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布鞋研究報告對注塑布鞋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注塑布鞋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繼英國奢侈品集團Burberry集團宣布將美妝業務授權出售給COTY集團后將近一年時。
繼英國奢侈品集團Burberry集團宣布將美妝業務授權出售給COTY集團后將近一年時,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北京市場的Burberry品牌美妝品類專柜將全部撤柜,且目前僅剩的一家專柜也將于3月22日撤出所在商場。
品牌專柜負責人同時透露,Burberry將于2019年收回美妝產品代理權。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楊大筠對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美妝行業正處于暴利增長期,品牌收回代理權的行動直指提升集團收益的目的。
美妝全撤柜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SKP、西單大悅城、東方廣場等京城多家商場和購物中心后了解到,Burberry美妝品類專柜將于3月22日前全部撤柜,目前僅剩漢光百貨內的最后一家專柜仍在營業。對此,漢光百貨副總經理史長征向記者表示,Burberry美妝專柜的業績欠佳,坪效相對也較低,Burberry撤出后將由日本美妝品牌POLA進駐補位。此外,關于撤出品牌的后續服務,他稱,撤柜后的3個月內,消費者可以到商場進行正常的退換貨。
對于Burberry撤柜的細節,該品牌專柜的工作人員還透露,一方面是商場方與品牌的合約即將到期,另一方面是Burberry集團也將于2019年收回全部美妝代理權,此次撤柜后,北京市場暫時不再有該品牌美妝專柜。
北京商報記者致電Burberry中國公司客服時被告知,目前品牌在國內只有一家授權經銷商,但未透露商家名稱,她還確認,“目前,北京市內除漢光百貨外,其他品牌門店均沒有彩妝產品在售”。記者撥通了上海地區部分購物中心內的Burberry美妝專柜并發現,該地區尚未出現撤柜相關消息,目前上海市4家美妝門店均正常運營。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創始人孫亞菲表示,Burberry撤出北京市全部美妝專柜,很有可能是由于美妝業績不佳,而需要更換北京地區總代理。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不論此次撤柜是為了更換北京地區代理商,還是集團打算收回后改為自營,Burberry美妝業務短期內都很難在北京地區有新布局。
對于Burberry北京地區撤柜一事,北京商報記者向品牌中國公司方面發送了核實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業務經營曲折
此前,Burberry業績持續波動,近幾年間均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2017財年上半年,集團業績有所回升,零售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10%至9.44億英鎊,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4%。但在最新發布的該財年三季報中,集團業績再次走低,零售銷售額同比下跌2%至8.07億歐元,遠低于上年22%的增幅,低于分析師預期;可比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低于上年同期3%。
基于尋找業績增長點的目標,過去幾年間,Burberry美妝業務也是幾經“折騰”。公開資料顯示,集團曾于2010年新增美妝業務以吸引年輕顧客,并由長期合作的國際香水集團Interparfums進行代理。不過,Burberry于2013年4月結束了與上述代理商的合作,并設立美妝部門,嘗試自營美妝業務。楊大筠認為,當時收回代理權的動作,集團可能認為自營可以更直接地擴大該業務的營收比例,授權代理只能收到不超過10%的營業收入。
但在收歸自營的短短四年后,Burberry于2017年4月再度以2.25億美元將旗下香水和彩妝業務以授權模式出售給美妝巨頭Coty集團。北京商報記者還了解到,Burberry在國內的美妝業務曾全部由耀萊集團進行代理,期間的廣告宣傳也曾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集團兩年前已從耀萊集團手中收回品牌代理權。美妝業務代理權多次轉手,不難看出該品牌想要以此來拉攏新消費群體。
據悉,在2011年Burberry未收回代理權時,集團僅香水業務收入就達到2.217億歐元。而在收歸自營三年后,2016財年集團總體美妝業務收入僅為2.27億歐元,只占到集團總收入的8%。在2017財年上半年,美妝業務也只貢獻了7%的營收。同期,財報上還顯示,Burberry授權經營銷售額同比減少28%至1010.97萬歐元。目前,集團只有美妝和香水業務為授權代理經營,該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現出了美妝業務的業績表現。
對于美妝業務到底該如何滿足集團擴大收益的目標,孫亞菲坦言,其實Burberry不應將美妝香水業務出售給其他集團,因為該品牌形象好、知名度高,集團完全可以集中精力經營美妝品牌,以“美妝新秀”來增加消費群體,從而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品牌收回代理后仍未出現明顯增長,該業務板塊對于經營也是費時費力,難免拖累。
奢侈品的美妝紅利
實際上,奢侈品品牌中也不乏美妝贏家。據悉,歐萊雅集團旗下的Giorgio Armani在2017財年持續增長,銷售額超過10億歐元。2016財年Armani彩妝和男用香水也為集團貢獻不少收益。此外,雅詩蘭黛集團旗下的Tom Ford于去年11月開設品牌首家獨立門店并試水數字化體驗區。在2017財年,Tom Ford在每個地區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上一財年,Tom Ford彩妝銷售額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上漲了85%。
北京商報記者在天貓了解到,入駐近四年的Burberry官方旗艦店排在銷量首位的“博柏利之吻晶潤凝彩唇膏”累計評價4165條,而Armaini在入駐天貓幾個月后,店鋪首頁排在銷量首位的小細管唇膏月銷量已經達到4110筆,累計評價3993條。
可見,與專業美妝集團進行合作,被看做是奢侈品旗下該業務板塊更容易成功的方式之一。楊大筠表示,目前美妝業務紅利凸顯,很多奢侈品牌開始涉足美妝。但對于非主線品類,集團一般會選擇授權代理制造商,成本較低,并能獲取高額利潤。而一旦該品類在集團占比越來越重要時,為了擴大營收,會在合同期滿后收回代理權。而Burberry此次收回代理權,楊大筠猜測,一方面是因為授權企業經營效果不佳,業績增長未達到集團要求;另一方面則是集團亟須美妝業務提升收益。后續預計合作美妝制造商,類似于歐萊雅和Giorgio Armani的模式。
孫亞菲強調,Burberry撤柜北京地區,很有可能是出于品牌形象和集團利益的考慮。集團美妝業務一直授權經銷商代理銷售,專柜大小不一,收回代理權后可以方便集團進行統一管理。此外,不管是香水還是美妝,Burberry在業內口碑平平的根本原因還在于產品設計。整體來看,Burberry一直在吃“菱格”標志性花紋的老本,在推廣、營銷、策劃、廣告上尚未出現更多突破。因此,創新突破對于目前集團發展顯得至關重要。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以色列服裝制造商 Delta Galil 近日公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報告,其中銷售額同比增長16%,多項指標創集...
全球制鞋龍頭寶成集團子公司裕元工業,近日表示將在3月1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確認出售寶勝國際所有持股案,此案已送投5...
零售不景氣,Foot Locker又收到一份糟糕的成績單。3月5日,這家北美運動鞋零售商發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雖然...
全國棉花交售已經塵埃落地。其中,新疆棉花交售已全部結束,內地交售已過八成,預計元宵節后交售工作逐漸恢復;棉花交...
國內運動品牌李寧登陸紐約時裝周,似乎讓消費者看到了國產服飾品牌崛起的希望。作為中國第一個運動品牌登上了紐約時裝...
通過近年來的積極轉型,國內服裝業整體呈現回暖跡象,大部分服裝類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業績報告。統計顯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