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經濟型酒店行業市場評估與未來發展機遇分析報告
經濟型酒店又稱為有限服務酒店,其最大的特點是房價便宜,其服務模式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歐美國家已是相當成熟的酒店形式。我國經濟型酒店1...
以下是2018年中國經濟的18個預言。
預言六:A股慢牛,站上4000點
實現概率:60%
預言背景:很多投資人士將2017年定義為A股價值投資元年,十年前的價值投資理念獲普遍認可并體現在業績上。機構定價權在加強,而資產風險定價更趨合理。A股從5000多點下跌之后,持續調整兩年多。2017年市場上75%以上的股票是下跌的,其中創業板指數的跌幅超過10%,A股的估值體系趨于合理。
支持理由:A股市場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證券法》修訂草案趨近成熟,2018年有望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并通過。A股加入MSCI后,將迎接更多外資入場投資。2018年A股市場風格仍然不會發生大的改變,藍籌估值仍然具備配置價值,但上行空間受到挑戰,未來超額收益率大概率走弱。創業板以及中證500的估值步入歷史低位,部分優質新興成長板塊如經濟轉型下的制造及消費升級板塊的估值大有可為。機構們對于上證綜指點位預測相對保守,最高預測為東北證券給出的上探4000點。
反對理由:在總體估值下行的背景下,滬深300的估值水平,繼續靠風格轉換實現絕對值上升的概率,應該是不大的。同時,2018年企業盈利面臨下滑,2018年A股的估值水平面臨下移。即便是大股票,大概率也不會上升。
預言意義:A股春季行情已經悄然啟動,A股在今年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也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代表著廣大中產和機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預言七:2018迎債市違約大年
實現概率:80%
預言背景:2016年以來,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供給側改革使得各行業低效產能不斷出清,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中國經濟增長步入“新常態”,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債券市場違約風險加速暴露、違約事件的發生愈發趨于常態化。 2017年隨著東北特鋼、大連機床的破產重整,宣告債市正式迎打破剛兌,此后債券市場違約頻發。截至12月20日,中國債券市場共有137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64家發行人。
支持理由:隨著2017年11月以來債市違約頻發,前期發行大量債券、企業自身又經營困難的企業償還壓力會逐步加大。2018年非金融類信用債到期量合計3.83萬億元,其中除短融外的中長期債券到期量較大,較過去兩年均有提升。而且2018年進入回售期的信用債規模達1.04萬億元,較去年大幅增長113%,是2016年的3.3倍左右。其中,公司債是2018年到期和回售增幅最大的品種。從2018年到2021年,存量城投債的兌付壓力將逐年增加。加之以資管新規明確提出金融機構必須打破剛性兌付,并且提出了懲處措施,更多債券可能出現違約,發行機構本身不會再剛性兌付。“閉著眼”買債的時代過去了。
反對理由:信用債走勢出現分化,信用違約情況較去年明顯好轉。信用違約方面,2016年共有23家主體,對應52只公募債發生違約。截至11月底,2017年只共有13家發行主體,對應24只公募債發生實質性違約,而新增違約主體只有4家。信用債市場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債券違約程度會加大,但風險可控。
預言意義:中國信用債市場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債券違約風險事件逐步增多。對2018年債券違約事件數目預測可以使債券發行人、監管機構、債券投資者提前感知風險,提前化解,讓風險得到緩沖。即使2018年債券違約爆發,有良好的應對措施,預防金融風險。
預言八:個稅遞延養老險落地
實現概率:80%
預言背景: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近年來持續面臨支出增速倒掛收入增速的尷尬局面。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2016年末參與職工人數僅為2325萬人,僅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的2.62%。面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急需發展養老的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2009年,國務院就曾明確提出要探索發展個稅遞延養老保險,在2014年頒布的“新國十條”中,又進一步提出應“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2017年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明確在2017年年底前啟動。
支持理由:個稅遞延養老險是將個人收入中一部分用來買養老保險,繳納個稅時先將個人收入中扣除這部分支出,其余部分作為納稅基數。《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定下時間表,但2017年已過,仍未見動靜。《意見》出臺后,保監會關于產品設計等問題召開了發布會,近期也有不少保險公司表示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靜待政策落地。基于此,個稅遞延養老險在2018年落地有很大的概率,開始可能會在若干城市展開試點,險企和當地政府合作,單位代扣代繳的方式。
反對理由:受制于各部委自身利益及社會整體福利的考慮,稅收優惠制度遲遲未能出臺。政策落地也面臨著諸如征稅方式、社會認可程度和購買意愿、產品設計等難點。時間會否達預期,還存在不確定性。
預言意義:商業養老保險提出10年以來,始終“只聞其聲,未見其形”。一旦政策落地,對于進一步緩解養老壓力以及改變中國商業養老保險“又矮又瘦”的現狀有很重要的意義。
預言九:軍工集團混改破冰之年
實現概率:80%
預言背景:2017年6月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通過四份重要文件,強調將自上而下推進軍民融合戰略。12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再次強調“進一步擴大軍工開放,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混改”。
支持理由:比起其他行業,軍工產業自成體系、相對封閉,軍工集團引入社會資本步伐遲緩。但在國家軍民融合戰略的大力推進下,該難題有望在2018年破局。從一系列頂層設計出臺和密集政策會議來看,在2018年,一部分軍工企業將被強制開放,“破堅冰、除壁壘、去門檻”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
反對理由:軍工企業所涉行業往往關系國計民生,是混改中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同時,參與混改的民營企業的弱勢話語權難以改變,也在制約混改的執行。在資本市場,雖然軍工混改是最火熱的概念股之一,但對于拿到軍工牌照的上市公司,其股價波動上并未顯現出太大利好。
預言意義:高科技轉化的普遍規律是,優先服務軍工領域,再轉化到工業領域、消費領域。一直以來,從尖端武器裝備到軍隊后勤維護,大量先進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長期存在于軍工集團,無法與民間資本接觸,從而向民用領域轉化和發揮作用。因此,加速軍工集團混改,開放軍工體系是中國科研轉化生產力的必然過程。
預言十:人工智能將威脅具有創造力的職業崗位
實現概率:60%
預言背景:昆山富士康工廠建造智能流水線后兩年內裁員5萬,當下以AI技術代替重復性勞動力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2017年人工智能進軍了一批新的職業領域,這一年里,智能投顧正在成為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又一個風口;同時,一直以來AI技術應用在安防領域的創業公司,在2017年進入融資密集期;下半年來,一些AI公司進入法律行業,掀起法律界對于AI能否替代律師的爭論……而理財顧問、警察、律師都是具有創造性的職業領域。
支持理由:多家全球高科技公司多年來致力于訓練AI模仿人類創造力,終于在近兩年進行了前端產品化。從AlphaGo團隊進行圍棋訓練,到微軟訓練對話式人工智能,再到IBM研發出全球首個AI律師,這些頭部企業一定程度上帶動人工智能行業的技術風向,并且證實了優先發展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正確性,以及訓練機器模仿人類創造力的必要性。
反對理由:雖然高科技公司紛紛致力于AI創造力的研發,但并未形成大規模商業化,各家對商業模式的探索也不清晰。若要替代警察、律師、理財顧問等具有創造性的勞動力,需要在通用人工智能上下大力度研發,但就中國來看,2017年AI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從側面反映了人才儲備不足的現實。可以說很多要素阻礙著AI的技術探索和商業落地。
預言意義: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本土,人口紅利的消失已經讓勞動力市場發生根本改變,機器代人是大勢所趨。而在創造性勞動中,人工智能更好的存在形式是與人類互補,幫助這些崗位工作者獲得更大產出,大大加速部分行業的產值。雖然AlphaGo擊敗了所有棋手,但棋手可以選擇和AlphaGo一起工作來提升棋力。
預言十一:細胞免疫治療批準臨床試驗
實現概率:60%
預言背景: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被稱為醫學治療最新的列車。2017年因兩款療法率先在美國上市被認為是細胞免疫療法元年。而這一療法,在中國也默默進行了多年。不完全統計,中國進行這一療法試驗的公司超過百余家。隨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關于細胞免疫治療相關政策的明確,已經有數家企業按照藥品申報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CFDA受理。
支持理由:2017年12月18日, CFDA 藥品審評中心公布最新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注冊申請名單,其中就包括南京傳奇申報的CAR-T療法的臨床申請。納入理由是“使用先進制劑技術、創新治療手段、具有明顯治療優勢的藥品注冊申請。”
優先審評是為了鼓勵醫藥創新而設的綠色通道,明確規定將艾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罕見病、惡性腫瘤、兒童用藥品、老年人特有和多發的疾病等列入范圍。CAR-T療法被認為是腫瘤治療的未來方向之一,尤其在血液腫瘤治療上已顯示出極大優勢。
反對理由:在申請臨床試驗時,申請人需提供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證據。藥企提供的此前開展的臨床試驗獲得的數據,是否會被CFDA認可存在不確定性。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央行收編支付寶馬云的事業能達到如此高度,來源于手上的兩張王牌,第一張王牌,是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2017...
移動支付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你上一次掏錢包是什么時候,一周前?一個月前?根據支付寶昨日發布的2017年全民賬:...
濱海新區擠掉GDP水分繼遼寧、內蒙古后,第三個省級單位開始了大規模的GDP“擠水分”行動。1月11日中午,@天津廣播 G...
2017年,激增的流量價格刺激了許多線下事物的加速成長;除了萬眾矚目的新零售,悄然興起的「快閃」也是其中之一。除了...
中國龐大的比特幣挖礦網絡一旦被關閉,將會對比特幣市場造成多大影響?據外媒報道,中國有關部門下令關閉在全球比特幣...
2017年恒生指數以36%的漲幅領跑全球市場,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也分別上漲2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