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電動汽車充換電站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
據CNNMoney報道,2018年,對于美國家庭來說,電動汽車最終將迎來轉向,從稀奇的利基產品變成一種切實可行的選擇。這標志著明年美國交通將見證終極電動化。
據CNNMoney報道,2018年,對于美國家庭來說,電動汽車最終將迎來轉向,從稀奇的利基產品變成一種切實可行的選擇。這標志著明年美國交通將見證終極電動化。
根據Navigant Research提供的數據,電動汽車在美國汽車總銷量中所占的份額仍僅有1.5%。但是,對于電動汽車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價格、行駛里程和可用性。
美國人最終將能夠買到價格可承擔且可被廣泛使用的電動汽車。這些電動汽車可以擁有足夠的電力,輕松地讓駕駛者毫無顧慮地進行日常行駛。Kelley Blue Book的分析師Rebecca Lindland指出,雪佛蘭Bolt EV電動汽車、全新設計的日產Leaf、特斯拉Model 3等車型將開始遠離“信任問題”。
從機械方面來講,電動汽車要比內燃機車簡單得多,也更應該被信賴。Lindland說,人們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自己不會像智能手機那樣被凍結。看到更多的電動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將有助于緩解這些擔憂。
明年將是雪佛蘭Bolt EV在美國全國范圍內出售的首個完整的年頭。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明顯這款車型已經取得了市場成功:售出車輛已多達20000輛。要知道,在今年的多數時間,并非50個州的消費者都能買到Bolt EV。Bolt EV的起售價大約在37000美元。這款車型所搭載的電池預計能行駛238英里(約合383公里)。
日產Leaf的行駛里程比Bolt EV短,不過售價也較低。
重新設計后的Leaf已經投入生產。目前,Leaf還無法與Bolt EV進行肉搏戰,因為這款車型每行駛241英里就得充一次電。不過,Leaf的售價在30000美元下方。
特斯拉的Model 3,起售價和Bolt EV基本相同,不過這款車型被認為會成為大眾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但是,出了點問題。特斯拉一直在想盡辦法制造這款車型,但是截至10月份僅生產出260輛。于是,通用汽車在大眾市場占據了“老大”的位置。
然而,如果特斯拉能足夠快地解決掉生產麻煩——能否做到還遠非定數——那么該公司的銷量可能會輕而易舉地超過日產或通用電動汽車的,盡管特斯拉經銷商網絡仍十分有限。
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持有40名Model 3客戶存出保證金。 Navigant Research的交通分析師Sam Abuelsamid預測,這些客戶中超過半數在得知自己的選擇成本有多高,以及他所描述的笨拙的汽車內部控制之后,最終會選擇退出。即便到那個時候,Model 3的銷量仍會拔得頭籌。
特斯拉在生產Model 3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煩,但一旦結束,銷量應該會飆升。
特斯拉有兩大優勢。第一個是,特斯拉品牌的魅力。Lindland指出,盡管Bolt EV也是不錯的電動汽車,但是她從未想過買它。這位分析師說:“特斯拉很神秘。”
第二個是,特斯拉的經銷商網絡雖然不像雪佛蘭或日產的那么廣泛,但是在銷售電動汽車方面卻更加有效。市場調查公司Ipsos近來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主流汽車經銷商的銷售人員經常會把對電動汽車感興趣的客戶推向由汽油來驅動的車型。
Bolt EV、Leaf和Model 3這三款車型,正在幫助電動汽車制造商改變消費者看待電動汽車的態度。特斯拉讓電動汽車變得更能激起消費者的好奇心,讓更多消費者認為電動汽車是值得擁有的汽車。Leaf和Bolt EV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可用性。
據報道,電動汽車制造商正寄希望于7500美元的聯邦稅費減免政策能提振電動汽車的銷量。不過,局限性在于,按照規定每家汽車制造商只有20萬輛的限額。換言之,只有20萬輛電動汽車能享受到這種優惠。通用、日產和特斯拉預計將在明年的某個時間觸及這一銷量。
特斯拉公司聲稱:2018年中,每周產量可達5000輛,然而該公司去年也是這么說的。
在特斯拉公司為保持其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品牌的地位而苦苦掙扎挪騰之際,美國和歐洲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已經先后投入數十億美元來推進這項技術。此外,許多中國公司也不甘人后,每年產出的電動汽車可達數十萬量之多。
初步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動汽車銷售數量是70萬輛
Navigant研究公司的分析師John Gartner表示,“現在已經不是特斯拉公司一家獨大的時代了,從一枝獨秀變成了百花齊放,大家都粉墨登場了。”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數據,這場戰斗將決定未來的全球電動車市場由哪個國家來主導,同時預計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占據乘坐用車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盡管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在這場你追我趕的競賽中,目前中國占了上風。
預計在2040年,電動汽車銷售占比將達到54%
據《紐約時報》報道,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執行董事長小威廉·C·福特去年12月在上海的時候就表示說:“很明顯,未來中國將在電動汽車發展領域引領世界,這一點確信無疑。”
從某種程度來說,馬斯克口中所稱的“生產災難”有助于解釋為什么中國在發展未來電動汽車行業頗具優勢。盡管特斯拉公司擁有頂尖的設計,工程技術和營銷人才,但它卻一直深陷基礎制造的泥潭之中,如困獸般掙扎。在工廠內推行自動化流程的嘗試已經宣告失敗,該公司如今一直在努力確保供應鏈的運作保持正常,以滿足其生產大眾市場電動汽車所需的規模。馬斯克延攬了所有交付延誤的責任,卻也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他在十月份對投資者們表示道:“在整體的恢弘計劃中,這一點轉變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中國在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方面投資甚巨。它為購買者提供了每輛車15000美元的補貼,威脅說要給那些不生產電動汽車的制造商們制造銷售壁壘,并且依托全國高速公路網出資修建充電站等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本月早些時候,中國雷厲風行地叫停了500多輛重污染車型的生產工作。根據《金融時報》的分析,在2020年前,中國預計五年內將花費約60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補貼。
這樣的幫扶很快培養出一批中國自己的汽車制造商來,比如比亞迪、長城還有力帆汽車。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們每年將生產超過450萬輛電動汽車,相比之下特斯拉的生產數量則僅可達到100萬輛。
迄今為止,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在很大程度上還只能叩開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大門,而特斯拉則在歐洲市場備受青睞,故而風生水起。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國汽車制造商最近頗為努力地拓展自己在全球范圍的業務,廣汽汽車于1月15日正式宣布將于2019年進入北美市場。
在去年夏天的一場會議上,馬斯克講道,“有時候人們覺得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國要么在拖后腿,要么跟美國還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但事實是,它們正在迎頭趕上,而且來勢洶洶。”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特斯拉聲明: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薪酬將與公司市值和運營成績結合獲得作為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特斯拉聲明: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薪酬將與公司市值和運營成績結合獲得作為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還記得膠卷相機巨頭柯達的故事嗎?當整個汽車產業都在從石化能源轉向電池動力的時候,拒絕轉型或許意味著淪為汽車業的F...
西媒稱,電動汽車的擴張將徹底改變原材料的市場格局。電動汽車行業讓包括鉑金在內的一些原材料的價格發生波動,其中鉑...
近日,以“新時代、新動能、新飛躍”為主題的“第三屆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在京召開。在能源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包...
2016年12月銀隆以134億估值接受董明珠、王健林、劉強東等明星企業家30億元投資。其中董明珠以個人身份投資10億,持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