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代駕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2016年全國代駕行業的總訂單已超過2.53億單,總產值達154億元。代駕司機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代駕行業的蓬勃發展也拓展了就業空間,讓代駕司機像淘寶店主、淘女郎、專車司機一樣成為一種新興的職6...
近日,中國又推出一項“神服務”——“代喝”,對歲末年初酒局應酬繁多的人士來說又多出了一種選擇……這兩天,這項服務還引起了韓國媒體的格外注意。
代駕平臺代喝服務 ?韓國人震驚了
代駕平臺代喝服務 ?韓國人震驚了
為了避免酒后駕車,選擇代駕服務在中國已并不罕見。近日,中國又推出一項“神服務”——“代喝”,對歲末年初酒局應酬繁多的人士來說又多出了一種選擇……這兩天,這項服務還引起了韓國媒體的格外注意。
韓國《中央日報》5日稱,在移動端支付、共享單車等在線服務領域引領世界的中國,近期又出現了一項奇特的新型服務,即在公司聚餐或請客時可找人代替自己喝酒的代喝酒服務——“代喝”。
這項代喝服務于去年年底上線,與中國最大的代駕服務APP相互連接運行并照搬了后者的實時定位來實現服務,使用方式也與其類似。
用戶在軟件中輸入或設置自己的位置,手機畫面的地圖上就會顯示出附近的“代喝人”。這些“代喝人”在提供“代喝”服務之前,會提前在軟件上的個人信息中寫明自己的酒量、喜歡的酒類以及性別等基本信息。無論是誰都可以成為代喝人。
顧客可在APP中選擇一名代喝人,用短信等方式與其取得聯系將其叫至酒桌即可。而使用該服務所需支付的費用則與酒席持續的時間、所喝酒量有關,由用戶與代喝人之間商量后決定。
懷著對這項“神服務”的好奇,韓國記者還在中國特地體驗了一番。據《中央日報》報道,4日晚,韓國記者辦公室所在的北京市中心建國門一帶,記者嘗試使用了該軟件。建國門這附近還不算娛樂區域,但在半徑400米以內地圖上跳出10名代喝人的位置。記者在點擊其中一名代喝人后立即彈出他的自我介紹——“奧運會金牌級喝酒選手”,“酒量是白酒兩瓶、啤酒一箱”。
《中央日報》認為,這項服務上線源于中國重視請客招待的獨特商務文化。人們圍坐圓桌前,吃飯的同時還要一同喝50度左右的白酒,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宴席。而以酒量不好或影響健康為由拒絕別人的敬酒或勸酒則是一種很大的失禮。這項服務從上月下旬開始陸續上線,目前已涵蓋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36個主要城市。據悉,由于該項服務與中國最大的代駕APP聯合運行,因此在短時間內就擁有了1萬名以上的代喝人。
消費者如何看待這項代喝服務?據《重慶商報》報道,一名代駕APP的忠實用戶表示,“這個新功能感覺挺新鮮,價格合理可以接受。這樣既能喝得高興,又能認識新的朋友。”
不過,也有人對代喝持懷疑態度,“喝出問題怎么辦,誰負責?還有那些自稱能喝三斤白酒的,酒量是否要通過代喝測試?”還有人認為,“找代喝就相當于花錢請陌生人喝酒,而且朋友之間出來聚聚,大家都找代喝,這樣就失去了意義。”
代喝服務平臺在發布之初,負責該平臺的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代喝滿足了人們找人代喝酒的剛性需求。基于中國酒桌文化的根深蒂固,在酒桌上很容易就讓人們打成一片,而在使用代喝功能后,有極大可能與其他人建立深度聯系,擴展自身的社交圈。
平臺稱發生意外“后果自負”
網友小川在使用“e代喝”時發現,找到代其喝酒的對象并不容易。
小川曾嘗試通過“e代喝”的聊天功能與周圍近20位代喝牛人聯系,一兩天后竟無一人回復消息。這讓小川懷疑,e代喝的存在是否形同虛設。
在注冊成為“代喝牛人”時,用戶無需實名制,地址、性別和酒量等信息均可以自行填寫。這讓小川有些疑慮,“我不能確定這些信息是否真實,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酒量,那些自稱能喝三斤白酒的,酒量是否要通過e代喝測試?但看這些信息確實無法放心地下單找人代喝。”
針對網友的疑問,記者聯系到e代駕方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e代喝”只是一個交流溝通的渠道,目的是為有“代喝”需求的用戶提供便利。如果用戶們需要找代喝,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與代喝方溝通聯系。“如果發生意外,一切后果由用戶自己承擔解決,和平臺無任何關系。”
律師稱平臺有相應的監管責任
e代駕曾在推出代喝功能之初表示,“e代喝”事實上是以LBS(基于位置服務)定位為基礎,以多種交友策略為形式打造的一個社交入口。但這一初衷并未在“e代喝”平臺上有任何文字作為提示。
對于網友關注的“e代喝”平臺方是否要為可能發生的風險承擔責任的問題,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如果e代駕上線的代喝業務,只是提供一個平臺,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那么當事人在平臺上溝通交流后,是否愿意代他人喝酒,是否簽訂代喝酒協議,是當事人雙方自己的意愿。如果發生人身傷害,應當根據雙方的協議,以及是否存在強迫性勸酒,酒后進行駕車、游泳、劇烈運動未加以勸阻等侵權責任法認定的侵權行為綜合判斷。
但這并不意味著e代駕完全可以規避任何責任。《民法總則》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因此,e代駕有責任對通過平臺進行的活動進行監管,一旦發現違背公序良俗的情況,應當采取相關措施,否則也需要視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
同時,一個需要明確的問題是,雙方簽訂的代喝協議是否有效?雇用一方是否有義務調查對方是否具有酒量,以及是否存在不能喝酒,或因喝酒可能導致的疾病?常莎認為,雙方的協議只要不違反《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不違背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則應認定合同有效。
但常莎律師提醒,受雇方作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斷,如果明知自己不能喝卻仍替人喝酒,則應當認為是一種自甘風險的行為。作為雇用方,如果不存在侵權行為,則不應當承擔相關的法律風險。
看來代喝也有風險,大家還是改掉勸酒酗酒的習慣,朋友相聚小酌怡情即可,畢竟健康最重要!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為了避免酒后駕車,選擇代駕服務在中國已并不罕見。近日,中國又推出一項“神服務”——“代喝”,對歲末年初酒局應酬...
調查動機自“醉駕入刑”以來,“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已逐步成為機動車駕駛人自覺遵守的良好習慣。隨之而來,代駕市,...
12日凌晨2點左右,何剛(化名)酒后駕車在G93成渝環線高速公路銅梁立交下道口砸道處發生單車事故。為了逃避酒駕處罰,...
喝酒斷片弄丟轎車 貪杯損失22萬 重慶市民肖先生平時不愛喝酒,5月24日晚上,他和朋友一起到沙坪壩區香榭街吃飯時,2...
一到春節,聚會喝酒是少不了的,這個時候就要牢記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個硬道理。據華龍網報道,1月22日17時50分1...
隨著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識的提高,代駕的情況越來越多,但是這其中的法律關系常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最近在常州工作的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