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摩托車保險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摩托車保險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摩托車保險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摩托車保險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2月9日,保監會網站發布《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監會稱,《規定》鞏固了簡政放權改革的成果,實現了從“主要管機構”到“重點管業務”的轉變,將進一步規范保險經紀業務,防范風險,維護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合法權益。
保險經紀人監管新規落地,詳情如何?
2月9日,保監會網站發布《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保監會稱,《規定》鞏固了簡政放權改革的成果,實現了從“主要管機構”到“重點管業務”的轉變,將進一步規范保險經紀業務,防范風險,維護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合法權益。
保監會表示,此次《規定》是在《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辦法》《保險經紀從業人員、保險公估從業人員監管辦法》的基礎上,針對近年來特別是2014年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以來市場出現的新情況以及監管面臨的新環境,對保險經紀人市場準入、經營規則、市場退出、行業自律、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全面和詳細的規定。《規定》將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所謂保險經紀人,是指基于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并依法收取傭金的機構,包括保險經紀公司及其分支機構。
在市場準入退出方面,《規定》強化了對保險經紀公司股東的審查,并對股東出資來源、法人治理和內控、信息系統等提出明確要求,規范了經紀機構高管人員任職要求。比如,保險經紀公司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股東的出資資金必須為自有、真實、合法資金,不得用銀行貸款及各種形式的非自有資金投資;注冊資金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并且要按照保監會的有關規定托管。
關于注冊資本實施托管,保監會早在2016年10月印發的《關于做好保險專業中介業務許可工作的通知》已經提到,機構應在資金雄厚、管理規范、具有托管經驗的銀行開立托管賬戶,將全部注冊資本進行托管,同時,細化動用條件,規范使用方式。
相比2015年修訂的《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規定》對保險經紀公司的類別進行了細化,分為全國性和區域性兩種。具體到注冊資本上,前者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0萬元,后者則為1000萬元。
《規定》指出,全國性保險經紀公司為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是自然人的保險業務提供服務的,向工商注冊登記地以外派出保險經紀從業人員,為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是自然人的保險業務提供服務的,應當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設立分支機構時應當首先設立省級分公司,指定其負責辦理行政許可申請、監管報告和報表提交等相關事宜,并負責管理其他分支機構。
在維護投保人權益方面,《規定》要求保險經紀人向投保人提出保險建議的,應當根據客戶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等情況,推薦符合其利益的保險產品,并向投保人披露保險產品相關信息。
對于該規定施行前依法設立的保險經紀公司,《規定》明確將繼續保留,不完全具備該規定條件的,具體適用辦法由中國保監會另行規定。
此外,保監會還在同日發布了《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對經營保險公估業務備案的要求和程序進行明確,并規范了保險公估從業人員執業要求,在強化自律管理、嚴格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制度安排。比如,《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明確保險公估機構應當以公司或合伙形式設立,并對股東和合伙人中公估師比例、機構中公估師最低數量提出要求;與經紀機構的監管規定類似,將保險公估機構劃分為全國性保險公估機構和區域性保險公估機構,還以負面清單形式強化對保險公估機構股東、合伙人違法違規及誠信情況的審查。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零度保鮮,維生素C保鮮,“養鮮”保鮮,冰溫保鮮……隨意逛家電賣場,便可看到貼掛的各種名稱的冰箱保鮮概念。的確,!...
軟銀欲收購瑞士再保險1/3股權!據外媒2月7日報道,軟銀集團正與再保險巨頭——瑞士再保險商談,軟銀方面擬收購瑞士再...
據記者整理,今年1月份以來,共有6家保險公司發布64.84億元增資計劃,其中有6.81億元增資計劃已獲得保監會通過,其余5...
2017年,至少0.73億人次購買了壽險保單。對于保險消費者來說,他們關心的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哪些環節投訴率最高?保險...
當中國輿論正在為企業繳納五險一金是義務還是福利大打嘴仗之時,巴菲特將成本高昂的美國健保方案斥為“蠶食經濟的饑餓...
很多人都把買保險當成一種投資。一名30歲左右有社保的消費者,每年大約只需要花200塊錢就可以享有300萬元-600萬元的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