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網紅經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網紅經濟研究報告對網紅經濟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網紅經濟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初步核算,2017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略低于上年0.1個百分點。
2017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1月19日,北京市召開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據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龐江倩介紹,初步核算,2017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略低于上年0.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0.5億元,下降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10.6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569.3億元,增長7.3%。
全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9085.6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 9.8%,占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2.4%。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6387.3億元,增長9.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531.3億元,增長10.6%(二者有交叉)。
1.農業持續轉型升級,生態農業、都市農業穩步發展
2017年,全市繼續推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傳統農業持續收縮,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下降23.5%,生豬出欄數、牛奶產量、禽蛋產量分別下降12.1%、18.1%和14.4%。
與此同時,農業的生態功能進一步加強,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穩定。全市林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2.7%;全市觀光園實現總收入29.9億元,增長6.9%;農業會展及農事節慶活動接待游客450.5萬人次,實現收入2.5億元。
2.工業生產增勢穩定,效益效率不斷提升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二者有交叉)分別增長13.6%和12.1%。重點行業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8.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0.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3%,汽車制造業下降2.9%。
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53.8億元,同比增長28.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9.7萬元/人,比上年同期提高3.2萬元/人。
3.第三產業走勢平穩,優勢行業發揮帶動作用
2017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3%,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優勢行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53.3%。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634.5億元,增長7.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859.2億元,增長10.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169億元,增長12.6%。
流通領域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在運輸行業帶動下,增長12.1%。公共服務業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2.1%,教育增長8.3%。
4.投資穩步增長,社會效益增強
2017年,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48.1億元,比上年增長5.7%,增速低于上年0.2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在交通、能源、園林綠化等項目帶動下,完成2984.2億元,增長24.4%,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3.4%,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745.9億元,下降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5.9億元,下降3.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93.8億元,增長23.6%;第三產業(含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958.4億元,增長4.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旅游業投資分別增長1.2倍、42.8%和23.8%。
2017年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12608.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506.6萬平方米,下降7.1%。商品房銷售面積875萬平方米,下降47.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612.8萬平方米,下降38.3%。
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2017年末,全市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積4277.5萬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積的33.9%,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保障性住房銷售面積267萬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的30.5%,比上年提高12.6個百分點。
5.市場消費增勢較好,消費結構持續升級
2017年,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23789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實現服務性消費額12213.6億元,增長11.8%,占市場總消費額的51.3%,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9.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75.4億元,增長5.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371.4億元,增長10.9%,拉動全市零售額增長2.1個百分點。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收入10546.6億元,增長4.9%;餐飲收入1028.8億元,增長7.7%。從商品類別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18.1%、16.4%和15.3%。
6.消費價格走勢平穩,生產價格持續上漲
2017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9%。其中,消費品價格持平,服務價格上漲4.7%。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七升一降”: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5%,居住類價格上漲3.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0.3%,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2.3%,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7.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7%;衣著類價格下降2.2%。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環比上漲0.5%。
2017年,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分別上漲0.7%和4.4%。12月份,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0.1%和1.9%,環比均上漲0.3%。
7.居民收入較快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30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06元,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0元,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城鎮、農村居民收入分別實際增長7.0%和6.7%。
8.常住人口穩中有降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
從年齡構成看,0-14歲常住人口226.4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0.4%;15-59歲常住人口1586.1萬人,占73.1%;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358.2萬人,占16.5%。
從城鄉構成看,城鎮人口1876.6萬人,鄉村人口294.1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6.5%。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雪鄉打人導游曝“行規”!靠低價拼團強迫消費,旅行社用自費項目來彌補中間差價。被打女游客接受電話采訪 講述當天遭...
在剛過去的2017年,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步伐,環境保護水平亦再創新高。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上月10日...
近年來,黨和政府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取得顯著效果。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18日在“2018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近期,在共享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部分共享經濟平臺存在加速合并的趨勢,引發業界對于少數平臺是否存在壟斷的爭議。...
17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在年度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匯聚全球專家及決策者對影響未來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