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IT分銷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規劃研究分析報告
IT分銷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IT分銷行業的市場規模、IT分銷市場供需求狀況、IT分銷市場競爭狀況和IT分銷主要企業經營情況、IT分銷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IT分銷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
5月3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活動之一。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未來要建立全球化的開放生態。
小米申請在香港上市,雷軍沖刺首富。
一直號稱“五年內不上市”的雷軍,最終還是把他的小米帶入了資本市場,也讓外界首次窺探到這家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財務細節。
5月3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活動之一。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未來要建立全球化的開放生態。
不過,小米招股書中沒有披露募股規模和估值預期細節。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希望至少募資100億美元,估值最高可能在1000億美元左右。
記者從一級市場了解到的情況是,今年3月份,基石投資者對小米估值定價在500億美元到680億美元不等。老虎證券投研團隊的一名分析師告訴媒體,從披露的招股書來看,目前小米700億估值是可以撐得起,短期內可以期待1000億估值。
小米是否恢復高速增長?
小米2010年成立,在前五年里,一路猛追蘋果、三星,保持了令海外都驚訝的增長速度,成為全球前五大品牌廠商。但從2015年開始,小米手機銷量7000多萬臺,告別高速增長,不及年度保底目標。小米2016年銷量也不及銷售額1000億的目標,第三方數據顯示,小米全球出貨量跌出了前五。
小米的招股書也反映出這點。據披露,小米2012年的收入突破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46億元),2014年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3.46億元),但2015年和2016年收入增長疲乏,這兩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和684.34億元。
雷軍在公開信中坦承,2016年,小米的市場占有率曾有過下滑,“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早先幾年過于迅猛的發展背后還有很多基礎沒有夯實,因此我們主動減速、積極補課。”
直至2017年,小米走出困境,收入再次回到高速增長的跑道中來,當年收入達到1146.25億元,同比增長67.5%。
就這一收入增速而言,全球收入超過1000億元且贏利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小米超過阿里巴巴、騰訊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
小米盈利還是虧損?
通過招股書,小米首次披露了詳細的財務數據,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5年,小米經調整虧損人民幣3億元;2016年,小米經調整利潤達人民幣19億元;2017年,小米經調整利潤達人民幣54億元。不過,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小米2017年凈虧損人民幣438.9億元。
究竟是盈利還是虧損?事實上,在2016年美圖上市時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其超過60億的巨額虧損一度引來廣泛關注和質疑。港股要求采用的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要求計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實際上優先股對應的公允價值在公司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價值的增值,因為股東沒有退出,這部分在IPO之前就被計為公司對股東的負債,IPO之后優先股轉為普通股,這部分虧損就消失不再計入報表。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受訪時指出,過去港股鮮有大型互聯網企業上市,港股市場的投資者更習慣用眼下的財務數據去衡量一家公司的價值,但高成長的互聯網企業更看重未來的成長性,需要根據未來幾年營收、利潤等數據的發展趨勢,再評估合理的市盈率來判斷價值。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八年時間,小米從一個初出茅廬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成長為市值近千億的帝國,除了手機業務名列全球前列外,小米手環以及...
小米與長和達成戰略合作,長和回應入股小米。據媒體報道,長和與小米昨天正式宣布合組全球策略聯盟,將在17700家門店I...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2017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 家,其中武漢占...
vivox21和小米mix2s哪個好?在如今的手機行業,全面屏已經成為當下絕對的話題主角,自全面屏在2017下半年正式爆發以來v...
(圖片源于網絡)我國首款云端智能芯片發布!據媒體報道,今天(5月3日),中國科學院在上海發布了寒武紀MLU100云端智...
出于IPO成本、文化相近、市場熟悉度、投資者溝通便利等方面的優勢,內地不少獨角獸公司傾向于在香港IPO,中國獨角獸的...