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數字微波通信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數字微波通信(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基于時分復用技術的一類多路數字通信體制。可以用來傳輸電話信號,也可以用來傳輸數據信號與圖像信號。與數字微波通信相對應的是它的前身2...
《意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資金保障政策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必須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沒有投入作保障,喊是喊不出來的,干也是干不出名堂來的。《意見》提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意見》對于解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有全面的謀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重點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要求確保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公共財政首先得給力,要加快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的長效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通過財政資金撬動更多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鄉村振興。這一方面需要說明的是,要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不得借鄉村振興之名違規違法變相舉債。
第二,農村金融要回歸本源。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的正確方向,健全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機構要為鄉村振興提供多元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要把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根據部署,下一段還要出臺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起草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考核評估辦法。要通過這些政策性文件把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第三,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長期以來,土地出讓收益,可以說是“取之于鄉,用之于城”,直接用在農村建設的比重是比較低的。要創新政策機制,把土地增值收益這塊“蛋糕”切出更大的一塊用于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意見》提出,要嚴格控制未利用地開墾,集中力量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高標準農田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將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是一個很大的政策,用好了這項政策,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項政策可以起到“一石多鳥”的作用:
一是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充的耕地,數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質量是有保障的、是實實在在的優質耕地,真正可以做到“占優補優”。如果高標準農田增加的耕地指標可以跨省交易,金融機構也愿意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這樣一來也可以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
二是這項政策可以緩解耕地占補平衡壓力。目前,一些省份后備耕地資源匱乏,補充耕地質量不高,省域內耕地占補平衡難度越來越大,也迫切要求拓寬補充耕地的來源。根據東部沿海一個省調查,未利用土地有900萬畝,但真正可以開墾為耕地的只有40萬畝,省域內搞占補平衡已經很難搞下去了,對這項政策有很強的需求。
三是有利于生態保護。過去,很多省市把開墾未利用土地作為補充耕地的一個重要來源,這些未利用土地的生態大多非常脆弱。下一步,要嚴格控制未利用土地開墾,這樣一來也有利于生態保護。
《意見》還提出,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可以跨省調劑。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政策。實際上,現在在省內扶貧縣搞易地搬遷,節余的指標在省內可以跨縣域調節。比如,河南搞易地搬遷,農民搬走了,增加的建設用地指標賣到鄭州,一畝地可以賣到30萬左右。比如安徽金寨縣,金寨縣易地搬遷節省出來增減掛鉤指標1萬畝,賣到合肥賣了將近50個億。江蘇易地搬遷增減掛節余指標賣到過每畝70萬。當然,也不能說為了賣錢就讓農民“上樓”,這是不允許的,主要還是結合易地搬遷。毫無疑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結余指標如果允許跨省調劑,將可以形成一個更合理的價格,可以籌措更為可觀的資金,可以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下一步還要進一步細化相關的政策設計。
《意見》對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作出五方面政策部署
鄉村振興離不開資源的投入,也離不開要素的聚集。所以,要通過改革打破鄉村要素單向流入城市的格局,打通進城與下鄉的通道,引導、吸引更多的城市要素包括資金、管理、人才向鄉村流動。鄉村振興不但需要錢,實際推動過程中還缺“人”。要完成鄉村振興這個宏大戰略,就要匯聚全社會的力量,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把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首位。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另一方面,要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引來人才,用更加優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機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時代“上山下鄉”的新熱潮。對此,《意見》在五個方面作出具體政策部署:
一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要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二是要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要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
三是要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要探索新機制,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發揮好各類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我理解,這是要建立一種類似改革開放初期,“周末工程師”那樣兼職或停薪留職的制度。
四是要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要有全社會各類人才的參與,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愿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捐資捐物等方式,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來。文件中提出兩條具體的政策:第一個是要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第二個是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
五是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主要是“三大機制”:一是多方式并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二是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三是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定期服務鄉村機制。
文件還對“新鄉賢”提出的明確要求。文件強調,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積極引導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特別是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意見》專門部署開展農業保險的探索和試點
近幾年,農業保險方面有很多新的探索。《意見》專門部署開展一系列新的探索和試點。現在農業保險發展非常快,就保費收入來講,我國已經排在全世界第二。總的看,這么多年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還比較粗放。就糧食來講,現在保障水平還比較低。今后農業保險總的思路就是要“擴面、增品、提標”。現在,很多經濟作物,保險還沒有覆蓋,所以要“擴面”;另外保險的品種還比較少,要“增品”,即增加保險品種;還有就是要“提標”,即提高保障水平。今年,會選擇一些縣市開展試點。下一步,要開展農產品產值保險、價格保險、收入保險方面的一些試點。特別是要探索農業保險如何和脫貧攻堅政策深度結合,為農民提供更好的保障,增強農民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7日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部新聞發言...
不久前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在各行各業產生極大反響。在這次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主題,極大振奮了相關產業、市場的信心。針對這個重要文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一年農事活動的開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公布,為億萬農民送來了政...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4日由新華社受權播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
市委常委會1月4日上午舉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審議研究加強本市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