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滲透型防水劑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改革創新;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
由14名兩院院士、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4日在北京評審中國22座儲氣庫建設的創新技術成果。評審團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大型儲氣庫選址與建庫技術國際領先。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教授李根生介紹,地下儲氣庫是把天然氣注入地下圈閉或人造洞穴形成的一種儲氣場所,主要作用類似長江沿岸的湖泊,調節冬夏用氣峰谷差,提升管道輸送效率;或作為戰略儲備和應急儲備,應對進口中斷和短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中國地下儲氣庫建設面臨重大技術挑戰。”中國石油西南氣田分公司總經理馬新華表示,海外90%地下儲氣庫埋深小于2000米,構造完整,而中國主要天然氣消費區的地質構造復雜、破碎,埋深普遍大于2500米,儲層非均質強,選址與建庫方難度大,必須解決“注得進、存得住、采得出”等重大難題;注采氣井儲層壓力低,巨大的拉伸力和擠壓力交換作用到地下儲氣庫,對鉆完井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國內缺乏地下儲氣庫高壓大型注采核心技術;安全運行風險大。
馬新華稱,從2000年1月起,在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等支持下,中國石油先后設立國家課題2項、集團公司級重大專項2項、重大工程試驗項目1項、重點科技項目20余項、油田公司級科研課題100余項。
目前中國石油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創新成果。已應用于北京、新疆、重慶等地16座新地下儲氣庫的建設,刷新了地層壓力低、地層溫度高、注氣井深、工作壓力高等4項世界紀錄;儲氣規模達400億立方米,相當于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冬季調峰能力超過100億立方米,相當于中國“十三五”計劃的67.5%;最高日調峰量近9000萬立方米,相當于全國最高日用氣量的1/10,惠及京津冀等10余省(市)2億人口;累計調峰采氣350億立方米,相當于4座千萬噸級特大煤礦貢獻的能量,綜合減排8000萬噸。
評審團認為,中國建設地下儲氣庫,開拓了中國復雜地質條件下儲氣庫技術創新之路,奠定了中國天然氣戰略儲備格局的基礎,推動了中國由采輸氣調峰向地下儲氣調峰的歷史性轉型升級。推廣應用中石油地下儲氣庫建設創新成果,建設更多地下儲氣庫,對緩解中國天然氣夏秋產能過剩、冬春供不應求的矛盾有重要作用。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天剛蒙蒙亮,塔里木油田克拉2氣田采氣隊高級主管楊忠武就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開始了一天的巡檢。“現在是民眾取1...
新年伊始,兩份保供捷報接踵而至。采氣一廠自2007年底成立至今,十年累計外交氣量已達201.68億立方米,氣田連續十年平...
美國內政部公布草案,將通過47筆拍賣,在2019年到2040年租售全國約90%的外大陸架,供能源企業采掘石油和天然氣。內政...
中國民營能源企業中國華信,此前收購了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14.2%的股權。今年1月1日起,俄油將在五年內,向中國華信供...
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如何?自去年6月份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了30%,看漲石油的投資者終于迎來了豐收的季節。全O...
12月3日,青海油田天然氣日產量攀升至1870萬立方米,從今年天然氣保供開啟以來,提前10天滿負荷生產保供氣,下面給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