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海外辦事機構、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
2020山東高考新政策解讀,最新山東高考改革亮點一覽,實行”3+3″模式,2020年只統考語數外;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2017年起不再分一本二本。
2020山東高考新政策解讀
《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27日發布。根據方案,山東省2020年夏季高考將實施“3+3”模式。招生院校將依據考試科目總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同時采取“專業(類)+學校”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最大限度滿足考生志愿需求。
所謂“3+3”模式,是指考生的高考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自主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成績組成。科目總成績總分為750分。其中,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卷面滿分均為150分,且不分文理科。外語考試將分別進行聽力考試與筆試。考生最多參加2次外語聽力考試,筆試機會只有1次。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分別是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從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參加等級考試,但所選等級考試科目,必須在學業水平合格考試成績中達到合格。等級考試科目成績將按照相應計分規則計算,總分為300分,且在當年有效。山東與北京、天津、海南,是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擴大試點地區。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趨勢,高考科目“3+3”也成眾多省份未來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實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
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采取的是“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項科目。 在分值設置上,絕大多數省份明確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學生自選3門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總分合計750分。不過,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確3門選考科目每門70分,高考成績總分滿分660分,此外,江蘇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終確定,但明確比現行的480分要高。海南要求以每個科目原始分轉換后的標準分呈現考生成績,這是目前僅有采用標準分這一計分方法的省份。 與高考科目變化相對應的一項措施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少省份也公布了改革時間表。比如,北京將從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起,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力求破除“一考定終身”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重點方向。
3.外語一年兩考
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該項政策下讓考生擁有多次機會。上海明確要建設外語標準化考試題庫和標準化考場,外語考試要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標準化考試積累經驗。
4、構建“兩依據,一參考”多元錄取機制
新一輪改革方向的亮點之一,是打破“唯分數論”,實施“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兩依據為: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一參考”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一般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成就 、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多個方面。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課程標準、考試規定是國家制定的,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考試覆蓋全部14個學科,其中9科省級統一組織考試、其余科目考試的要求是全省統一的;考試科目可以6選3、7選3等。為了淡化分數,成績分為5等。從各地公布的方案來看,實施“既看分,又看人”的綜合評價錄取,是未來高校招錄的大勢所趨。 在綜合素質評價使用方面,不少省份明確,要探索按照統一高考成績、高校測試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各占一定比例計算綜合成績,由高校按照綜合成績擇優錄取。寧夏則規定,在高考成績相同的情況下,會以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標準,擇優錄取。 事實上,在2014年上海和浙江被同時列為高考改革試點地區時,浙江省已通過“三位一體”的錄取方式,嘗試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到高考錄取中。2014年,浙江大學首次實施“三位一體”招生新方式,通過筆試、面試兩個環節選拔考生,并按照“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占10%,高校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占30%,高考總分占60%”的方式形成考生的最終成績,擇優錄取。到2015年,浙江省“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繼續深化,參加試點的高校36所,有15所為新增高校,招生計劃3500多人,比上一年增加75%。 作為全國新高考改革的兩大試點省市之一,上海今年在實施多元評價錄取方面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在復旦和上海交大去年開展綜合評價錄取試點基礎上,將試點推廣到9校,釋放的信號非常強烈。 江蘇省11所省屬高校今年繼續探索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和浙江“三位一體”方式類似,江蘇將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結果、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的特色要求等五個維度的內容,對高考成績達到本二批次省控線的入選考生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5.逐步合并本科錄取批次
改革考生錄取機制,逐步合并減少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弱化社會和考生簡單用錄取批次劃分和評價不同類型高校的傾向,探索“專業(類) 學校”的志愿填報方式,引導從學生興趣和特長出發,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學校,不再單純跟著學校“檔次”走,成為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點。 多地表示,錄取批次合并有利于消除社會對三本錄取的高校畢業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展,有利于今后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 除了第二、三批次的合并外,一些省市還提出了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比如上海、山東。海南明確,從2020年起,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江西還將探索學生多次選擇、被多所高校錄取的可行性,增加學生和高校的雙向選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志愿填報方式上,浙江、山東、西藏把原來的“學校 專業”方式改為“專業(類) 學校”形式。采用“學校 專業”的方式,學生首先被學校錄取,最終可能進入的不是自己選中的專業,而采用“專業學校”的方式后,某個專業對應的可能不是一所學校而是多所高校。 這也就意味著,在“專業(類) 學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類),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專業(類),擁有了選擇權。 雖然31個省市自治區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發布,但離全面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不少省份明確表示,在保持總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將按照“先專項改革、探索試點,再綜合改革、全面推進”的原則分步推進改革,在參照學習上海、浙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各省方案可能會根據實際經驗情況,進行調整完善。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我們在日常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手機反應越來越慢并且經常提示內存不足,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在購買手機的時候,有?...
2018年復讀取消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這樣的消息,每年高考后都會出現。通常發布這些內容是XX學院(一般是民辦Q...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學術學位類)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
2018年廣東高考本科批次合并最新通知及志愿設置一覽 今年起,廣東省高考將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兩個招生錄取批次,...
北京時間23:00,蘋果在芝加哥萊恩科技大學預科高中舉行春季發布會,并且專為教育行業推出的新款 9.7 英寸iPad。新iP...
2018年考研國家分數線一覽表 3月16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考研國家分數線。為方便考生調劑,調劑服務系統3月23日至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