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高鐵物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高鐵物流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
2011年,“貼地飛行”的中國高鐵踩下“剎車”,G字頭動車組由時速350公里減速為時速300公里。6年后,中國高鐵將在不久重回“時速350”時代。
2011年,“貼地飛行”的中國高鐵踩下“剎車”,G字頭動車組由時速350公里減速為時速300公里。6年后,中國高鐵將在不久重回“時速350”時代。
今日上午,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于運行滿月之際,在京滬高鐵順利開展了時速350公里體驗運營。中國鐵路總公司透露,預計九月京滬高鐵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后,將組織“復興號”按時速350公里正式上線運營。屆時,京滬高鐵全程運行時間在4個半小時左右。
近年來,高鐵時速可否恢復350公里備受矚目。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發問,從技術上看,中國高鐵是否有條件全面恢復350公里時速?
對此,一些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把高鐵時速恢復至350公里,因為包括京滬高鐵在內的很多高鐵線路其設計時速就是350公里,通過提速可以提升高鐵運轉效率,降低老百姓出行時間成本。當然,也有學者指出時速增加至350公里之后將面臨很多問題,存在能耗增大、運行成本增加的問題,各方需謹慎行事。
今時今日,京滬線上“復興號”的350公里復速試驗,縮短的雖然只是20多分鐘,但實現了京滬高鐵的設計建設目標,展現出中國高鐵的“本來面目”。那么,問題來了!高鐵復速意味著什么?高鐵復速是全面復速還是部分復速?時速350公里的列車票價會否提升?
350公里“復速”運行是否安全可靠?
專家:沒問題!
安全問題是自降速以來,中國高鐵常常被問到的。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紅昌表示,中國高鐵按照350公里時速運行的條件一直具備。6年來,中國高鐵也積累了更加豐富的運營經驗。目前,中國鐵路投入運營的動車組已有2700余組,居世界首位,安全運行里程累計超過50多億公里。以京滬高鐵為例,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滬高鐵安全運行2193天,累計開行列車58萬余列次,年均增長18.6%。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表示,“京滬高鐵是目前世界上設計建設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復興號是按照時速350公里運營研發制造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里運營,從技術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上講是沒有問題的。”
高鐵線會否全面恢復350公里時速?
專家:據各線路達標條件逐漸提高
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初期京滬高鐵“復興號”數量為7對,也就是說9月份之后每天在京滬高鐵線路上運行的350公里時速動車組每天約為7對。而現在,京滬高鐵日均運行400多列車。這也就意味著,復速350公里的比例一開始不會太高。
中鐵總總經理特別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表示,高鐵全面提速需要一個過程,管理上要面對新的挑戰,也要綜合考慮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國要形成高鐵系列產品,從250、300到350公里的速度等級,350公里是其中等級最高的,但不代表全部。要根據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地區的經濟條件綜合考慮,確定開行什么樣的時速是比較合適的。”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紅昌表示,雖然復速的是復興號列車,但和諧號列車同樣有復速350公里的能力,未來如何復速還需要綜合考慮。
何華武表示,隨著“復興號”下線數量和出行需求增加,未來提速的列車數量也會逐步增加。他還表示,中國已建成運營的2.2萬公里高鐵,約有三分之一是按350公里時速設計建造的,今后將根據各線路的達標條件逐漸提高時速。
此次提速后票價怎么定?
專家:有所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高鐵票價一直是公眾非常關心的問題,高鐵提速之后,票價怎么確定?“提速初期,考慮到社會也需要一個適應期,目前不會調整票價,以后會按情況逐步進行調整。”何華武說。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紅昌則表示,高鐵票價需綜合考慮市場運行規律、國內相關政策及實踐等,應該執行多元化的票制票價。實際上,今年4月份開始,我國東南部分高鐵線路D字頭動車率先實行靈活定價。從這個角度看,高鐵實行靈活定價相關改革已經破冰。總體來說,無論是民航、公路運輸還是高鐵,根據市場需求采取靈活定價機制是未來發展方向。以后如何調整,取決于各種出行工具的市場競爭格局、用戶體驗以及供求關系等因素,調整無論是上漲還是部分線路或車次出現下跌都是正常的。
央視短評:重返350公里時速意味什么?
京滬線上的復速,必將更好地滿足市場對于“快捷”的需求,有效縮短京滬之間的經濟地理半徑,增強高鐵在區域經濟和城市發展中的整合意義。
跳開高鐵而言,高鐵的復速,延長了高鐵的優勢半徑,加上織密高鐵路網帶來的“公交化”,必將讓航空業更有壓力。由此,既能激活高鐵在服務向航空看齊,也能逼得航空業盡快走出舒適區,在諸如準點率等問題上努力向高鐵看齊。從這個角度看,高鐵復速,或也成為撬動中國交通整體發展的杠桿。
加緊編密高鐵路網、盡快實現八縱八橫的戰略,不僅來自于每一個乘客的微觀體驗,更來自于基于計量分析的宏觀研究。簡單來說,高鐵對經濟的溢出效應,即使自己不乘坐,高鐵也將“惠及企業和個人”。無論是從安全、便捷還是效益角度,中國高鐵都有能力加速發展。
站在世界看高鐵,當高鐵被20多個國家的青年評為最想帶回國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每一次升級換代都有其世界影響力。今天,當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成績與風險挑戰并存,京滬線上的復速,也是在用事實向國際社會論證:中國高鐵的先進性和安全運營能力在不斷提升,中國高鐵標準體系建設在不斷完整。這將加速中國高鐵“走出去”的腳步。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3月9日,從中車唐山公司獲悉,該公司研制的我國首列時速350公里長編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已經開始型式試驗。這C...
中國高鐵將有新面孔:中國高鐵遇見“人工智能” 智能高鐵正加速駛來中國高鐵將有新面孔“正在開發400公里時速的變軌6...
北京2月26日電(記者陳芳、胡喆)“正在開發400公里時速的變軌距列車、600公里時速的下一代磁浮列車也在進行研究,以2...
“正在開發400公里時速的變軌距列車、600公里時速的下一代磁浮列車也在進行研究,以后旅客坐進我們的高鐵,感覺就會像...
近年來,中國高鐵橫空出世,一鳴驚人。不僅運營規模大,而且還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性價比高、運營經驗豐富、系統...
在國際市場,日本的新干線和中國的高速鐵路是明確的競爭關系。但因為日本新干線技術發展較早,但技術發展的速度卻沒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