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資產托管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資產托管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資產托管行業的市場規模、資產托管市場供需求狀況、資產托管市場競爭狀況和資產托管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資產托管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國務院減稅是什么情況_減輕哪些企業的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
國務院減稅是什么情況_減輕哪些企業的稅
從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將從11%降至10%。此外,工商業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統一上調到500萬元,對于部分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款予以退還。
上述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會議指出,此舉是為進一步完善稅制,支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
減負制造業、交通運輸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其中包括完善增值稅制度,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
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此進行具體部署。從會議披露內容來看,目前尚未涉及到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這項政策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按照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納稅人。
經過去年改革,我國現行增值稅稅率剩下三檔,分別是17%、11%、6%。其中,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等,稅率為17%;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等,稅率為11%;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6%。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次降低增值稅稅率,主要針對重點扶持的行業,像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基礎電信服務業,還有農產品等貨物。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包括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等。
工信部今年年初有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正全面推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制造業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但與此同時我國制造業企業面臨成本高、利潤薄、稅負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建議降低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稅率,增強我國制造業企業實力,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提高小規模納稅人標準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統一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原來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分別是50萬元和80萬元,這次統一上調至500萬元。
會議指出,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惠。
我國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3%,相較三檔標準稅率要低,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進行抵扣;但凡高于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的企業,必須適用標準稅率。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將原來50萬、80萬元的標準提高,能讓更多小微企業成為小規模納稅人;同時,賦予這些年銷售額低于500萬元的企業更多選擇權,他們可以選擇成為小規模納稅人,也可以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指出,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針對特定扶持行業,給予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優惠政策,以前有先例。比如2001年出臺的政策,對于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企業,因購進設備形成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準予退還。
這次優惠政策覆蓋面更廣,涉及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電網企業。許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企業進項稅抵扣不完,從長期來看留抵稅款會逐漸抵消掉,但這樣會占用企業資金,給予一次性退還對企業是利好。
“過去部分風電企業因為采購設備進項稅額比較大,增值稅進項稅要好幾年才能抵扣完。那些初期機器設備投資量大的企業,往往會積累比較大額度的進項稅”,許文表示。
國務院減稅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減了哪些稅?影響你我生活
簡并增值稅稅率
財政部與稅務總局發布通知,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簡并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這一檔增值稅稅率。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等貨物,稅率為11%。
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
6月,兩部門發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
5月,三部門發布通知,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開展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
兩部門發布通知,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
三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自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根據政策,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將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包括:對物流企業自有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半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并將這一優惠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合法合規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退役士兵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按規定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企業)所得稅等。
降了哪些費?影響你我生活
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
3月,財政部發布通知,自4月1日起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一是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二是調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政策,在擴大免征范圍的同時,設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
據財稅專家估計,這兩項基金取消后,降費減負的力度應該超過400億元。
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
兩部門發布通知,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非刑事案件財物價格鑒定費、口岸以外邊防檢查監護費等,將商標注冊收費標準降低50%。
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
兩部門發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決定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費率的期限執行至2018年4月30日。
全國共有22個省份符合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基本條件,如果全部降費,預計將再為企業降低成本約234億元。
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
7月底,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表示,今年9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
降低中小企業專線資費
李克強總理在2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要求“進一步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三大運營商積極響應,5月起,中小企業專線資費下調15%—20%。
僅下調互聯網專線資費一項預計今年讓利將超過100億元。
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被取消
國家電網發布消息,已征收50多年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近期被取消,此舉可使我國平均每度電價降低1分1左右。
按全國銷售電量計算,可節約全社會用電成本約350億元。
清理規范已脫鉤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
民政部發布通知,負責清理規范2017年4月30日前已脫鉤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涉企收費,包括行業協會商會收取以企業為繳費主體的會費、經營服務性收費、行政事業性收費等。
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
保監會再次擴大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下調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降低車險費率水平,減輕消費者保費負擔。
本次下調后,車險費用最低可至3.8折,部分地區甚至可低至3.4折。
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
兩部門印發通知,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降低電信網碼號資源占用費、公民出入境證件費等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
預計共可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26億元。
收費目錄清單“一張網”
日前,財政部在門戶網站上集中公布了中央和省兩級收費目錄清單,內容包括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
暫免征收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費
6月,財政部和發改委發布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銀行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
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84億元。
降低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標準
財政部發布通知,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的征收標準統一降低25%。
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160億元。
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
財政部發布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
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390億元。
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下調
兩部門對《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自2017年7月1日起,將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由5%降至3%。
預計能夠減輕企業負擔2100億左右。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新華社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2...
財力,是一個城市的硬實力,是來年城市民生支出的重要來源。一個城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名的貢獻因素主要有:城市行政...
北京時間28日上午消息 亞太股市周三追隨隔夜美股走勢早盤全線下挫。貿易戰風險猶存,同時受數據監控風險沖擊,隔夜美...
互聯網公司爭相封殺加密貨幣廣告,Twitter屏蔽加密貨幣廣告。據外媒報道,雖然監管機構目前還很難應對快速發展的加密T...
北京時間28日上午消息 亞太股市周三追隨隔夜美股走勢早盤全線下挫。貿易戰風險猶存,同時受數據監控風險沖擊,隔夜美...
3月3日起,A股市場進入全國“兩會”時間點,投資者也對兩會行情充滿期待。歷年全國兩會上傳遞出的未來一年改革發展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