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藥品零售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高峰表示,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完全是美方一手挑起。
相關報道
3月23日,美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指稱中國政府有關技術許可條件的措施不符合《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有關規定。歐盟、日本認為美國訴諸WTO事宜與自己休戚相關,也相繼遞交WTO文件表達關注。
據日本共同社4月6日獲悉,鑒于美國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了訴訟,日本已通知WTO有意作為非當事者的第三方參加兩國間磋商。據悉,若美中兩國同意參加,日方可表明意見。
據日本通知WTO的文件顯示,日方指出了有關美國訴諸WTO的向中國企業技術轉移問題,日本政府數年來也一直表示關切。關于向中國的技術轉移,談及了日本是最大的利害關系國之一等。
若日本政府的參加獲得同意,預計將表明中國此種做法扭曲了企業競爭環境的想法。
圍繞中國的技術轉移問題,美國正在摸索與他國攜手。據稱,此次措施并非日本與美國共同提起訴訟,歐盟也采取了同樣應對方式。
所謂“圍繞中國的技術轉移問題”,據“第一財經”稍早前報道,歐盟和日本均表示在此方面也有大量利益訴求,因而申請加入磋商過程。
按照WTO相關規定,爭議各方首先要通過磋商解決爭議,而在其過程中,若某一第三方認為正在進行的磋商與自己的貿易利益有關,也可以以第三方的身份參加磋商。第三方須在得到磋商通知之日后10天內通知磋商當事各方參加磋商的請求。不過若磋商各方認為該問題與第三方沒有貿易利益關系,也可以拒絕第三方參加磋商。
3月27日中美在WTO爭端解決機構(DSB)會議上就美方在“301調查”中的表現再次交鋒時,日本代表就表示,贊同美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但是貿易措施必須同WTO協議相一致。
在日本申請文件中, 日本指出自己是“向中國進行技術轉讓的最大利益相關方之一”,而與歐盟言簡意賅的申請文件相比,日本羅列了兩頁紙、共三大項的擔憂。
在其中,日本提出,日本早就對美方提出的問題表示擔憂。
其次,日本是對華技術輸出的主要國家之一,日方認為,在今年內,日本對中國企業提供的技術占中國技術進口的20%(按合同數量計算),為此日本是中國技術轉讓方面的最大的利益攸關者(largest stakeholders)。
第三,日本國民在中國擁有大量專利權。譬如,在2015年,日本國民申請了約40,000份申請專利權,其中有36,000項專利得到了批準,而這些在中國的日本國民擁有的專利權也接受中國相關法律的監管。
日方還在申請書中對于日本在華合資企業的技術專業問題表達了特別的憂慮。
近日,一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美歐在中方市場開放方面有同樣憂慮,且將“仔細調查向WTO投訴的可能性。”不過,該發言人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也表示,歐盟注意到美國公布了依據“301調查”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且歐盟自美國去年8月啟動“301調查”以來一直緊密跟蹤調查進展。但歐盟反對任何有違WTO規則的貿易措施。
根據歐盟和日本的加入申請文件,歐盟在該文件中指出,歐盟對外出口高科技產品和高科技知識密集型的服務產品,為此對歐盟產品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重要性。歐盟方面估計每年對外出口的高科技產品在6800億歐元左右,其中歐盟每年向中國出口300億歐元的高科技產品。
與此同時,歐盟對華直接投資數額龐大,總價值在1800億歐元左右。歐盟提出,目前這些投資中的大部分投資都是根據合資要求完成的,歐盟認為,這些投資也受到了美國請求磋商中(中方)措施的影響。歐盟在這些磋商中有重大的貿易利益。
所謂“圍繞中國的技術轉移問題”是本次中美貿易關系變化中特朗普政府的一個發力點。
3月24日,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就美國提出的磋商請求發表談話稱,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提出的磋商請求。中國政府一向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采取了眾多強有力的措施保護國內外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中方一貫尊重世貿組織規則,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美方就此提出磋商請求表示遺憾,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進行妥善處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據世界銀行最近發布的數據,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在逐年縮小,過去的一年,中國的GDP增長了2萬億美元...
印度早已深陷美元和自身債務的巨大經濟黑洞。與此同時,印度也是當今世界最難做生意的國家,除了眾所周知、薄弱的基礎...
據悉,中美兩國在全球展開戰略競爭,相較美國的保護主義,中國正積極參與世界,觸角伸向印度洋、中亞、歐洲,甚至非洲...
美元的日子似乎越來越不好過了。根據外國媒體報道,俄羅斯和伊朗正在“密會”如何拋棄美元體系?因為這兩個國家在經濟9...
2017年世界各國經濟體預測排名出爐,結果符合你的預測嗎?其中多個國際權威機構統一認定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不會低于6.5...
全球儲備貨幣何時開始或何時結束的問題并非精確的科學,目前還沒有新聞稿宣布這一消息,也沒有大型國際會議結束時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