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無機酸制造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無機酸制造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無機酸制造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無機酸制造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石油巨頭殼牌似乎已經做好了揮別中東的準備,其日前決定脫手伊拉克重要油田項目,并將重心放回“根據地”——北海地區。自從將英國天然氣集團收歸旗下之后,石油業務在殼牌戰略發展路線圖中的“存在感”就大降,轉而對天然氣特別是LNG的開發熱情持續上揚,對電動汽車等
石油巨頭殼牌似乎已經做好了揮別中東的準備,其日前決定脫手伊拉克重要油田項目,并將重心放回“根據地”
——北海地區。自從將英國天然氣集團收歸旗下之后,石油業務在殼牌戰略發展路線圖中的“存在感”就大降,轉而對天然氣特別是LNG的開發熱情持續上揚,對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業也“躍躍欲試”。
不難看出,低油價浪潮促使老牌石油巨頭對開發傳統石油資產越來越不上心,而中東地區劍拔弩張的政治局勢也讓其步履維艱,盡管殼牌反復強調并未患上“中東恐懼癥”,但其收縮中東石油業務規模的舉措卻是不爭的事實。
撤出伊拉克
《華爾街日報》1月15日報道稱,殼牌放棄了其在伊拉克最后一個油田項目——西古爾納1號區塊(West Qurna-Phase 1),這個曾經助力中東石油產業騰飛的石油巨頭,正逐漸減少在該地區的發展足跡。殼牌已經與日本綜合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Itochu)達成一致,后者將收購殼牌所持西古爾納1號區塊的股份,但雙方并未透露股份數量。
西古爾納1號區塊由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負責運營,殼牌尋求將其所持20%股份出售。路透社援引殼牌發言人的話稱:“殼牌已就西古爾納1號區塊股份出售事宜與伊藤忠商事達成一致,當前正在爭取伊拉克政府的批準。”目前,西古爾納1號區塊日產原油40.5萬桶。
據了解,西古爾納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石油重鎮巴士拉(Basra)西北50公里處,是該國石油產業擴張的重要抓手,西古爾納可采石油儲量在100億至150億桶之間,最高產量估計可達每天100萬桶,這一規模足以和目前全球已探明儲量最大、位于沙特的加瓦爾油田(Ghawar)匹敵。
彭博社指出,放棄西古爾納1號區塊是殼牌逐漸撤出中東的又一個信號,該公司去年9月中旬透露將放棄伊拉克南部馬吉努油田(Majnoon)。在與伊拉克石油部經過廣泛討論后,后者正式批準了殼牌提出的出售馬吉努油田45%經營權的計劃。
路透社消息稱,殼牌將在今年6月底前退出馬吉努油田項目,或將運營權轉讓給伊拉克國有巴士拉石油公司(Basra Oil ),中石油也表達了開發馬吉努油田的興趣。
殼牌表示,其與合作伙伴已經成功將馬吉努油田轉變為世界級油田生產基地,目前產能超過20萬桶/日,在與伊拉克政府陷入談判僵局且財政狀況出現下滑之后決定退出。
2010年1月,殼牌與伊拉克政府簽署了陸地油田開發協議,并獲得45%股權成為馬吉努油田最大股東,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持股30%,伊拉克石油公司Missan持剩余25%股份。馬吉努油田于2014年投產,目前原油產量約23.5萬桶/日。
收縮中東版圖
事實上,殼牌是中東石油工業的重要“功臣”,而伊拉克則是該公司中東開發之路的起點之一,1927年其在伊拉克發現了基爾庫克油田(Kirkuk),該油田是伊拉克老油田再開發計劃的重點,石油累計探明儲量超過22億噸,1961年前曾一度壟斷伊拉克石油生產和開發,本世紀初日產量曾達到90萬桶。
《華爾街日報》指出,伊拉克不僅是起點,還成為殼牌退出中東石油產業的最后步驟。2003年,該公司在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最高達45萬桶/日,過去15年在中東6個國家擁有多個日產數萬桶原油的油田,其中在阿曼的原油產能約22萬桶/日。
“我們絕對不會背棄或是遠離這個地區。”殼牌首席執行官范伯登去年11月談到中東時表示,“不過,像馬吉努油田這樣的項目,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將會越來越少,而其戰略意義也將越來越小。”事實上,殼牌仍將繼續保持中東地區的天然氣權益,包括卡塔爾、阿曼、埃及和伊拉克,這也是其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之后的戰略規劃之一。
分析師指出,“阿拉伯之春”爆發后,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危機不斷升級,導致外國雇員工作風險系數加大,加上中東國家往往壓縮石油合同中的盈利條款,使得國際石油公司不再熱衷于中東石油開發。據悉,國際石油公司在中東國家每生產一桶原油都要向所在國政府繳納一筆固定費用。
至于為何放棄伊拉克油田,殼牌中東地區前高管Robin Mills表示:“對殼牌而言,項目條款太吝嗇,解決這樣的麻煩不值得。”伊拉克官員和承包商表示,過去一年,殼牌不得不直面伊拉克項目持續拖延的難題,包括該國政府拖延支付管道和水處理設施款項。
《紐約時報》指出,擁有豐富石油儲備的中東地區對石油巨頭的吸引力正在日益減少,原因主要是開發成本和復雜的政治狀況。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龍雖然仍保留在伊拉克的石油權益,但近年來紛紛將精力集中于本土量多價廉的頁巖資產開發。
中東國家普遍在石油業務上對外國公司“設限”,不過伊拉克等少數國家為了吸引外資一直收取相對較低的“抽成費”。隨著2014年中油價大跌,石油公司不得不“節衣縮食”,與美國物美價廉的頁巖油氣資源相比,中東的油田項目自然不再吸引人。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根據尼日利亞《泰晤士報》1月21日報道,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周日宣布,向拉各斯派出250輛油罐車,增加汽油供應以應對...
本輪成品油有可能不漲價!此前,成品油迎來2018年首次上調,車主的出行成本增加。但隨著原油上漲乏力,后期有下滑的可能,,...
1月24日早上,西安市區一些地方有雪花飄落。記者從多家市場機構了解到,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月26日24時開啟,預...
2018年1月共有兩輪國內成品油的調價周期,伴隨國際油價漲勢,國內成品油價在今年首月或連續兩輪上漲,保持“連漲模式1...
據海灣能源新聞網1月15日報道,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計劃投建全球單個最大綜合煉油和化工基地,以將其在非經...
日前,中遠海運集團所屬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遠海運能源)與中國中化集團所屬中化石油有限公司(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