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水資源修復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水資源修復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水資源修復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水資源修復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東北地區旱作農業大部分為雨養,正常年份灌溉量較少,干旱年份才需補充灌溉。
保護水資源,世界才能跟美好。
3月22日,又到“世界水日”。該紀念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國關注水資源,喚起公眾的水憂患意識。
“世界水日”來臨前夕,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所長王建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加,導致用水需求激增,局部地區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的問題在東北已經初見端倪,且發展迅速,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事實上,2017年6月,農業部、水利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也指出,近些年東北地區水稻面積逐年擴大,地下水超采嚴重。
東北地區旱作農業大部分為雨養,正常年份灌溉量較少,干旱年份才需補充灌溉。但水稻每年都需要灌溉,且灌溉定額較高,逐年擴大的水稻種植面積帶來灌溉用水需求量不斷增加。
據統計,松花江—遼河流域2016年供水量為698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供水量318.7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45.7%。平原區淺層地下水開采量234.6億立方米,超過全區地下水補給量的60%,部分地區地下水開采量已經超過補給量,出現了明顯的超采趨勢。王建華舉例,其中,松嫩平原和遼河平原淺層地下水超采最為嚴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總面積達到48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地下水位下降30米—60米。
地下水是河湖濕地生態系統重要的涵養水源,也是陸域非地帶性植被基礎性支撐條件,一旦地下水超采致地下水位下降,必然會導致區域湖沼濕地系統退化和非地帶性植被演替,由此帶來的生態系統風險難以估量。“因此,在東北地區地下水的問題上一定要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千萬不能重蹈華北地區的覆轍,以免對區域生態系統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害。”王建華指出。
在王建華看來,華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無疑是前車之鑒。華北平原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規模打井抗旱,隨后地下水開采逐步常態化,愈演愈烈。目前,華北平原每年超采地下水約100億立方米,超過全國平原區地下水超采量的60%;其中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最為嚴重,每年超采約60億立方米。
為避免在地下水開采上出現“第二個華北”情況,王建華建議,首先要嚴格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堅持以水定地,地下超采區要適當退減灌溉面積,或是降低灌溉定額;堅持以水定產,地下水灌區嚴控水稻生產;堅持以水定額,地下水灌區要采用同類地區先進定額。同時,推廣先進適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加大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力度,大力推廣寒地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
對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管孝艷博士也表達了相近的觀點。他指出,在以地下水作為水源實施節水增糧行動的區域,尤其是在旱田發展灌溉,要以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地下水資源、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總量不超其承載能力為根本前提,做好水資源論證,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科學合理地確定灌溉發展布局與規模,避免造成地下水超采及相應的生態環境問題。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河北省試點水資源稅改革一年半后,12月1日起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陜西等9省(區、市...
據悉,12月1日起,我國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將擴圍至“1+9”省份,即在河北首個試點的基礎上,再增加北京、天津、山西、內...
下月起征水資源稅 納稅人為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下月起征水資源稅在河北省試點水資源稅改革一年半后,...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解釋說,征收水資源稅不會影響城鎮公共供水價格。目前,水資源費是城鎮公共供水終端水價的組成...
作為綠色稅收,我國資源稅改革以及水資源稅試點均已走過一年多時光。《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當前,水資源稅試點分步...
201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水利部門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全面推行河長制,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