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白酒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綜合中國白酒行業2013年-2017年三年調整期來看,在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白酒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行業增速維持低位,淘汰、分化、優化的故事頻頻上演。中國白酒堅持回歸,理性發展2...
沒有白酒提價的轟轟烈烈,正是銷售淡季的啤酒悄悄迎來新一輪集體漲價。
價格戰后的自我修正
在業內看來,成本的上升只是此輪漲價的一方面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則是為前幾年產業整合和價格戰還債,目前中低端啤酒產品已經是利潤稀薄,無法承擔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一瓶啤酒的價格還沒有有些品牌一瓶礦泉水的價格高,這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記者。
朱丹蓬認為,這一輪啤酒漲價既有主動也有被動的因素,從產業端來看,成本的上漲確實是原因之一,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前幾年的價格戰和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使得啤酒公司在中國市場面臨高強度的競爭,尤其是中低端產品上,企業陷入了低毛利的尷尬境地。之前2014~2016年,由于產業端疲軟,各企業并不敢輕易漲價,而2017年行業回暖,各企業借著此輪消費端回暖的窗口期來漲價。
“個人認為這是借口的成分大于實質,行業利潤實在太低,一點點的成本增加一定會很痛苦。”上海啤酒商人Ben向記者說道,“長期以來國產啤酒的同質化競爭,導致只能在價格上拼個你死我活。”
周強告訴記者,經過長期的價格競爭,現在低端啤酒產品已經幾乎沒有利潤,只能勉強維持業務,而在一些競爭激烈的市場,比如山東,甚至部分品牌都出現成本和售價倒掛的現象。
“但是就算不賺錢你還不敢不賣,因為你不賣有人賣,市場份額就丟了。”周強表示。
長期以來,白酒賺品牌的錢,而啤酒賺份額的錢,誰的市場份額高,誰就將在市場占據主動。在這個原則的驅使下,中國啤酒行業經歷了一次大魚吃小魚的激烈競爭和行業整合,但行業競爭直接體現就是價格戰。山東淄博酒商李廣告訴記者,啤酒大部分是現飲,產品差異化不大的情況下,價格戰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此外,啤酒消費也是一種習慣性消費,因此廠方也想盡辦法通過價格引導用戶多次消費產生品牌忠誠度。
價格戰之外,為了搶占市場,一些非正常競爭做法盛行也加重了啤酒企業的成本和投入,比如買斷渠道,也就是常被提到的買店。
朱丹蓬告訴記者,買店一直是酒類銷售慣用的方式,一種是買斷門店的銷售權從而實現排他銷售;另一種是買斷促銷權的方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排擠競爭對手。而買店的成本極高,比如某國際知名啤酒品牌買斷江門一家KTV銷售權的費用高達500萬一年。而如果關系好,這筆買斷費可以一半貨一半現金,而如果初來乍到,可能現金的比例高達八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銷商向記者憤怒地表示,如今大品牌買斷渠道的問題依然嚴重,包括百威、雪花、青島等大公司依然都在這么做,他所在城市的好的形象店都被某品牌買斷了,不許賣其他品牌的啤酒,自己的渠道如今只剩一些弱勢客戶。
如此一來,巨大的營銷費用拖累了啤酒企業的業績,2017年半年報顯示,華潤啤酒的營業額為158億元,凈利潤為11.7億元,凈利率為7.4%,銷售及分銷費用則同樣多達25.4億元。2017年三季報顯示,青島啤酒營業收入為233.8億元,凈利潤為18.7億元,凈利率為8%,同期銷售費用為47.6億元。而本身毛利率較低的惠泉啤酒和蘭州黃河凈利率都只有0.52%和1.24%。
中國啤酒業發展進入拐點期
“目前所謂漲價,是各大啤酒廠商在局部地區的局部產品漲價,并非全面提價,目前局部的范圍還不清楚。”藝術精釀啤酒廠創始人羅飛告訴記者,漲價實際上傳遞了一個信號,即在中國啤酒的銷量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漲價僅僅是其中一種手段,各大集團都想要提高利潤。
隨著中國啤酒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市場也從競爭型市場轉向寡頭市場,根據歐睿咨詢此前公布的數據,2005年,中國啤酒市場前五名集中度只有不到五成,而在2016年,這一數字已超過80%,按照銷量口徑統計,華潤雪花占比28%排名第一,青島啤酒19%排名第二,百威英博17%排名第三。
巨頭各自控制著不同的省份市場,格局保持穩定,隨著競爭的趨緩,各家啤酒企業對利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并非依靠漲價,而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
在歷經三年時間的深度調整后,啤酒行業正在企穩回升。在啤酒營銷專家方剛看來,啤酒行業正在進入拐點期,“2013年啤酒行業產量5000萬噸高峰,之后經歷了長達24個月的連續下滑,這是第一拐點,2018年則是銷售收入“拐點”,到2020年回頭看2018年,行業銷售額增長很可能是雙位數暴增,可以說‘大戲’在于利潤指標改善。”
長江證券研報顯示,消費升級成為行業二次發展機遇,數據顯示,2011~2016年期間國內經濟型產品份額下降約9.3%,而高檔產品以及中檔產品份額分別提升5.6%、3.7%,伴隨行業消費升級,中高端產品占比將持續提升。在此基礎上,啤酒消費的內在增長動能逐步切換,逐漸從后量變時代進入新質變時代,“質增”將逐步替代“量增”。
比如青島啤酒推出了奧古特1903、皮爾森全麥精釀、全麥白啤等高端新品,并對純生產品進行包裝升級,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啤酒總銷量為453萬千升,其中主品牌銷量212萬千升,以“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為代表的高端產品銷量實現90萬千升。重慶啤酒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87億元,同比增長19.91%,報告也顯示該公司中高檔產品收入占比已達85%。
與此同時,國內巨頭也開始關停一些低端產能,提升效率。
“嘉士伯在2016年關閉17家工廠,旗下重慶啤酒自2015年以來也已經關停或轉讓11家工廠。百威英博在2016年3月關閉了位于浙江舟山的工廠,其投資持股的珠江啤酒于次年3月關閉生產普通低端瓶裝啤酒的汕頭工廠。華潤在過去兩年里也關停了10家左右的工廠。關閉低效工廠有助于減虧增效,優化產能,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啤酒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國內的國產啤酒企業基本都是國有企業,而中國國企改革對于資產回報的要求也比較高,會推動企業要提升效力。2018年啤酒行業中工廠關停的速度還會加快。”
對此,瑞銀分析師認為,中國啤酒行業即將迎來一個新的階段,尤其是2014年以來的供應自律,2017年大眾消費市場總體需求復蘇以及成本節省,中國啤酒企業的盈利能力已經達到拐點。預計2017~2020年,中國啤酒的利潤將實現年復合增長率28%,而動力來自高端化趨勢加快,以及中國啤酒企業的資產合理化。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網酒網目前情況如何?未來有何計劃?過去的2017年,樂視可謂是新聞“刷屏王”,事關樂視的新聞都會鋪天蓋地的被轉載。...
股價直線上揚,貴州茅臺總市值突破一萬億元!剛剛,貴州茅臺總市值突破一萬億元!1月15日早盤開盤,貴州茅臺股價直線1...
平價茅臺仍舊“一瓶難求”,購買茅臺酒堪比搶春運火車票。春節臨近,白酒市場進入消費黃金期,茅臺公司也順勢加大市場...
網酒網現狀如何?未來又該何去何從?經歷業績疲軟、停牌退市、難覓接盤者的網酒網,近期又出現職工接連離職的現象,并...
張裕已經年紀七旬的孫利強在2017年底正式辭職。如今公司新任掌門人正式敲定。2018年1月10日,張裕發布董事長及高級管2...
茅臺酒價漲到1499元!貴州茅臺計劃春節前增加市場投放量。茅臺酒提價后的定價政策公布。1月8日晚間,貴州茅臺公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