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少兒圖書出版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邁入了“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互聯互通時代,教育出版產業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很多出版社在變化的時代浪潮中逐步探索數字出版、服務教育的網絡化之路,為高校提供知識服務解決方案。
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邁入了“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互聯互通時代,教育出版產業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很多出版社在變化的時代浪潮中逐步探索數字出版、服務教育的網絡化之路,為高校提供知識服務解決方案。發行界也積極探索“互聯網+渠道”的新模式。在日前舉行的以“共創·共贏·共進”為主題的2018全國高等教育教材峰會上,來自教育界、出版界、發行界等領域的人士就上述話題進行了討論。
增加數字營銷
看似簡單實則牽動全身
“出版社或者是借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或者積極搭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借由網絡拓展自身的經營渠道,并在不動聲色中增加對營銷渠道的控制權。”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市場與教學服務部主任馬景燾看來,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的營銷工作也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以天貓平臺為例,以“出版社旗艦店”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目前在該平臺上開旗艦店的有290家出版社,同時為天貓店供貨的店鋪有將近200家。“出版社選擇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營銷,表面看來僅僅是增加了一個數字化的營銷渠道,但是看似簡單的改變,對整個出版產業鏈條產生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馬景燾表示,這一改變意味著傳統渠道經銷商面臨信息傳遞、營銷費用以及產品流向追蹤與貨款管理三大困境。
對此,馬景燾認為:“從營銷渠道的發展趨勢看,傳統渠道與電子商務渠道必將在較長的時間內共生共處。教材經銷商必須以主動積極的心態與新渠道共同融合,不斷提升營銷技能和質量,適應市場營銷渠道的多元化發展,才能在未來圖書營銷市場中找到新的突破和更好的出路。”
數字資源共享條件下
出版社如何發揮優勢
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魏超提出了高校教材在使用上存在的問題。比如,高校專業以及學科龐雜,單種教材用量很少;同類教材品種多、更新快、選擇難;教師講課不用教材。
從出版社的角度來看,化學工業出版社社長助理郎紅旗認為,出版社要思考幾個問題:其一,出版社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紙質圖書出版的時候,出版社享有專有的出版權,但是未來的數字資源是不是還有專享權?”其二,數字資源的開發能力、平臺運營能力足夠嗎?“我們競爭對手不在業內,而是互聯網公司,他們有資本的優勢、有技術的優勢。”其三,教材出版未來的盈利模式在哪兒?“盡管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做資源開發,但是數字資源真正能給出版社帶來的收益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面對上述問題,教育出版社的數字之路該怎么走?從理念上來說,要變革教材出版,從內容、呈現方式到教學服務,可能要進行全面的融合和創新,走向浴火重生的路徑。
但是怎么做?各家做法各有不同,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托自身實力打造的愛課程網,二者形成了很好的共生關系。在郎紅旗看來,未來,出版社可從以下方面發力:增加紙質教材的附加值;提升自身數字資源的開發能力;進行升級,開發數字型教材;建設在線課程,提供持續服務。
針對“建設在線課程,提供持續服務”,郎紅旗進一步闡釋道:“具體可做的工作是數字化資源的建設和教學的支持。”他介紹,當下,紙質教材和線上教材進行資源化配套采用的普遍形式是二維碼的應用,“二維碼所關聯的資源、類型越來越豐富,從紙質到動畫、視頻,包括VR、虛擬仿真這些在教材當中都有應用。”此外,他還建議出版社開發一體化的數字教材,開發在線教學云平臺以及在線課程。“這些事情做起來確實不易,需要出版社、高校、經銷商共同努力。”郎紅旗表示。
抓住核心資源
回歸教育主場
“為什么2017年站在互聯網知識付費風口上的是喜馬拉雅FM、得到、知乎、分答等APP?而不是我們教育出版產業?為什么我們沒能分到互聯網大潮的一塊蛋糕?我們為什么還在焦慮圖書賣不出去、學生不愿意買書?”新華國采教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漓的幾個“為什么”引發了與會人員的思考,“我們不能只焦慮,要真正有所行動”。
其實,不少教育專業出版社、大學出版社正在積極結合自身的教材推送資源服務,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信息產品檢索系統、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教育服務網、化學工業出版社的教學資源網、電子工業出版社的華信資源網等,有的還推出了高教MOOC(慕課,在線學習平臺)。同時,經銷商也在做一些前瞻性的探索,為高校做電商服務。
“一邊我們在用心地為高校進行服務,另一邊卻處在燒錢的焦慮當中。怎么才能結束燒錢,回到教育主場,我的想法是抓住出版社的核心資源。”在李漓看來,教育出版要緊緊抓住既有資源,與新技術聯合起來,共同構建知識服務的開放生態。
“我們正處在一個共享的時代、聯合的時代,新華國采公司愿意為出版機構、各大院校、經銷商搭建一個突破學習、突破書本局限,打開知識服務大門、重構教材服務開放生態的平臺。通過互聯網這樣一張天生的網,網羅出版社與經銷商,最終實現為終端高效的服務。”李漓說。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未來簡史》《解憂雜貨店》《白夜行》,在書店琳瑯滿目的書目當中,這些書總是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但也有不少書接連...
近日,歷史諜戰小說《三國諜影》第二部上市不到一個月爬升到各類歷史小說榜第一,成為當下文化懸疑小說的最新風向,帶...
1月18日下午,湖南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2...
1月18日,全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會議在成都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我省將深入實施振興四川出版和四川影視4...
1月19日消息:在昨天的阿里文學行業生態峰會上,阿里文學CEO宇干表示與天貓圖書達成合作,將推進實體書電子化。根據計...
對“紙書必死”、“電子書終將取代紙書”的言論,相信出版行業及熱愛閱讀的人士都不陌生,久而久之,在一些人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