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繼銀監會和證監會之后,央行也開出億級巨額罰單。
央行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秩序兩銀行領罰單
央行網站16日消息顯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金融監管的工作要求,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秩序,防范支付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7-9月,先后對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銀行開展了支付清算業務執法檢查。
經查實,上述兩家銀行存在違反清算管理、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等違法違規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綜合考慮兩家銀行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規定,對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48418193.27元,并處罰款114639752.47元,合計處罰金額163057945.74元;對平安銀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3036061.39元,并處罰款10308084.15元,合計處罰金額13344145.54元。
央行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持續加強支付結算市場監管,從嚴懲處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保障支付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民生銀行方面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要求,為確保民生銀行有關支付業務合規、健康發展,先后落實了多項整改工作:一是撤銷了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二是成立總行整改督導小組,對中心業務開展全面整改;三是在總行層面,各主管部門通過強化業務、技術管理、優化系統功能等手段,進一步加強全行互聯網支付相關業務的規范化開展。目前按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整改已全面完成。
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民生銀行將持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支付結算、清算業務的最新文件精神,嚴格落實監管要求,規范化開展各類支付結算業務。
央行開出億級大罰單!民生、平安各中招,支付刮起最嚴監管風
繼銀監會和證監會之后,央行也開出億級巨額罰單。
3月16日,央行官網公布兩單行政處罰,對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和平安銀行分別罰款1.63億元和1334萬元。處罰理由均涉及違反清算管理、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等違法違規行為。
此次兩家被罰機構有多嚴重?橫向對比看,首先,此前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開罰單較多,很少涉及銀行;其次,在罰沒金額方面,此前罰單規模普遍為幾萬、十幾萬,百萬以上的罰單非常少見,如去年只有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此次不僅是少見的支付“正規軍”——銀行被罰,被罰的金額也是令人大跌眼鏡。這也預示著,央行對支付行業的嚴格整頓,不再僅局限于第三方支付,而是包括銀行在內的整個支付行業。
罰款金額是違法所得的3倍
央行公告稱,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金融監管的工作要求,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秩序,防范支付風險,央行于2017年7月至9月,先后對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銀行開展了支付清算業務執法檢查。
經查實,上述兩家銀行存在違反清算管理、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等違法違規行為。央行綜合考慮兩家銀行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規定,對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4842萬元,并處罰款1.15億元,合計處罰金額1.63億元;對平安銀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304萬元,并處罰款1031萬元,合計處罰金額1334萬元。
可以看出,央行對這兩家銀行的罰沒金額是“罰款金額+沒收違法所得”,其中,罰款金額為違法所得的3倍左右。
事發后,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根據央行相關要求,為確保民生銀行有關支付業務合規、健康發展,該行先后落實了多項整改工作:
一是撤銷了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
二是成立總行整改督導小組,對中心業務開展全面整改;
三是在總行層面,各主管部門通過強化業務、技術管理、優化系統功能等手段,進一步加強全行互聯網支付相關業務的規范化開展。目前按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整改已全面完成。
該負責人表示,該行將持續根據央行關于支付結算、清算業務的最新文件精神,嚴格落實監管要求,規范化開展各類支付結算業務。
平安銀行方面也表示,“我行已全面完成專項檢查所要求的整改和優化工作,并將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業務的內外部管理,改善業務操作和風險管控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支付結算服務。”
央行方面還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持續加強支付結算市場監管,從嚴懲處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保障支付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此前有銀行也因支付被罰
今年以來,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和平安銀行并不是唯一兩家因支付業務被罰的銀行。2月23日,華夏銀行濟南分行、浦發銀行濟南分行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相關規定被吃罰單。其中,浦發銀行濟南分行被“警告,罰沒36.52萬元”;華夏銀行濟南分行則被“警告,罰沒6.98萬元”。
有意思的是,盡管此次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和平安銀行分別處以億元以上和千萬元以上的大罰單,但僅是被給予了“警告”,相比之下,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因違法違規會直接被“注銷”支付牌照。
有報道顯示,央行目前已合計注銷24張第三方支付有19張是在2017年注銷的。其中,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為違規不予續展,10家則是由于業務合并被注銷。
在罰沒金額方面,此次僅這兩家銀行的總罰沒金額就是去年總的支付罰單金額的7倍左右。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央行共開出94張罰單,其中共包含67家支付公司,累計罰款金額約2500萬元。
令人疑惑的是,央行并未就支付罰單的具體處罰依據做以詳細闡述,即便此次兩家銀行罰沒金額如此之大,依舊未做進一步解釋。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央行公告中提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三個法律法規查閱發現,如此之高的罰沒金額,在三條法律法規中并未見相適應的處罰依據。例如,銀行如果違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罰款上限為30萬。
不過,盡管央行并未詳細說明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和平安銀行究竟為何被罰,但由于公告中提及這兩家銀行違法清算管理和非金融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可以推測,這兩家銀行或因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方面存在重大違規行為而被罰。
在此前,支付機構被處以重罰,多是因為違反了反洗錢的相關規定。如2018年初,錢寶科技因違反反洗錢規定被罰190萬元,并對2名相關責任人員分別處以2萬、3萬元罰款。2017年10月,民生北京分行因嚴重違反反洗錢多項規定,被罰110萬;同年12月,嘉聯支付被罰138萬,原因之一是阻礙反洗錢檢查。
“針對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的處罰是較重的,普通的違反支付業務和收單業務規定,一般是3-5萬的罰款,而反洗錢基本是20萬起。”北京一第三方支付機構從業者表示。
支付行業存三大風險,央行監管再升級
近兩年來,隨著支付行業亂象的不斷增多,央行也在加大對支付行業的處罰力度,罰單和罰沒總金額逐年攀升。支付行業普遍存在的合規風險、資金風險等問題,也使得盡快出臺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的呼聲越來越高。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殷興山近日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就指出,近年來,我國支付產業快速發展,為社會公眾提供了高效、便捷、豐富的支付產品與服務,為推動金融創新和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支付行業也出現了一些亂象和風險隱患。主要風險包括:
一是合規風險。當前仍有部分機構有章不循,野蠻生長,無序競爭。
二是資金風險。在市場上,個別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的風險事件仍有發生。
三是技術風險。支付產業作為金融基礎設施,其系統的安全運行和維護十分重要,如果個別系統因管理、運維等不當引發風險,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源頭。
從2016年開始,央行、國務院陸續出臺文件,嚴厲整頓支付市場亂象的思路已定,尤其是2017年末,央行集中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針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直連銀行模式、無照經營支付業務、開展支付創新業務、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掃碼支付業務等方面嚴苛立法。
信用卡行業研究人士董崢稱,針對支付行業的一系列規范與監管措施的出臺,可以看到央行及監管部門對支付行業亂象治理整頓、痛施重典的決心,同時將支付產業中任何涉及資金的交易、轉接、清算等環節納入到強監管的范疇中。2018年必定是一個支付行業強監管年,從種種跡象中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將會繼續加大對支付行業的監管與治理整頓力度,
殷興山指出,為防范和化解支付行業風險,應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一是完善機制。進一步完善支付結算法律框架,推動出臺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推進高層級法規的出臺和實施。從源頭防控、事中監測、違規懲戒等多方面構建全方位監管體系,強化穿透式監管。
二是豐富手段。有效利用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方法,豐富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實施精準監管。
三是強化基礎。通過科學統籌布局、持續優化功能等方式,推動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市場主體強化安全意識,加大應急管理力度,構建安全支付的“銅墻鐵壁”。
四是依法懲戒。對無證經營、挪用資金、倒賣信息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從嚴處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7年我國民間投資超過38萬億元,增長6.0%,比上年加快2.8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60.4%。今年全國兩會期間...
區塊鏈是真火還是虛火?站在投資的角度,價值究竟在哪?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挑逗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時也會讓人在未...
“我不賣礦機,掙不來這個錢啊。”深圳華強北賽格電子市場的一個電腦店鋪老板告訴記者,年前曾有好友托他買礦機,他幫...
人民幣升值,為何外儲依然流失呢?最近,統計局、央行都公布了2月份相關的統計數據。一組與人民幣相關的數據,卻引起了...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3月1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320元1歐7...
根據憲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名肖捷為國務院秘書長,王毅為外交部長,魏鳳和為國防部部長,何立峰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