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版醫療服務站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ACP對那些糖尿病治療指南進行了評審,將結論發表在《內科學年鑒》上。他們提出的建議是:推薦設定適度的降糖目標值,同時,可采用A1C進行血糖檢測。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降糖標準要變了?
美國醫師協會分析了最新臨床研究結果后本月更新了2型糖尿病治療指南:以前推薦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最好6.5),現有證據發現沒有必要,控制在7-8就可以了。低于6.5的患者還要減少降糖藥治療。
糖尿病降糖治療指南建議引爭議
前些日子,對修訂高血壓診斷標準爭論不休,現在又輪到2型糖尿病降糖治療指南建議南轅北轍。
最近,美國醫師協會在《內科學年鑒》上發表評述建議:不必設定過于嚴苛的降糖目標值。該觀點一出,旋即又引起了醫學業界廣泛爭議和關注……
近日,美國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建議醫生“在治療2型糖尿病時,不必設定過于嚴苛的降糖目標值。”該觀點與從事糖尿病研究和治療的醫療機構意見截然相反。
因為有6家在醫學界有威望的協會機構仔細回顧了2900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的最佳治療方案,得出了與ACP上述建議完全不同的“治療指南”。
ACP對那些糖尿病治療指南進行了評審,將結論發表在《內科學年鑒》上。他們提出的建議是:推薦設定適度的降糖目標值,同時,可采用A1C進行血糖檢測。
ACP主席Dr. Ende提醒到: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目標A1C值采取過度治療或不恰當治療會產生一些潛在危害,需要引起警惕。
在美國,美國醫師協會(ACP)主要代表內科醫生。ACP建議醫生將2型糖尿病A1C值設定在7-8%范圍,而非其他醫學機構推薦的更低水平。
ACP還建議:對于已經達到較低水平降糖目標值的患者,考慮采取適度治療,或減藥或停藥措施,允許A1C值在7%~8%之間。
嚴苛降糖目標的負面影響
一些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接收更嚴苛降糖治療的患者早期死亡風險更高。原因是在采取激進治療時,患者因血糖過低而帶來更嚴重的負面影響。
【案例】Valerie Pennington是一位教師,她在40歲時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由于設置較低的降糖目標值,她接受了過于激進的治療措施。
Pennington說:因為治療導致自己血糖值過低,護士建議她設置鬧鐘以便提醒自己,否則,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暈倒。
有一次在她暈倒不省人事時,是一位小孩子救了她。同時,由于她服用的藥物會導致體重增加,因此,她很難控制自己的體重增長。
對她來講唯一好處是,有一次她停藥了,體重減少了近100磅!而血糖水平仍維持在正常范圍。
但她的主診醫生并沒有關注她的A1C具體值,反而是她的眼科醫生一直建議檢查A1C值。眼科醫生認為A1C值超過6.5%時視網膜病變幾率增加。
各大協會各持己見
美國內分泌協會前任主席、內分泌協會糖尿病指南專委會成員Dr. Grunberger認為血糖升高所帶來視力的危害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嚴重。
Grunberge博士還認為:當人體葡萄糖高于正常水平時,會引起眼底、腎臟和神經系統損傷,尤其在誘發足部損傷最嚴重。他感到驚訝的是ACP關注低糖所帶來的風險而非控制血糖的獲益。
他擔心這似乎是向醫生傳遞一個信息:即使血糖沒有控制在較低的目標值,關系也不大。意外的是,如果A1C值設定在低于7%,病人血糖水平會升高。他認為這是對以往研究結果錯誤的解讀,不應作為設定最佳降糖目標值的循證依據。
美國糖尿病協會首席科學家Dr. Cefalu則直接了當地表示:他們不會采納ACP關于治療糖尿病的建議,將堅持使用他們自己的治療指南。
新指南建議忽視了新一代降糖藥物在治療時引起的低血糖風險,這些藥物會導致低血糖風險的同時,具有控制體重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有益作用。
所有人都同意一個事實:“沒有一種萬全之策”。臨床診療指南僅僅是最佳循證實踐歸納,因此,在臨床應用時還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國內專家這么看
有國內專家表示:許多人的血糖控制目標與一般人群是不一樣的,比如孕婦、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控制目標。青少年講究控制達標,但又不能為了追求達標而不顧營養的攝入;孕婦也有這個特點,至于老人,在有糖尿病的同時往往還有其他基礎病變,所以控制目標又不一樣。
1、青少年糖尿病
青少年的血糖控制標準,和年齡關系密切。一般來說,0-6歲的患兒,餐前血糖要在5.6-10之間,睡前(夜間)則要控制在6.1-11.1;6-12歲的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0-10,睡前(夜間)則在5.6-10;到了13-19歲則是餐前5.0-7.2,睡前(夜間)5.0-8.3。可以明顯看出,比起成人,這個標準要顯得略微寬松些,這和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期有密切關系。
2、孕婦糖尿病
這包括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兩類人群。對于孕婦類患者來說,餐前與睡前血糖應該控制在5.5,餐后1小時在7.8,餐后2小時血糖在6.6,如果高于這一標準就要引起注意。
3、老年糖尿病
老年患者的標準也比成人相對寬松,要求空腹8.0,餐后12.0,應用胰島素者<15.0。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并非官方公布的數據,所以臨床治療的時候仍然要根據個人情況來調整。比如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往往比單純糖尿病患者控制更嚴格,所以還必須根據個人情況再進行調整。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拉薩熱是發生在西非的一種病程1-4周的人畜共通疾病。其病源體為拉薩熱病毒,因治療難度和傳染性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1...
世衛優先研究疾病首現“X疾病”,或會奪去數百萬人性命。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公布了2018年可能引爆全球威脅的8種疾病,其...
什么是“X疾病”?人類還面臨著怎么樣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公布了2018年可能引爆全球威脅的8種疾病,其中包括一種神...
明治大學教授長島比呂志(左)在和同事進行科研討論人類能接受豬的器官長在自己的身上嗎?英媒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3...
“大姨媽”可以治病?傳說古時中醫就會把猴子遺留在石頭上的經血刮下用于治療疾病。成年女性每月一次的“大姨媽”,可2...
AI正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Medial EarlySign是一家以機器學習為基礎,致力于改善患者管理體驗,提供非傳染性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