生物制藥等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
2017年,森林旅游業成為最大增長點,全國新建各類森林旅游地接近9000處,年接待旅游人數14億人次,較上年增長了15.5%,社會綜合產值達1.15萬億元。全國林業主要產業帶動5200多萬人就業和130多萬人增收脫貧。
由大到強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雖然我國主要林產品產量和貿易量位居國際前列,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張建龍分析指出,目前,我國林業產業還存在大而不強,資源基礎不牢、產業基礎支撐能力較弱等問題。主要體現在:產業聚集度低,企業總體規模偏小,人均勞動生產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6;創新能力不強,全國林業科技成果供給不足,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總體跟進、局部并行、少數領先”的發展階段;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附加值不高,綜合競爭力較弱,國際貿易環境嚴峻等問題也較為突出。
林業具有生態、經濟、社會等多種功能,肩負著生產生態產品和保障林產品供給的雙重任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包括優質生態產品,也包括綠色林產品。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修復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努力實現生態產業協調發展、多種功能充分發揮,既創造更多的生態資本和綠色財富,滿足人民對良好生態的需要,又生產豐富的綠色林產品,滿足人民對物質產品需要。”張建龍說。
在安吉余村,蒼翠的青山和清澈的溪流背后,通過用足資源破解林業產業發展新課題的努力已經展開。
如今,余村正依托省級森林小鎮建設,啟動建設串聯全域的環村綠道,廢棄礦山變景,村莊小品點綴,文創元素更濃,讓余村旅游業態更豐、產業鏈更長。
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說,要通過“旅游+”“文創+”和林下生金,讓余村6000畝毛竹產生更多的溢出效應。
轉型升級三大路徑呼之欲出
作為最大規模的綠色產業,林業亟須加速轉型發展,以適應經濟社會生活的現實需求。當前,最為緊迫的還是苦練內功,增強林業產業的競爭力。
“為此,國家林業局提出,未來幾年我國將協調推進林業產業重點領域發展,明確了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著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發展林業服務業三大路徑,計劃到2020年,總體實現林業總產值8.7萬億元的目標。”張建龍說。
在傳統產業方面,國家林業局將改造提升木材培育、加工、林產化工、林業機械等產業,計劃到2020年,建成國家儲備林2.1億畝,培育10個國家級進口木材加工貿易示范區,2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木材加工示范產業集群,林業機械制造業全行業年出口貿易額達到150億美元以上,培育和孵化具有“專、精、特”鮮明特點的林業機械產品國家級生產基地,逐步提高林業機械的自主制造比例。
在特色富民產業方面,我國將著力發展林下經濟、竹子、木本油料、花卉等產業,計劃到2020年,實現林下經濟產值和農民林業綜合收入穩定增長,發展林下經濟種植面積1800萬公頃,實現林下經濟總產值1.5萬億元。在林業服務業方面,將大力培育林業旅游、康養等產業,計劃到2020年,實現各類森林等自然資源旅游景區總數達到9000處,林業旅游休閑康養人數達25億人次,將森林等自然資源旅游業培育成林業支柱產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前不久出臺的《西寧市森林旅游總體規劃(2017-2026)》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結合《西寧市旅游業1...
1月4日,記者從在浙江安吉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2017年12月26日至27日,山東省林木種苗執法與項目管理培訓班在濟南舉辦,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全省林...
2018年CPI走勢如何?記者綜合多方預測,由于食品價格上漲,即將公布的2017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回升至1....
暴雪天氣對北方的生產生活影響有多大?近日,安徽、江蘇、河南等中東部地區迎來強降雪天氣,漫天飛雪讓人們在真切感受...
2018年1月2日下午,銅梁區農業委員會副調研員、水產高級工程師楊龍帶領區水產站技術人員和養殖業主等一行4人,到潼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