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的啟動,城鄉居民的就醫環境得到改善,人們不再 “小病扛、大病拖”,有病能及時就醫,對自身的健康體檢也越來越重視,各類健身器材、保健器材和...
全球約有44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據中華醫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進行的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胃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59%,也就是說中國有7億左右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圖片與新聞無關)
7億中國人感染了這種細菌?!
全球約有44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據中華醫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進行的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胃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59%,也就是說中國有7億左右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長期“釘子戶”,世界范圍內的高感染率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扎根在人體胃黏膜中的唯一細菌。遺傳學研究顯示,人類攜帶幽門螺桿菌已有10多萬年,這個時間跨度已經是目前的檢測手段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幽門螺桿菌對生長環境要求很苛刻,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它平常的“遷徙”方式一般是通過唾液、飛沫“口-口”傳播,比如共用筷子、不潔飲食、相互夾菜都極易造成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這也是為什么很容易出現“一人患胃病全家都感染”的現象;偶爾它也會以“糞-口”的方式傳播:通過附在水源和食物的方式上,它能夠走得更遠,侵入更多人的胃。
更應引起注意的是,相比起成年人,幽門螺桿菌“偏愛”低齡兒童。在我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兒童中,10歲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劇增加;而10歲以上感染者,每年以0.5%~1%的幅度緩慢增加。
70%的人沒癥狀,大多數人無需治療
7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聽起來這個數字很嚇人,那是不是這7億人都需要治療呢?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一般并不會出現太多的癥狀,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體檢才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潛伏期為一周左右,大約70%的人感染后表現隱匿,無全身癥狀,也不會導致其他胃部疾病。所以,這部分人無需治療。
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往往表現為腹脹、上腹部隱痛、惡心、噯氣、口臭、周身不適等;10%~20%的人感染后會出現炎癥、消化性潰瘍等癥狀。這些人需要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不建議自己買藥。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一類致癌原
1994 年,幽門螺桿菌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所列為一類致癌物,78%的胃癌歸因于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此外,有數據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它可以導致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反復發作;其次,可導致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兩種)。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潰瘍面會逐漸變大,使得潰瘍病情越來越嚴重,增加治療的難度;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會導致頑固性口臭,這種口臭很難清除,除非徹底清除幽門螺桿菌之后,口臭才會消失。
對特定人群,根治治療很重要
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及根除,是否治療需要對患者作進一步的獲益-風險評估,個體化處理。
然而,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同時存在以下問題的患者,強烈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規范治療:
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胃次全手術切除,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胃癌家族史,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
這些人群及時進行治療都是獲益大于風險的,其他人群則不必過于緊張。
如何預防感染?
預防感染及復發的根本辦法是改善整個社會的生活及衛生條件,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個人能做的,主要有幾點:
①餐具消毒、分餐可預防: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分餐,餐具要定期消毒。
②不吃生食或太燙的食物:特別是火鍋、燒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們會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從而為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條件。
③及時洗手、清潔口腔:飯前便后必須洗手,避免幽門螺桿菌傳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黃熱病是由黃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高熱、頭痛、黃疸、蛋白尿、相對緩脈和出血等為主...
2017年,在整個行業處于高歌猛進的大背景下,華興資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不僅延續了在私募融資財務顧問業務的一...
1月29日,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征求我委現行政策措施文件排除限制競爭情況意見的函》(下稱意見函)。▍衛計委要清理6...
中國平安發布公告表示,平安好醫生擬首次公開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并擬于2018年1月29日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
平安好醫生赴港IPO,主要管理層來自“阿里系”。平安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赴港上市落下實錘。1月29日晚...
近日,石骨癥男童安安來京求醫,爸爸為其進行骨髓移植一事,引發社會關注。在安安住進骨髓移植倉13天后,1月29日的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